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悲天悯人:中国企业家的道学情怀

2013-12-29朱红霞

中外企业家 2013年2期

摘要: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是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所选出的这些年度人物代表了中国经济的走向和希望。纵观12年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发现所评选出来的年度人物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悲天悯人的道学情怀。他们同情弱者,关心国运,这种价值观就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忧乐观。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欣慰地看到这种使命和责任为中国的企业家所承担。

关键词:经济年度人物;使命;责任;悲天悯人;道学情怀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093-01

201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已经揭晓,又一批在中国经济领域有影响力的经济人物被推选出来。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级别很高,被誉为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自2000年评选至今,已经走过12个年头,共评选出120多名经济年度人物。这些当选的年度人物是中国经济的典型样本,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和希望。

纵观这12年的历程发现,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标准是在不断调整的。最初注重创新精神,自2006年开始,开始回归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使命意识。而在当下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经济也急需提振的情况下,评选的标准则是“实业的使命”,突出实业的重要,甚至把做实业当作使命,这就多了一股壮怀激烈的悲情意识,也渐次凸显出中国企业家所特有的一种底色,这就是悲天悯人的道学情怀。

尤其是2008年,这一年评选出来的经济年度人物中十位居然有五位企业家表达出这种情怀,这不禁让我们对中国经济界的这些企业家们肃然起敬。这五位分别是远东电缆蒋锡培、李宁国际李宁、汇源果汁朱新礼、海南农垦王一新、雅昌万捷。我们来看他们在颁奖典礼上的获奖理由以及获奖感言。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蒋锡培的获奖理由:一个用责任称量财富的企业家,10年来,他最关心的不是电缆铺了多远,而是连通了多少残疾人的心灵。而李宁则说当初一定要让中国的运动员穿上自己国家的领奖服的决心和情结是他创业之初的梦想。汇源的朱新礼开始果汁事业是因为看到报纸上一个果农卖果难,感慨万千,希望30年后中国农民能过上美国人那样的日子,感慨只有中国农民牛起来了,我们中国人才能真牛!海南省农垦总局局长、海南省农垦总公司总经理王一新先生作为“屯垦戍边的领军者”,在与一个老农垦人谈心中得知医疗保障困难后揪心不已,感觉自己“左肩担着56年历史沉淀的责任,右肩担着百万民生”。雅昌万捷则表示他开创的印刷事业是“要让900年后,印刷术的故乡重新赢得世界的尊敬”。

从上面这些企业家赢得尊敬的理由和他们的感言可以看出,新一代的企业家身上的使命意识远远高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他们对弱者深深的同情、对国家和民族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企业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的新生事物。这个新生事物一出生就注定是临危受命,挽救和发展中国的经济。从蒋子龙笔下的第一代企业家形象乔光朴乔厂长决心要救活一个厂,到现在以上述五位为代表的企业家致力于解决更多的人就业、更多人的养老,更强大的中国形象,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就在企业家身上深深扎根并一脉相承,可见,悲天悯人,忧国忧民就一直是中国企业家身上所具有的品质。

其实,这种品质不独企业家具备,不独改革开放以后的企业家才开始具备,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品质。在传统社会,这种品质承担在士大夫身上。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在为弱者代言,其中渗透着浓浓的道学情怀。如西楚霸王项羽,虽兵败垓下,司马迁仍将其视若帝王,将他的传记归入帝王本纪。大泽乡起义的陈胜吴广,虽为农民,司马迁替他们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他的传记归入王侯世家。杜甫,在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后,却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浩叹。而明代的张载更是将士大夫的使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悲天悯人是中国传统士大夫身上一以贯之的精神品质。

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步确立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以来,也出现了经济的发展、利润的追求,而导致道德的滑坡,人文精神的缺失,传统价值的式微,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欣慰地看到,活跃在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些企业家正通过自己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在践行着中国传统的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道学精神。他们追求利润,追求效益,但不唯利润,更看重社会责任,更看重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传统精神的传承使命。因此,我们深深希望中国传统的悲天悯人的道学精神能够继续被中国的企业家传承下来,光大下去。

(责任编辑: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