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上海浦东仓储运输资源整合的探讨

2013-12-29江少文

中外企业家 2013年2期

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浦东新区的物流综合能力随着浦东经济的发展不断得到了提升,其主要表现为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国际贸易等功能的不断拓展,海港与空港的口岸功能和枢纽功能逐步增强,临港重装备园区、临港物流园区、临港保税区对仓储运输的需求进一步加大。

为适应浦东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通过对仓储运输资源加以整合,提升其在物流体系中的能级。

在对现有仓储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应进一步适合上海浦东物流发展的需求,通过建设现代化物流中心,购置大量新型货架、各类叉车、起重机、堆码机、输送机等库内装卸、输送设备;建设数码仓库,引进自动识别技术、条码技术、自动搬运系统,实施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等,提高仓储运作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仓储作业的精细化水平,从而大幅提高仓储企业的效益。

同样,在对运输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应结合上海浦东发展的特点,大力开展集装箱业务,形成集装箱存储、运输、拼箱拆箱、加工配送、质押监管、商品检验及包装等功能的集装箱运输体系。

土地、仓储基础设施、道路、铁路专用线等构成了上海浦东所拥有的重要仓储运输资源。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和各项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都会对上海浦东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和各项优惠政策,做好国家政策与市场变动的预测工作,规避因政策因素的变化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仓储运输资源的整合,都会增强浦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浦东的发展。

一、上海浦东仓储运输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上海浦东仓储运输资源的类型

1 传统的国有仓储运输企业

这些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通过国家计划的资金输入,建立了牢固的物质基础,如远洋运输船队、航空机组、铁路运输线、公路运输车队,以及港口、机场等,他们凭借自己所拥有的资产设备优势,从传统经营模式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是目前上海浦东仓储运输资源的主体。

2 民营方式或控股方式组成的仓储运输企业

这些企业成立初期常常专为某些制造企业或商业企业提供商品配送、储存或采购业务。因此,这些企业的发展更加体现在对服务对象的增值服务方面,通过提高效率、优化服务、增加效益等方式来赢得客户的信赖。其中也包括为电子商务进行配送的专业物流公司。但是,这些企业规模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管理水平有高有低。

(二)上海浦东仓储运输资源的现状

在上海浦东,由于长期以来仓储业主要由国家控制,这些仓储资源设计不合理,自动化程度低,光照条件不好,对湿度、温度无法有效地控制;更多的仓库没有货架,货物由人工堆垛,容易混淆并遭到污染。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浦东仓储企业所拥有的仓库面积大多不足10万平方米,与国外企业相比,仓储能力相差约近100倍;仓储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则更为少见。

在运输业方面,尽管通过水路运输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2012年分别达到了7.46亿吨和3256万TEU,但陆路运输规模、运力、投入的设备等与国外的同类企业相比差距极为悬殊,一旦存在竞争,在实力上就会被对方压垮。至于在自动化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则更大。

(三)上海浦东仓储运输资源存在的问题

1 企业规模偏小

无论从仓储运输设施和设备的拥有,以及人员构成和资产总量的拥有来看,仓储运输企业规模均偏小。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仓储企业平均每个法人单位拥有的人数仅为39.2人,运输业为32人;仓储企业每个单位平均占有资产2533万元。

2 企业经济效益偏低

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仓储企业的平均业务收入利润率仅为2.6%,运输业为12%~18%;资产利润率仅为0.92%,运输业为3%~8%。

3 企业资产负债率高

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仓储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9.5%,运输业为56.5%。

4 仓储运输业成本高

由于目前低效率的仓储运输系统导致了高物流成本。例如在发达国家中,运输成本通常只占物流总成本的1/4,而我们却占了将近一半。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将会严重影响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

5 企业设施设备陈旧,缺乏更新改造资金

由于体制、经营管理水平等原因,导致企业亏损或倒闭,企业依靠自身微利积累难以进行新的投资改造,因此,仓储运输企业无力改善仓储运输陈旧的设备与设施。例如,有些仓储企业至今仍使用20世纪的仓库,仓库陈旧老化、库顶漏雨、地面塌陷;仓储作业设备陈旧,缺乏更新改造资金。已有的仓库大多数为普通的平面仓库,高台库和立体库的比例很小。仓库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不适应现代仓储服务的要求。运输设备方面,运力小、设备陈旧、能耗大、对道路的适应性差等也同-样是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6 仓储运输资源分散,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由于企业之间各自为战,资源分散,只能小打小闹,对大项目、大工程的仓储运输项目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7 现代仓储运输技术落后

大多数仓储企业目前仍采用普通仓库,无法适应和满足自动仓储作业的要求。运输企业目前除了采用集装箱卡车外,其他类型的重型卡车和大吨位的卡车稀缺。另外,在采用信息技术方面不尽人意,是制约仓储运输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许多小型和中型的仓储运输公司在信息技术投入上严重滞后,条形码技术和无线采集技术的应用差强人意,有的企业甚至计算机系统还没有普及。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目前有61%的仓储企业没有建立物流信息系统,而在建立了物流信息系统的仓储企业中,只有1/3能够为其客户提供货物存储财务报表。在运输系统中,跟踪货物、交流信息、获取客户资料等都难以实现。

8 仓储运输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统计,仓储运输企业职工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在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的从业人员只占10%;在文化程度上,研究生以上学历只占0.2%,大专与本科学历只占13%,中专或高中及以下学历则占86%。

二、仓储运输资源整合的途径

1 加强对仓储运输资源整合的对策分析

目前,上海浦东仓储运输资源远未形成规模。自我国物流业全面向外资开放以来,进入我国的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对我国物流企业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有意识地引导仓储运输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将会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在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与国外大公司相抗衡。

2 强化市场作用,通过市场竞争淘汰劣质企业

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是经过历史考验过的、在实践中获得了证明的最成功的方法。仓储运输作为基础产业,它们的发展,归根结底也需要经过市场的作用,达到最有效的配置。市场通过无形的手,指导各个企业按效益最大化原则,将自身的资源投放到最能获得回报的地方,由此产生最大的效益,通过市场竞争淘汰劣质企业。例如,浦东的仓储运输业可以为企业提供物流业务外包服务,这样既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又可以节省企业有限的资源。又如,也可以借助自身的物流能力,为连锁超市进行企业的产品集中配送,既降低了整个配送成本,又加快了配送的速度。

3 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

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促进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保障,特别是制订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相关支持政策,其作用更加明显。许多发达国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制定了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例如,日本的产业合理化政策在扶持产业发展中,有两类明确的政策手段:直接的行政干预(如配额制、技术引进管制、政府直接投资)和间接诱导(如税收减免、融资支持、信息与技术援助、行政指导等)。在市场化条件下,政府直接的行政干预作用将越来越有限,但作为一种诱导,产业政策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产业的发展与企业规模的壮大是分不开的。在当前的竞争中,单个企业的能力很难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抗衡。为扶持企业的壮大,应通过制度创新,营造一个有利于仓储运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进一步扩张的环境,逐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

4 通过合理的产业技术政策引导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

产业技术政策是指国家对产业技术发展实施指导、选择、促进与控制的政策的总和,是以产业技术为直接的政策对象,是保障产业技术适度和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自发产生的技术不同,现代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有组织的开发的结果。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以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国产化为基本内容的产业技术政策,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制定合适的产业技术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引导物流企业逐步提高技术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仓储运输业的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在采用更新的仓储运输设备的前提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最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5 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提高仓储企业的技术水平,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显然存在投资负担重、资金短缺、投资风险大等问题,况且现有的仓储运输企业的规模小,难以形成有效的技术投入。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引导企业培养技术创新的造血功能,通过政策的宏观指导和相关的优惠措施,使企业有能力、有意愿地投入技术创新。

6 构筑仓储运输资源优势

在实现仓储运输资源整合和构筑仓储运输平台优势的基础上,应积极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在生产资料物流、产品物流、项目物5l/WfQ6uRTU5LvmRZu55zT+h+1UtLhtJ5WH8A9VO9zA=流等方面应形成规模,依托仓储资源,打造区域配送基地和仓储配送基地,整合运输资源,建立和完善运输网络,要切实控制物流成本,以利于生产企业开展从生产企业到消费地的干线运输,以及从配送中心到零售店的支线配送。

7 完善物流园区的功能,凸现物流规模效益

通过进一步完善物流园区的功能,对园区内的物流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实行各种形式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政策,将会逐步壮大物流企业的规模。浦东仓储运输业资源整合应与浦东物流园区的建设紧密结合,以仓储运输、物流服务、港口辅助生产、港口物流相关产业为主体功能,依托和利用保税区的政策优势,综合利用海铁联运、水水中转、多式联运等交通组织方式,有效地实现内陆与港口的物流衔接。重点发展以“区港联动”为发展契机的仓储、装卸、分拨、配送、简单加工等第三方物流服务业,紧密结合绿色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集出口加工、物流服务、综合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完整物流供应链服务。

依托口岸物流园区,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航运交易、航运信息服务和总部经济、研发经济,延伸航运产业链。重点发展航运交易、航运信息、航运代理、航运金融、航运展览、航运中介,建设集服务、贸易、结算于一体的航运平台,积极发展航运研发产业;发展集装箱堆存、清洗和修理、拆拼箱等港口配套服务业,凸现物流规模效益。

结束语

仓储、运输的发展是我国物流发展的重要内容。上海浦东仓储运输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推动上海浦东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加快浦东仓储运输资源的整合,尽快实现浦东仓储运输资源共享,是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通过走联合发展之路,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切实有效地搞好上海浦东物流业的建设。

(责任编辑:陈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