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菜市场”
2013-12-29孟繁佳
要说台湾的风土人情,很多人大概从电视和媒体上了解多了,而台湾的政治却一直是浮光掠影,看得人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与台湾朋友交流,一位媒体哥们儿感慨地说,我觉得大陆的政治环境更让人感觉理性化。不像台湾,看似很民主,大多时却乱哄哄像菜市场。
台湾民主像菜市场?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
我很奇怪他居然有这样的想法,在台湾,我听到的声音大多与其相反。
他苦笑了一下回答我,民主原本就是政客间讨价还价的游戏,又有几个老百姓看得明白?虽然有人说大陆这样那样的坏话,但至少从外观上看,大陆在一种特有的规矩中是显得平等的。台湾的民主政治,讨价还价不成,买卖就不在了,仁义也就没了。
台湾街头的广告牌很多,除了商家打出的巨幅广告以外,最多的就是当地政客们的形象广告。广告高达几层楼,广告上的面孔张张透着和蔼慈祥、清俊开朗、坚毅成熟这类明星范儿。广告底色或蓝色或绿色,偶尔若能见到其它颜色就要特别注目一番,因为那意味着又有一位非蓝非绿的政治昙花要绽开了。
每当台湾大小选的选举前夕,各地造势运动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从最基本的里长开始(类似于大陆的街道办主任),敲锣的打鼓的,街边电线杆子插旗儿,沿路撒传单的,还有一种客货两用小车改装的宣传造势车,前后大喇叭呜里哇啦喊话的,要是再加上选举总部门前放二踢脚的,组织聚会游行的,电视里隔空呛声(相互指责对方以往做法或选举策略)的,甚至还有挖根儿爆料的,花边新闻满天飞的,那热闹场面和过年赶集、邻居家老五娶媳妇儿没啥区别。
玩的人开心,看的人热闹,更多的还有花上大把的银子,外带送盒饭邀请街坊四邻去游行助威。再加上请一些谐星歌星影星大小星星当樁脚(站在演讲台子上,露脸就成),几乎所有底层选举都在举城一片欢歌笑语中完成。唯一叫苦不迭的是媒体,每天疲于奔命转台赶场,在无聊中努力挖掘着种种可以吸引眼球的蛛丝马迹。怪不得媒体那位哥们儿能近乎刻薄地将台湾的民主贬得只剩下一个“菜市场”般的空壳。
早年在台湾参选的政治过客们,大多具有一定的乡绅背景支持。台湾一朋友跟我说过,在台湾,没有正当职业的人,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去选举吧。就算是流氓无产者,只要找个金主或银行做保,你就可以提出口号玩选举了。
直到县市选举后,选举才算是走完初级阶段。而更为惨烈的台湾大选就在这一刻进入决战期。铺天盖地的广告战,造势游行的人海战,巧取豪夺的攻坚战,传媒辩论的口水战,金元外交的资本战,直看得人眼花缭乱,心神不宁,似乎哪一方说的都有理,哪一方都最能体现民心民意,哪一方都是人民的代言人。
娶了台湾媳妇这些年,来往台湾大陆历经扁政府马政府,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扁有张巧舌如簧的嘴,马有双巡游秀舞的腿。至于上了台能否真正摆平社会问题,则是另一回事了。
话分两头说,事有好坏分。台湾政治高地上不管战火多么激烈,政府工作人员却一成不变地为人民服务。不管哪个党派执政上台,活儿一定是照干的,笑脸一定还是陪着的。公务员的差事虽然也和大陆一样旱涝保收,但是面对老百姓的样子,那就大相径庭了。
老婆家里有块地,忽一日接到政府征税的电话,说以前计算有误,要补税。要破财没个开心的,不情愿也得去,去了,核查之后又有误,有一部分要退,有的要补。结果家人站在柜台前,横挑鼻子竖挑眼儿地数落税官们,拿着我们纳税人的钱,自己工作不做好,还让我们跑来跑去的,是不是觉得这个工作可以不干呢?立马,工作人员以及上司,和上司的上司都跑出柜台来,鞠躬道歉,说了无尽的好话。
事后,我问老婆,在大陆你怎么不敢这样啊。
老婆白了我一眼,在大陆?你还打算再做事吗?在台湾,公务员有问题,我是可以让他不再做事的。
想起台湾邻居说的话,什么民主不民主的,无论世界各地,有的民主在表面上,有的民主在骨子里,有的民主是真事,有的民主则是传说。传说嘛,信与不信全在你自个儿啦。但终归,老百姓要的是政府对待民众的态度,关心的是自己最实际的生活,“民主不是口号,而是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