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康崛起的背后

2013-12-29施建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3年22期

中国安防市场有点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味道。在平安城市、智慧中国等概念的簇拥下,这个原来仅局限于银行等小众应用的市场,现在已经成长为年销售额超过3000亿元的大蛋糕。其中的龙头企业,如海康威视已经是市值接近1000亿元的公司。

海康市值去年超过中兴通讯的时候,大家愕然了一把。毕竟前者的年营收才几十亿元,知名度、技术能力与中兴通讯都无法相提并论。但现在海康威视的市值已经差不多是中兴通讯的2倍了。以11月4日收盘价计算,中兴通讯的市值是540亿元,而海康的市值为982亿元。

为什么海康的市值是中兴的2倍?首当其冲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中兴通讯最近有点背。由于全球通信设备市场逼近天花板,现有的全球五大设备商都面临运营商市场增长乏力的压力。中国的中兴、华为还面临美国市场的滑铁卢——最为肥沃的美国市场由于美国政客的阻挠无法进入。当然,中兴还有自己的企业运营因素。中兴通讯去年亏损了28亿多vN5jHRYAzmOqaTGMiBlr+w==

除了参照系的因素,海康威视最重要的还是内因,套用一句话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这种“硬”当然离不开一般企业经营所必须的产品能力、技术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等。而在这些共性之外,海康威视的央企身份,也是其能在中国安防市场大快朵颐的敲门砖。

从目前中国安防市场来看,政府以及与政府密切相关的行业应用、公用事业是最为重要的买方。这里面有信息安全的因素,国企的优势不言而喻。全球知名消防安防企业泰科新近上任的亚洲区安装与服务业务总裁Benny H Goh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外资企业,泰科很少参与政府工程。

不过,随着安防市场的下沉,也就是日趋民用化,海康威视的这种身份溢价将不再凸显。在用户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民用市场,海康能否继续创造辉煌,将是决定其能够进一步做大的关键。

目前,国内普通家庭并没有太多在自己家装摄像头的案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意愿。这个市场一旦启动,容量将可能是另一个冰箱市场、空调市场、彩电市场……行业应用市场都没问题,民用安防市场肯定不存在技术的因素。用户需求尚没有被引爆,很大程度上还在于产品成熟度和市场培育,以及成本所决定的价格。

海康威视,抑或所有的传统安防企业,在民用市场将要警惕的颠覆可能来自于互联网。互联网精神闯进手机市场,成就了小米;闯进电视市场,有了所谓的乐视模式和乐视疯涨的股价。互联网讲究的是免费模式和盈利模式上的交叉补贴,既得利益者在这种攻势面前往往会左顾右盼,犹豫不决。海康威视如果能够在此方面做好应对,或者自身转型为真正的互联网企业,其市值将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