规范影视作品娱乐导向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3-12-29曹健玲娄海波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而如何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如何立足当前的国内外文化发展背景,如何从影视作品的娱乐导向上为他们的行为和实践提供科学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显得极为迫切。基于此,从规范影视作品娱乐导向入手,阐述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影视作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252-02
一、当前影视作品的娱乐导向存在偏差
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电视的普及让人们在茶余饭后形成了观看各种电视节目的习惯然而,有些影视作品并非只是传播社会积极面的信息,对社会存在的假丑恶事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映射,甚至有夸大和美化作案细节的描述和表演,让青少年想去模仿。例如违法犯罪行为、贪污行贿事件等。如果影视作品娱乐导向出现偏差,会让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善恶不分,甚至效仿违法乱纪分子的行为时,则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和动荡,从而助长社会不良风气和诱发犯罪违法行为。因此,只有正确的娱乐导向才能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影视作品的娱乐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少年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
然而,当前的影视作品大多追求商业利益,在长期的不良竞争中,形成了各自既定的利益导向,很少从思想道德教育方而考虑,导致价值观导向出现严重偏差。更有甚者,大多数作品宣扬唯利是图、阴谋报复、男女关系滥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暴力凶杀、黄赌毒等等道德水准不高的内容,甚至这些作品往往让青少年觉得都可以接受。比如:好些影视剧中有很多砍杀的镜头,而往往被砍者还不会死去,这让许多青少年觉得砍几刀没关系,站起来还能跑,所以,近几年的青少年杀人犯罪比率在上升;还有很多美化“婚外情”、“一夜85dcf056b982a2076b9facdb39b2424720785b11f67c7e379e9882bc3acd92e8情”的作品,让青少年觉得这些所谓的“情”都是很随便的,没有了羞耻的底线。
总之,在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年龄阶段,这些价值观偏差作品的导向就是一剂毒药,足以毒害他们的心灵,让青少年的价值观扭曲,这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是很危险的。
二、影视作品对青少年树立价值观的影响
(一)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与以往的各个时期都不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而临纷繁复杂的新事物、新思潮以及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导致他们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们的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稍微遭遇挫折便会动摇信念,心理非常的脆弱。
久而久之,广大青少年就会沉迷于影视作品所打造的带有虚幻、商业性质的偶像世界中,不惜在上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导致许多在校学生厌学、弃学。青少年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会产生强烈的反叛情绪。然而,一些偶像宣传模式故意迎合青少年的反叛心理,使反叛成为当代一些青少年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青少年们开始模仿偶像,向往那些影视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可能实现的虚幻生活。无疑,这使他们逐渐养成了追求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对青少年以后的个人发展打下了不良基础。
(二)影视作品的娱乐导向对青少年树立价值观的影响
积极向上的影响要大力弘扬。主流影视作品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应该对人们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青少年时代正是树立价值观的时候,而影视作品是他们接受价值观引导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仅次于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我国当前的影视作品还是有很多内容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这样的作品应该大力弘扬,多多向青少年群体推荐。
消极影响一定要剔除。经过调查发现,一些影视作品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宣扬自私自利、暴力倾向。在一些影视的影响下,很多青少年自私自利,只顾个人利襦而不择手段,近年来,青少年中发生凶杀情杀案件屡见不鲜;其次,宣扬拜金主义、攀比成风。在一些青少年心中,金钱就是万能的,为了金钱,许多学生不惜出来人格尊严,换取物质上的享受;还有,畸形的婚恋态度。在明贬暗颂的影视作品诱导下,许多青少年对婚恋“看得很开”,羡慕一夜情、婚外情,只顾一时的开心,不顾以后家庭后代的幸福,低龄青少年偷偷同居现象比比皆是。2008年新华网曾经报道过河北省政协委员魏向东“关于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的发言:“当前,青少年性行为日益严重,特别是女孩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感染性病甚至患艾滋病等现象趋于早龄化,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当然,这一切对她们以后的生活都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三、如何规范影视作品的正确娱乐导向
(一)作品精神上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进行宣传
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育青少年用科学的方法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不良教育的侵蚀。
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我们党明确了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就应该从这24个字人手,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明确体现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思想导向。在学校的课堂上要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影视作品中就更要体现出来。而不要一味地宣扬金钱至上、自私自利的价值观,让青少年处于宣扬善良美好的学校和社会氛围中。
(二)影视主管部门加大审查力度
各级主管部门不能不作为,一定要严格审查影视作品的内容是否适合青少年观看,必须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严把质量关。
影视作品一定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充分考虑青少年成长进步的心理需求,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面向青少年的优秀影视作品,使他们在学习娱乐中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让健康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进入校园、社区、乡村、家庭,丰富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为青少年开阔眼界、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服务。各类互联网站都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唱响网上主旋律,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
(三)利用完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现有的法律法规要完善,没有的要经过听证进行有针对性地立法。在对影视作品进行审查的时候有法可依。不能认为单靠几位专家、几篇娱评,就能遏制住不良娱乐导向的影视作品去毒害青少年的现实。
针对这一点,我们国家一直很重视的,经广电总局20lO年3月26日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并且自2010年7月1日就开始施行执行了。本规定第五条就明确规定了: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恐怖、吸毒,教唆犯罪或者传授犯罪方法的;侮辱、诽谤他人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等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禁止的其他内容都不得通过审查。
但是,现在互联网络发达,国内的网站好控制,而一些国外网站就不好控制,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会通过互联网进行对我国青少年的毒害。这就需要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依法保障我国青少年免受毒害。
(四)给广大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首先,争取让青少年回归校园文化,不再光沉迷于虚幻的世界。这就要求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们的教育作用,像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该对学生一律免费开放;还要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可以鼓励学生组成的自由团体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总之,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加强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磨炼,我们都知道校园是青少年进行文化建设的实验基地,所以,各级学校都要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用心构建,寓教于乐,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其次,对于那些离开校园的青少年更要加强引导。青少年所在的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所辖派出所以及相关的主管部门都应该参与进来,加强本辖区的文化建设,让辖区内的青少年不再沉迷于电视剧、网络中,引导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价值追求。也可以通过先培训家长再让家长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管理。近些年,辍学的青少年犯罪率也在上升,特别是农村的辍学青少年,他们不想种地,但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还想过安逸的生活,有个别的就走上了犯罪道路。所以,我们的教育不单在学校里,对那些走向社会的青少年更加要重视。
总之,影视作品充斥在绝大部分人的生活中,我们大力提倡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更倡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是我们又必须对其加以积极引导,规范影视作品的内容要健康向上,要让这些作品传达给广大青少年科学的、阳光的价值诉求,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影视文化发展的健康与否也关系到文化强国建设。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