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基亚前副总裁埃斯科·阿霍:从芬兰总理到哈佛教授

2013-12-29孙冰徐金忠

中国经济周刊 2013年2期

1991年,36岁的埃斯科·阿霍(Esko Aho)成为芬兰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同时也是欧洲历史上最年轻的政府首脑。告别政坛几年之后,2008年,他进入芬兰最著名的企业——诺基亚担任全球副总裁。

2012年9月,埃斯科·阿霍结束了他在诺基亚的任职。“我已经准备好,开始扮演人生的第三种角色,那就是去哈佛大学教书。”埃斯科·阿霍在韩国首尔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表示。

“坎努斯的肯尼迪”

1954年5月20日,埃斯科·阿霍出生在芬兰小镇Veteli。在完成基本教育之后,埃斯科·阿霍没有进入大学学习,而是选择“辍学从政”。1974—1979年,他已担任芬兰中间党青年团(Finnish Centre Youth)的主席,这是一个未来政治明星的“预备役”组织。

1979年之后,阿霍先后在芬兰外交部、坎努斯(Kannus)市政当局任职。坎努斯也由此成为埃斯科·阿霍政治生涯高峰的起点。在获得了赫尔辛基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学位后,1983年,埃斯科·阿霍进入芬兰议会,并在1990年成为芬兰中间党(Finnish Centre Party)主席。

1991年,36岁的埃斯科·阿霍在大选中获胜,成为芬兰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也同时成为欧洲历史上最年轻的政府首脑。芬兰人送给他一个广泛流传的昵称:“Kannuksen Kennedy”(意为坎努斯的肯尼迪)。

阿霍在任总理期间,最大的成就是促成了芬兰加入欧盟,极大地促进了芬兰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一举动违背了他所在政党的最大支持群体——乡村支持者的利益,他们并不愿意芬兰进入欧盟。然而,在选民向背和国家利益之间,阿霍选择了后者。

上世纪90年代初,欧洲经济处于衰退中。阿霍政府施行的是严厉的削减开支、增加储蓄的政策,这样的措施尽管行之有效,但也向来不受欢迎。1995年,芬兰选民用选票表明了态度:他在连任中落选了。

此后,埃斯科·阿霍在2000年再次冲击过芬兰大选,遗憾的是再次失利。于是,2003年,埃斯科·阿霍宣布退出议会,并从此退出政界,开始担任芬兰国家研发基金会的主席,致力于芬兰创新能力的提升。“从曾为全球最大手机公司的诺基亚,到以‘愤怒的小鸟’火遍全球的Rovio,芬兰一直将创新视为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阿霍说。

不会“离开”诺基亚

2008年11月,埃斯科·阿霍正式加盟诺基亚,担任负责政府关系和公共事务的副总裁。“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新挑战。我很高兴能够加盟诺基亚这样一家伟大的跨国公司。我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但是我相信,我有能力将我在芬兰创新基金会和国际政治舞台上获得的经验用于这一新的工作。”埃斯科·阿霍表示。

对于“小国”芬兰来说,诺基亚不仅是一家公司,几乎已经成了一张国家名片。不再担任副总裁后,“我不会离开诺基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参与它。我还会留任诺基亚公司的Consultative Partner(协商伙伴)一职,继续为诺基亚出谋划策。”埃斯科·阿霍说。

不过,曾经的手机巨人诺基亚今天面临的麻烦可不少,超级明星苹果和后来居上的三星,都是诺基亚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但埃斯科·阿霍表示,他并不担心,因为诺基亚有自己的行事风格,它会继续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和体验。“比如,我们推出的Lumia智能手机系列,我相信,它将会是最好的。”他说。

离开诺基亚繁忙的工作,埃斯科·阿霍将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的穆萨瓦·拉赫玛尼(Mossavar-Rahmani)商业与政府中心任教,这并不是一个谁都可以登上的讲台,因为它要求至少20年的从政、从商和媒体工作经历。

“很幸运,我刚好符合。尽管我不是科班出身,不是教授,也没有学术背景,但是,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我多年的经验和感受。”埃斯科·阿霍说。

对话埃斯科·阿霍:

Lumia将是最好的

《中国经济周刊》:站在全球角度,您怎样看中国市场在诺基亚全球战略中的定位?

埃斯科·阿霍:首先,诺基亚已经在中国市场活跃27年了,早在从1985年诺基亚就开始植根,这是一段非常长的历史。第二,中国市场对我们至关重要,中国是诺基亚全球的第一大市场;同时,我们在中国有两个工厂,大量的制造工作也集中于此。现在,我们有了第三个重心,加大中国区的研发比重,我们在中国设立了针对智能手机和普通手机的研发中心。总的来说,中国在我们的全球战略中非常重要,将来更是如此。

《中国经济周刊》:诺基亚下一步在中国有怎样的投资计划?

埃斯科·阿霍:诺基亚一直在投资中国市场,以此提升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过,接下来的重点会放在研发方面。比如,2012年9月在北京建立了“诺基亚体验创新中心”,它将成为诺基亚在中国的创新工具,目标是遴选3000个创意,扶持300家创业公司,促成30家创新企业上市,这是诺基亚在中国启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

《中国经济周刊》: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都遇到了本土化的难题,很多跨国公司甚至在中国遭遇了信任危机,您在这方面有什么意见建议?

埃斯科·阿霍: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在本地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首先要有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这是一切的基础。其次,你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生产,要尊重人权,要关心社会需求,要有激情。第三,企业需要成为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注重社会、环境的责任。

《中国经济周刊》:您如何看待诺基亚在智能手机领域与其他品牌竞争?您怎么看待中国本土的手机制造商?

埃斯科·阿霍:智能手机市场是高度竞争化的市场,那里的全球竞争非常激烈。但我相信诺基亚有实力做到最好,比如我们的Lumia系列,它的地图功能、导航功能和摄像都可以说是最好的,消费者体验也是市场上最好的,而且有很多独特之处。至于竞争对手,中国市场非常庞大,有很多本土和外来的手机制造商并不奇怪,竞争虽然激烈,但空间也很大。

《中国经济周刊》:从总理、500强高管到名校教授,您更喜欢哪一个角色?

埃斯科·阿霍:我都很享受,在哈佛从教是我人生的第三种角色,我想我会很爱它。

《中国经济周刊》:除了诺基亚,芬兰还有很多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企业,比如最近很火的Rovio,您怎么看Rovio与诺基亚的不同?

埃斯科·阿霍:事实上Rovio从诺基亚获益很多。因为诺基亚也有自己的游戏业务,诺基亚对游戏产业的介入,导致芬兰国家创新和研发机构制定了扶持游戏产业发展的项目。据我所知,Rovio就是这个项目的产物之一,Rovio从这个项目中获益,然后开始飞速发展。这是一个企业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的极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