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著名海岛对海南旅游业的启示

2013-12-29李秀桂

中外企业家 2013年2期

现代滨海旅游起源于18世纪,从英国斯盖堡拉和布莱顿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海水浴场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地中海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旅游产品如海水浴、阳光浴及少量的娱乐活动等避寒疗养地和度假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的出现,加之西方社会出现回归大自然的风气,地中海发展为全球知名的滨海旅游胜地,加勒比滨海也被更多的人选为度假目的地。20世纪中期,二战结束后,滨海旅游空前繁荣,滨海旅游除了保持传统的旅游产品外,还出现各种新型项目,如度假村、海底隧道、大型游乐园等成为新兴的度假休闲方式。20世纪后半期,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滨海旅游已由原来集中在环地中海地区的欧洲和环加勒比地区的美洲,扩大到南太平洋的澳洲和东南亚地区。其中,热带、亚热带滨海旅游成为休闲度假的主要去处。

世界上有许多地区的滨海旅游已发展成熟,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本文主要以夏威夷、巴厘岛、马尔代夫的成功经验为典范,以期为发展海南滨海旅游提供借鉴,以利于海南发展滨海旅游少走弯路。

一、夏威夷

夏威夷群岛由6个大岛,100多个小岛组成,全州80%的人口集中在欧胡岛,危基基岛海滩是其中最主要的度假区。夏威夷地处热带,但气候却温和宜人。夏威夷也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50大人生必游地之一。几十年来,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夏威夷的旅游业长盛不衰。

(一)对旅游服务及促销的重视

夏威夷可以为广大游客提供“消费者一次又一次购买的商品”等吸引人眼球的服务,可以说这正是夏威夷旅游业闻名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夏威夷非常重视对旅游市场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宣传,每年会拨出巨额资金进行旅游促销宣传活动;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和走向,会在全球进行研究拓展,根据考察结果指定游客所需的服务和设施。

(二)发达的交通系统

夏威夷的交通系统先进且运输能力很强,公路可以去到任何地方,檀香山国际机场不分白天黑夜地运行,周围岛屿旅游可以通过乘坐小飞机到达,公共汽车、快艇、游船更为方便快捷,夏威夷发达的交通网络,利于其旅游的可进入性。

(三)多元化文明汇集

夏威夷多元文化植根于波利尼西亚、亚洲、北美和欧洲等国家的多个民族,夏威夷处处洋溢着独有的文化氛围,既非纯西方文化又非纯东方文化,那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汇集。这里有太平洋各岛屿的传统文化,又有现代文明的世界各地文化汇集,令游客流连忘返。

(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夏威夷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提出除了在发展中要保护好环境外,还要求创造更好的环境。20世纪50年代以来,夏威夷游客的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但到了90年代,政府却要求把增长率降低到4%,为的是让夏威夷优美的环境得以持续,不希望过快的旅游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消极影响。对岛上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也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为的是将碧海蓝空留给子孙后代。

二、巴厘岛

印度尼西亚是著名的“千岛之国”,巴厘岛是其近2500个岛屿中的一个。靠近赤道,因此天气炎热且湿度很大,为热带雨林气候。因为在历史上受到印度文化的作用,因此成为印尼仅有的信仰印度教的岛屿。巴厘岛的湾内大多风平浪静且沙子很细,是日光浴的理想场所;湾外就是印度洋,这里多数情况下风浪很大,而且海水清澈,十分适合冲浪和潜水。岛上的地貌也是千奇百怪,差别很大,所以出现了多种奇特的景观。巴厘岛不仅自然景观引人人胜,也有驰名于世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如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及当地特色的民居等。

(_一)重视本土特色,保护本土文化

巴厘岛的魅力不仅在于优美的赤道风光、丰富的人文资源,还有地方政府对地方传统文化的重fodHQwwFTqllLxysVNJZVf3hKuUDm4Jz0tYcIp1b6uI=视,使之保持独特的风俗习惯,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和宗教文化。巴厘岛和全球别的滨海旅游胜地的最大区别不是它独特的海湾,也不是岛上随处可见的椰子树,而是当地存在了几百年的宗教文化和在这些文化的影响下培育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巴厘岛的居民也很清楚这点,因此他们把旅游开发集中在当地的宗教文化上。充分展示岛上的宗教文化特点,并且各个风景区和旅游场所在符合传统文化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使巴厘岛的旅游行业个性与共性并存。

(二)政府监管的作用

1977年,政府规定,巴厘岛上所有的新建筑必须具有“巴厘岛特征”。规定巴厘岛限制全岛的旅游建筑不能超过椰子树的高度,即建造的房子的层数必须小于四层。这一规定是因为在巴厘岛居民的信念中椰子树的地位是神圣的,因此建筑必须修建得比其低。岛上还杜绝出现“冒烟”行业。巴厘岛注重当地特色,始终将维持原有特色放在首位,使得巴厘岛摆脱了被破坏的厄运,这也是大批游客选择到巴厘岛度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处于印度洋上,是一个由群岛组成的国家,包含26组天然形成的环礁和1190个岛屿,这些岛屿绝大多数是荒无人烟的,只有199个岛屿有居民,所有岛屿的居民加起来大概有20万,马尔代夫充分地利用本国丰富的海岛资源,铁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马尔代夫模式”。

(_一)“四个一”模式的特色发展

马尔代夫的成功得利于其根据自身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发挥特色,采用“四个一”的发展方法。所谓“四个一”就是:一个荒岛仅租给一个有实力的企业去开发利用;在一个岛屿内只允许出现一座酒店或者只能建一个度假村;一个被开发的岛屿在建造时要有自己的建造特点和文化底蕴;一个被开发的岛屿要建造齐全完备的娱乐设施和完善的服务体系等。一个岛屿一个度假村的模式使得马尔代夫发展为一个彼此独立但又紧密联系的旅游度假区。

(二)注重环境保护

马尔代夫人的环保意识较高,岛上的孩子从小就接受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环保知识在学校得到广泛的普及传播。马尔代夫从海岛的开发、环境的承载力等方面都严格规定了旅游的发展必须服从环境的保护。海岛的开发要符合低层建筑、低容量利用、低密度开发、高绿化率即“三低一高”原则。另外,政府还对每个岛屿制定了严格而洋细的环境控制措施;设置废物处理系统;规定严禁砍伐树木;规定当地的渔业只能钓鱼不能网鱼;禁止游客采集珊瑚、贝壳甚至岩石等。

(三)完善的旅游规划

马尔代夫十分注重规划,规划的设计要符合一岛一风格,岛与岛之间的独立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特点。从第一岛屿被开发发展到现在,马尔代夫的规划已经经历了3个10年计划。每个岛屿在被开发以前,都要派遣专业的、经验丰富的规划企业在实地考察后进行规划,经过严密的讨论证明以后才能申请批准。开发方案一旦被批准下来,就要严格执行,不可以在开发的时候任意修改。此外,规划中还严格控制了马尔代夫的工业污染,确保工业的发展不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

(四)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

马尔代夫十分重视旅游业开发的有序进行,在管理上,其创建了合理有效的管理系统以及监管部门,例如旅游管理部门在1982年成立,并于1988年更名旅游部,旅游咨询部门于1984年创建,该部门的作用是提高对岛屿开发的监管能力。旅游部不仅能够制定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权利和外界洽谈租赁岛屿的事宜,而且还要担负起监察岛屿开发规划的责任。旅游部在审核岛屿规划以及岛屿建设方面上的制度是十分苛刻的。为了保持岛屿的名誉和正常运行,旅游部在一年内会进行二次不定期的审查,一旦发现不合要求的度假村,将给予重罚或者直接要求关门整改。

这三个热带海岛在地理位置、气候和资源上与海南情况相近,为此借鉴它们成功的发展经验是有意义的。

四、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是旅游发展的重点

国际上这些著名滨海旅游地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旅游地要经久不衰除了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科学合理的规划、严谨的总体布局外,挖掘和发展地方文化特色是旅游开发的重点。由于长期受地域特点、历史传统、民族背景等影响,形成了有别于他方的独具一格的文化地域特征,称之为地方文化。地方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成功的地方特色文化,既是一种独具一格、别具魅力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物质产品,又是增强一个地方的竞争能力的途径,同时还可以起到扬长避短、事半功倍的效果。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游客所到之处,自然风景再赏心悦目,也是匆匆而过,只是地方的特色文化才会引起人们的思念和回味。现代旅游,人们习惯离开日常居住地,为的是获得新的体验和满足,为此区域文化引起更多的关注。夏威夷、巴厘岛和马尔代夫皆是如此。

滨海旅游资源吸引力之处在于拥有了“3S”资源,但“3S”资源是一种遍在性的资源,任何一个滨海旅游目的地都拥有。为此旅游者对滨海旅游9bffab5febc62ddd1bdb621399951f215d2c859fd861af224906ba3cd2e62d38目的地的向往不仅仅满足于“3S”资源的体验,对滨海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体验也提出了要求。旅游业只有加入当地的文化特色才能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产品。世界著名滨海旅游目的地非常注重对于本地文化内涵的挖掘,会将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等有机结合,达到异域文化吸引国际旅游者的目的。墨西哥的坎昆的文化特色在于玛雅文化,香港的特色在于东西文化的交融,里约热内卢的特色在于将巴西的桑巴舞、足球文化与滨海旅游结合起来。由此可见,风情迥异的文化景观和具地方特色的节日狂欢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海南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将具有独特的黎苗文化、海洋文化展现给世人。除了常规的海南文化古迹,如海口五公祠、海瑞墓、琼山琼台书院、文昌文庙和宋氏祖居、琼海红色娘子军雕像、万宁东山、三亚鹿回头公园、南山寺、崖州古城、东坡书院等外,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滨海旅游节庆活动。

如独具特色的黎苗族文化,通过异地游客对其充满遐想和神秘感发展海南黎苗族特有的少数民族风情,比如跳竹竿舞、黎家特色饭菜、黎家特色饮料、黎家特色服饰、黎家民歌、黎家特色房屋、黎家特色生活用具等,很好地将海南黎苗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再如像海洋文化。海南是海洋大省,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水浴、日光浴、沙滩浴和风浴,自海口至三亚东岸线就有60多处可辟为海滨浴场。除了保持传统的海洋旅游像看海、捡贝壳、照相等基本项目等外,还可以开发比如海上近海航行、游艇、帆船、邮轮、海上摩托车等新项目的海洋旅游文化,让游客真正参与到旅游项目中来,既丰富了旅游内容,也拉动了旅游销售的发展。还有像美食文化、椰子文化等等。

五、环境保护是旅游发展的关键

要拥有良好的环境保护,在迎合游客需求的同时保护好当地的旅游资源,使之持续发展,这是明智之举,没有一处成功的旅游胜地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大兴旅游业的。旅游业并非是“无烟工业”,它同一般传统工业一样对环境仍旧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加快发展旅游业,修葺原有旅游资源,开辟新的旅游景点,挖掘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也应合理有度进行,不应对旅游环境进行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这是国际上著名的旅游地共有的特点。

三亚拥有一流的“3S”资源,有照射时间足够的阳光、有未被污染的海水和优良的海滩。在《法兰克福汇报》上,来自德国的媒体认为三亚可以和坎昆岛相媲美,这座城市已经具备了未来发展需要的所有资源。为此我们就更应该保护好这块圣土,避免遭到不幸的破坏。

六、旅游宣传是提高国内外客源的途径

三亚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拥有国内著名的度假旅游地。亚龙湾旅游渡假区、天涯海角游览区、南山文化旅游区等尤为著名。

近年来,海南开始举办各种国际性赛事,如从2000年开始举办了8届“中国新丝路模特大赛”、2003年举办了“亚洲高尔夫巡回三亚公开赛”、2005年举办了“南山海上观音开光庆典”、2005年举办了“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2006年举办了“首届世界先生总决赛”、第53、54、55、57届“世界小姐总决赛”,以及从2000年开始每年的海南岛欢乐节的举办与宣传,这将海南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国世界时尚之美完美结合,大大提高了海南的知名度,增加了海南的旅游市场份额。

同时应该针对不同目标客源市场进行细化。北京与长三角是以高端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为主;珠三角的游客是以短期度假和自驾车、自助游等专项旅游为主。韩、日游客以打高尔夫为主,俄罗斯和欧美游客以海滨度假为主,新马泰游客以探亲和度假为主。了解了各客源国来海南旅游的目的,就可以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吸引不同客源地的游客。

七、政府的支持与监管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后盾

上述旅游地,无论是夏威夷、巴厘岛还是马尔代夫,政府的监管作用不容忽视。通过政府的调控,限制了入岛的人数,夏威夷的优美风光才得以持续;通过政府的监管,巴厘岛的建筑才独具一格,成为欧美国家亚洲之旅的重点;通过政府监管到位,马尔代夫才形成名不虚传的“马尔代夫模式”。

为此,在海南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好政府这个后盾,在项目开发和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做好项目的检查监督工作,在社会环境上要做好游客财产、个人的安全和保障工作。

海南要成为国际著名旅游岛还有一段路,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是为了少走弯路,扬长避短,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