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悲惨世界
2013-12-29徐戈
进步的暴力便是革命,最高的法律便叫做良心;
我们的幻想是我们最逼真的写照,我们的欢乐也常蕴藏着忧虑;
如果,如果还有最后一笑,那也仅属于上帝……
——Victor Hugo
英国导演汤姆·霍珀(Tom Hooper)还真有本事,一部2012版《悲惨世界》,将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耗时三十年完成的鸿篇巨作,浓缩进三个小时。影片热映半年,又让俺国影迷像剧中法兰西革命里波拿巴派和共和派那样,形成两大对峙阵营——一半人儿泪光闪闪,凝神盛赞;另一半人儿哈欠连连,兴味索然。
也难怪,对于不了解原著背景和不熟悉该片音乐剧版本的观影者来说,此片确实存在着支线故事删减过多、情节发展交代仓促、切换节奏过快等盲点而使其难以适应。音乐剧唱腔大段大段飘袭,有的昏睡过去,有的着急抱怨:这电影怎么还不说话啊?紧唱个啥?
“Musical,音乐剧。Movie,电影。前者偏重音乐与唱词,突出心理和戏剧的渲染;后者强调视觉暂留,倚重映画与情节。”俺闺蜜翌子,声乐系腕儿,在加拿大跟着Garry Gable教授学音乐剧数年,一边慢条斯理涂指甲油一边讲1LTLe/oNJLCQ7fxKoU2KhL2TiQ5A5XcjfTgFiKDLJCo=微信启发我:“《悲惨世界》就是配了MV画面的音乐剧电影楼盘,主材尽皆舞台剧模子,涂料才是镜头运用,要本着听歌剧的心态进影院一准没错,如果是持看美国片的动作与悬念来,那就等于是伸手向苹果树要蜜桔。”
法国作曲家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创作的音乐剧《悲惨世界》1980年首演于巴黎,其后被盟军——英国著名音乐剧监制喀麦隆·麦金塔斯慧眼瞧中,改编成英伦版,1985年在伦敦旧貌换新颜,愈演愈热,好评不断。1987年百老汇版,将此剧推上巅峰,并在美国舞台剧最高荣誉奖(Tony Awards)中,以12项提名获8个奖项,囊括最佳音乐剧和最佳原创音乐并上演多年,为百老汇上演年期最长、排名探花的前三剧目。
2012新版《悲惨世界》,同期声制,演而优则唱。片中除了冉阿让和艾潘妮的扮演者是专业唱将,其余主要演员均为好莱坞一线红星,演员个个自己开口来秀声线,这既是挑战也是亮点,况且还是难度相当的桥段:主演安妮海瑟薇为演活芳汀受辱苟活濒死的形象,爆减重四十斤,裂肺撕心的一曲《I dreamed a dream》,演技与声音,是未被拆开的希望,像两间屋子,第一间是暗的,第二间更黑。
“空桌空椅空对凄凉,这里他们畅谈革命,这里他们点亮火光。这里, 他们歌唱着明天,而明天,永不会临降。”30岁的雀斑青年埃迪·雷德梅尼哽咽出马吕斯唱段《empty chairs and empty table》,故人不再啊,请对应翻开原著第四部第13卷 ——马吕斯进入黑暗。
沙威警长的扮演者罗素·克罗,主演过《角斗士》和《美丽心灵》。尽管很多评论说他唱得不好,但我偏最喜欢他!这个纠结的同志哥一面恪尽职守,一面又屡屡质疑。最终信仰与现实冲突到无法调和,他只有结束自己投河自尽。这样的拧巴心态唱《Stars》和《Javet’s Suicide》,那种努力而不讨好的做派,不就是沙威一生的悲壮写照么?另外,勤能补拙呀,看看人家拍摄期间发的推特吧:“每天在游泳池和音乐课之间疲于奔命,唯一能做的,不算多。”
若说电影开篇序曲《look down》的低音和声像是打在地狱的桩,一根根朝人心里砸过来,那结尾合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则再现了原著史诗般壮阔波澜。不由心情澎湃,跃跃篡改雨果先生的句式:《悲惨世界》里最好看的是电影,但比电影更宽广的是音乐剧,比音乐剧更宽广的是名著里人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