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中国机遇
2013-12-29
错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只搭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末班车”的中国能否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
9月10日,“第三次工业革命高峰论坛”在北京、河北廊坊举办,全球著名趋势学家、第三次工业革命倡导者杰里米·里夫金应邀首次来到中国,与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进行对话,并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即将来临的后半个世纪,数以亿计的人们将在自己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传统的、集中式的经商模式将逐步被分散式的经商模式吸收;传统的、等级森严的经济和政治权力将被结点式组织的扁平化权力所取代……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带给我们巨大变革。
错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只搭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末班车”的中国能否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预言”照进现实,还需要哪些磨合?
第三次变革
中国周刊:第三次工业革命听起来还很遥远,其来临的标志是什么?
里夫金:一方面,对在一次和二次革命过程中排出过多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危害性,我们已经有所感受。另一方面,在2008年时,我们发现全球油价已高达147美元/桶,我们就可以认识到,这样的旧时代在终结。
在整个历史当中,当通讯革命出现并整合到能源革命中的时候,它就会改变我们所有的经济范式和社会形态。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出现和融合让我们迎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中国周刊:第三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第二次有什么本质区别,它将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里夫金:首先我们将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采用的集中式的能源生产体系,过渡到分散式体系。正如人们创造了因特网,并在上面分享他们所获得的最新信息。未来的智能能源体系,能够让人们在家里或工作单位分散地创造自己的能源,并且连接到能源网。利用你家后院的太阳能、风能、地热就能生产电和热,这是零边际成本的。
第三次工业革命还将改变我们的商业运行模式,中小企业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信息网、能源网以及物联网的整合,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并在一块以合作社的形式进行合作。
另外我们和自然的关系将更加和谐,在未来二三十年,我们可以做到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减少化石能源所造成的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清洁的增长。
中国机会
中国周刊:中国曾经错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且只搭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中国能扮演什么角色?作为中国的老牌能源民企,新奥又看到了什么机遇?
里夫金:英国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因为英国的煤多,它们发展了蒸汽动力;美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20世纪的时候,因为福特带来了大量的廉价汽车,而在德克萨斯开发了大量的油田,我非常有信心中国在未来能够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可再生能源资源最多的国家,不管是太阳能还是风能、地热能甚至生物质能,有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二,中国有一个优势,就是善于长期规划,我知道,中国有五年计划、十年计划甚至更长的计划;第三,中国有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和理念基础。
王玉锁:对于企业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升级的机会。对新奥来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看:首先,新奥原来就是卖燃气的,而现在要从原来的卖能源改为卖能源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建议客户不用天然气,或者少用天然气,要多用可再生能源,在这个基础上,向他提供更好的方案,一方面,可以为客户省钱,另一方面,也对整个社会起到了减排作用。
第二个机会,三到五年后,随着使用我们方案的客户终端越来越多,可以形成一个终端网络。我们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个核心就是把每一个终端的能源综合地配置出来,这个配置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就是新奥自主研发的泛能机和泛能站。当我们有了大量的终端的泛能站以后,我们就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把它们串起来,各个终端就可以在网络里互通有无。有时候用电的同时产生热,但是我不用热,我把热卖给邻居,我用热的时候不用电,那就把电卖给电网。在这样的模式下,就形成了用户不但是一个用能方也是一个产能方的新模式,包括建筑表面产生的太阳能都可以变成我的商品,这也符合里夫金先生的理念。
第三个机会,当我们能够通过提供解决方案,把我们的客户串起来,我们就能够从一个燃气网络变成一个能源网络。这个能源网络最终可以成为一个交易平台,有点像能源的阿里巴巴,通过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形成碳交易、技术支持、能源交易的大平台。当然,这可能需要一个行业,甚至是很多行业共同联盟来实现。
如何转型
中国周刊:可再生能源这些年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它的稳定性和利用效率方面一直有瓶颈,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实际的问题,如何进行过渡,在未来担任更重要的角色?
里夫金:从传统的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变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期间我们应该用最清洁的化石能源进行过渡,比如天然气,然后逐渐实现无碳的世界。
现在欧盟已经制订了一个目标,到2050年要实现80%以上的能源都由可再生能源来提供,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世界各地也有类似的目标出台。
王玉锁:大家都知道可再生能源好,但为什么还发展不起来呢?一个问题就是经济性的问题。目前它还是要比化石能源贵得多,因为转化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需要新的能源体系,把它装在一个传统能源体制当中,肯定不会很匹配。改变这两方面的问题后,我认为将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空间,包括它在能源当中的地位都会提高。
怎么改变呢?首先要解决经济性问题,通过政府的补贴,来鼓励新能源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然后扩大规模。这个就是现在德国的模式。有了补贴,我们的企业就必须加大研发力度,逐渐降低新能源的转化和存储成本。成本的降低一方面靠规模,更主要的还是要靠技术。
第二就是应该建立新的能源体系,使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友好共处、优势互补。在这个体系中,只要可再生能源产出能源来,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一旦生产不出来就先由传统能源进行补充。
中国周刊: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应该如何实现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转型?
里夫金:我认为在制定法律法规方面,中国的中央政府要注意制订一个比较宽泛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案,然后再因地制宜,在地方推行这些方案。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实现了地方和中央政府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统一,就可以大大地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
在法国,人们计划在今后25年到30年间对一个古老的工业园区进行改造,每年大概投入50亿至80亿欧元,针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发一些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然后再由一个区推向整个国家。
中国也一样,由中央政府出台一个长期的规划、路线图以后,再由各省具体实施。我相信中国利用新能源会在未来20年到35年大幅降低污染,同时创造百万亿计的财富,实现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