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也有江湖
2013-12-29七月水仙
春节以后,十七岁的余启航缠着父亲余传春带他去跟孤老头余大师学养鱼。余大师说:“航儿,你拿什么做学费啊?”余启航赔笑道:“大爷,我和您一笔难写两个余字,我没有学费,但我有力气,可以帮您做事呀。”余传春说:“娃身体不壮实,不能出远门打工,就靠您老搭救了!您就当他是亲孙子得了。”
余大师叹了一口气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我这一手养鱼的技术,也不想都带到土里去,我就收你做我的关门弟子吧。只是,学成以后,不要过河拆桥。”
余启航的眼圈一下红了。他知道余大师前后收过七八个徒弟,可是他们养鱼致富以后,就很少来看望余大师了。有人还背后跟余大师抢起了卖鱼的生意。
余大师原以种田为生,偶尔帮人看看风水,到了五十岁上,才以养鱼为业,后来妻儿车祸身亡,留下他一人孤单过活。
两人说好学期一年,余启航就住到余大师的家里来了。
余大师家门口就是一片天然湖泊,叫蓝镜湖,与长江相连。江与湖之间,拦着一口大闸。平时,余启航的工作就是按余大师的吩咐,往湖上网箱里投放鱼饲料,余大师很少跟他讲养鱼的技巧,只是要他做粗活。余大师虽然不要他的学费,但也找他家要了一百斤大麦和二百斤的茶籽饼,说是学养鱼都用得上的东西。
时间一晃一个月过去了。这天晚上,余大师说:“航儿,今晚爷爷教你一招养鱼的方法,咱们灌江去。”余大师带着余启航走到湖和江相接的地方,指着那道闸门说:“鱼也有自己的江湖,光湖不行,别看湖水蓝汪汪的很好,其实应当补充一下江水。但是,仅仅补充江水不是主要目的,把江里的鱼类引进湖里才是最终目的,我们湖里鱼的种类少了,每年都要趁着长江的汛期开闸,让江里的鱼苗倒灌入湖,这是我承包时就跟相关部门订了合同的。”说着,他就启动了闸门的开关,哗哗的江水翻滚着淌进了湖里。借着月光,余启航惊喜地看到一些小鱼在流水间跳跃。
连着三晚,余大师都开闸“灌江”,每次只开十来分钟。第四晚,他不去开闸了。他说:“灌江也要有度,别以为放进来的鱼苗越多越好。要知道,好多野生的有害鱼类也跟着放进来了,对湖里原有的鱼是威胁呢!”
“爷爷,我原以为养鱼,就是把鱼放到水里喂饲料就行了,顶多预防一下鱼病。”余启航觉得余大师真像他的亲爷爷一样可亲可敬。
转眼到了五月份,余启航跟着余大师去湖岸线走动。余大师告诉他,上次灌江放进来很多鱼苗,现在这些鱼苗要当妈妈了。那些有害的鱼类,会在湖的上游产卵,要从五月份一直产到七月份,产下的卵就粘到岸边的湖草上。如果这些鱼卵都成活,湖里就会发生一场鱼类的浩劫,有害的鱼会把温顺的鱼吃掉。
余启航说:“但是,我们怎么认出那些鱼卵的好坏呢?”余大师说:“所以我才带你来看。你看,这些黑麻麻的,就是鲶鱼的卵。总的来说,鲶鱼、翘嘴红鲌是属于要控制的害鱼,它们繁殖的多了,就会吃掉那些我们平时食用的温顺鱼,如草鱼呀、鲫鱼、胖头鱼都是我们要保护的。”
余大师一边说,一边用手里的拦网,将那些鱼卵舀起来,丢到太阳下暴晒。五六里路长的湖岸线,余大师走一段,就扒开水草搜寻一番,将害鱼的卵教给余启航一一认识。余启航看着余大师满头大汗,不禁感动地说:“爷爷,从今天起,我就是您的亲孙子,赶明儿我学成出师了,发财了,就接爷爷跟我去享福。”余大师笑了一下,说:“你以后会有好多事要做,到时哪会想得起爷爷呀,只怕就只有我这把老骨头一个人在家打鼓了。”
“我敢赌咒发誓!如果我忘了爷爷,叫我的鱼养不活,长不大!”余启航认真地对天起了誓。
从这天起,两人的感情就明显的加深了。余大师真的把余启航当成了亲孙子,不仅在养鱼上尽心的传授经验,关心他的冷暖,还倒贴起余启航的父母来,三天两头叫他拿几条鱼送回家去。余启航的父亲生病住院,五千多元的住院费,也是余大师慷慨地出了。
这下子,两家的关系彻底铁了,两人的爷孙感情要改变,除非天变成了地。余大师也说了:“航儿,我不求你给我养老,只求给我送终,爷爷就这个事放不下。但是,我没多少遗产给你,我养鱼的收入,大多都捐到孤儿院去了。”余启航赶紧说:“爷爷您放心吧,我出师了就能养鱼挣钱,不要爷爷的钱。”
入了冬,余大师请来铲车在湖泊边挖了一方浅的池塘,大约有五六亩的样子,挖好后不放水,却种了一些大麦在里面,说来年直接用来养鱼。余启航看糊涂了,余大师说:“航儿,我是想把平生学到的本事都教给你。”余启航感动的同时,心里有十万个为什么,对余大师越发依恋起来,祖孙的感情更深了。
转过年来,大麦收起来后,余大师将大部分麦秆放回池塘里,说是加水进去以后可以培肥水质。然后,他用茶籽饼和氨水给池塘消毒,过了几天又往里灌水,灌到一米五深的样子。他说:“航儿,这个水深,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给鱼一个好的江湖。去年村主任就跟我说了,蓝镜湖太美了,村里要利用它开发农家游,我怕养鱼不像往年自在了,就试着在湖边挖池养鱼,也好教你学会这门技术。你将来养鱼,如果没有湖泊给你养,就必须自己开挖池塘养不是?”
余大师是巴心巴肝地对余启航好,时时处处都为他着想,真是天下打着灯笼难找的好师傅。
月转星移,余启航把余大师的养鱼经学得差不多了,他父母催他出师,余大师有些不舍,但也没有理由再留他。余启航走时说:“爷爷,有事您打我手机,我保证第一时间赶到。”余大师嘱咐道:“你开塘养鱼时,记得喊我去。”
回到家,余启航把家门口的旧池塘挖深了,扩大了面积,准备养鱼。放养鱼苗前,他想遵照余大师的嘱咐,把他请来一起观看鱼苗入塘,正好请他吃一顿丰盛的谢师宴,但他父母都说算了,说余老头当初那样说,无非是想混餐好酒喝,等鱼大了,拎几条去谢师就行了。余启航就听了父母的劝。看着第一批鱼苗下水,他不禁心花怒放。一旁的父亲余传春问他:“你真的答应跟余爷爷养老送终啊?你跟他出了一年的力,没有拿到一分工钱,还要担个这么重的任务,不划算吧?”
余启航说:“做人说话要算数!再说,你住院的钱,还是余爷爷出的呢!”余传春说:“那就相当于你的工钱,不算我们占他便宜。再说,他还问我家要了那么多大麦和茶籽饼。”两人说不到一块,就都闭了嘴。
第二天早上,余启航接到了余大师的电话,他在医院,说是得了肝炎,言下之意,叫他去市里第三医院照顾他。余启航抓起衣服就往外跑,却被余传春拦住了,说:“那是家传染病医院!你去了,对你的身体和鱼的销路都不好!你不要去!”
两人拉扯了一会,余启航没去成,被父亲余传春锁在了家里,手机也被拿走了。中午,他家的猫叼了一条小鱼趴在窗台上吃,他才发现不好,叫父亲开了门,两人去渔塘一看,头天放下去的几百尾鱼苗,有过半漂在水面上,死了!
“就是你!我跟余爷爷发过誓!如果我忘记了他,就让我的鱼养不活,长不大!”余启航拔脚就往市第三医院跑,跑去没找到余大师,打电话才知他回家了,他没有得肝炎,是拿错化验单了。
跑到余大师家,余启航赶紧解释,余大师说:“你是个有力气的年轻人,你要出门,你父亲拦得住你?”余启航急得眼泪鼻涕一大把,余大师才答应帮他找下鱼苗死亡的原因。
余启航以为余大师会去他家渔塘边找原因,不料余大师领他到山后一个口小腹大的池塘边,说:“所有的鱼苗,在进入真正的江湖前,要在这种没有污染的池塘里试养几天,使它们增强体质,投湖或大池塘以后才会有较强的觅食和抗害能力。这鱼跟刚参加工作的人一样,需要一个实习期。你跟我学养鱼的头一天,我刚把鱼苗放到湖里,所以教你时就没有放鱼苗的环节,并不是有意瞒你。你出师时,我说过你开塘养鱼时记得喊我去,谁叫你不喊?!”
余启航羞愧得无法再解释……
(责编/朱 近 插图/谢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