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电视心情日记
2013-12-29
“小米,可以做,但是不关大局。”
米粉们又一次尖叫了。
不过,这一次不是为小米手机,而是为小米电视。
9月5日,小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推出了首款小米电视。47英寸,高配,智能电视,售价2999元,在小米CEO雷军嘴里,这是一款“秒杀”现在市场上所有智能电视的产品,并颠覆一切智能电视的模式。
可时隔不到一周,创维就联合阿里巴巴推出了全新的智能电视品牌“酷开”,首批推出三款电视,售价1999元起。发布会现场,创维戏称小米电视只是“石器时代”的产物。
对于小米电视在新一轮“客厅争夺战”里可能充当的角色,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主任胡延平评价说:“小米,可以做,但是不关大局。”
一边是米粉们的疯狂热捧,一边是来自行业的冷言讥讽,小米电视会给这家明星互联网公司带来怎样的心情?
2013年9月5日 晴 为技术狂笑
和米1、米2手机发布会现场一样,小米电视发布会现场挤满了人。
站着的,肩靠肩,只剩下两条狭窄的走廊。坐着的,挨到了会议台边缘上,只差摸着雷军的脚了。除此,场外还有乌压压一片人没能进得了会场。
米3发布之后,雷军在现场揭开了宣传已久的“倚天剑+屠龙刀”的秘密:米3+小米电视。
雷军用“颠覆”来形容小米电视。他的每一句介绍都让现场疯狂尖叫。
“全球顶配,最快的智能电视机,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
雷军所言的颠覆,是指小米电视完全抛开了传统智能电视外接一个智能盒子的模式,而是把电视做成了一个播放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线电视内容只是其中一个APP。买了这台电视,相当于买了一个大屏幕网络播放器、TV播放器以及高清大屏幕游戏机。
雷军的自信,显然来自于小米手机的成功。在过去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小米手机的销量达到了1500万台,小米从一个零开始的创业公司成长为一个市值达到100亿美元的明星互联网公司。刚刚推出的小米3手机,雷军介绍为:“是目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手机”,这条信息在几天后上了《新闻联播》:“中国制造出了目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手机”。
在发布会现场,雷军表示,小米手机销量在今年突破2000万台。在这个销售基数下,且不看手机硬件销售的盈利,小米手机软件MIUI单月收入就已经超过2000万元。
在他看来,做电视比做手机简单多了。小米做电视所秉承的核心仍然是手机。“手机将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中心,但很多体验受到屏幕尺寸限制,为了将内容投射到电视更大的屏幕上,小米才决定做电视。”
但是,雷军对小米电视的技术自信,在同行那里并没有引起什么艳羡和担忧。
尚为蓝海的中国互联网电视领域,已经有包括传统电视制造商创维、TCL,视频提供商爱奇艺、乐视厮杀进来,他们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电视产品,并声称自己最好。这还不包括传闻中虎视眈眈的优酷和PPTV。
一个客观事实是,在互联网电视领域,小米只能算是新兵。
对于10月份即将销售的小米电视,雷军的对它的期望首先是“占领市场”。和小米手机一样,小米电视也采取了逼近成本价的销售价格,试图通过扩散平台后依靠平台应用盈利。
“电视量如果不够大,小米可能会赔得一塌糊涂。”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做如此表示。
这并非雷军自谦。
“对互联网电视而言,没有份额就没有意义。这个份额至少是10%,20%甚至30%,才可能赚钱。”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主任胡延平对《中国周刊》记者分析说。
可小米要在互联网电视领域取得像小米手机一样的赢面,并不容易。
2012年8月,阴,电视之外不明朗
关乎小米输赢的,或是电视之外。
去年11月,雷军向媒体证实,小米已在三个月前全资收购多看,多看CEO王川成为小米第八位联合创始人。
多看是一家专注于电子书阅读器的开发与应用推广的创业型公司,成立于2010年,早期获得雷军和徐小平的天使投资。除多看阅读外,多看还推出了多看TV。
小米想做电视已久,小米看重的正是多看TV的研发。与小米类似,多看在硬件生产方面也采用互联网模式,能根据用户的反应及时做出改进。
收购多看三个月后,小米推出了应用于电视的小米盒子,这是小米进军互联网行业的第一步。
可以说,小米和多看联合,在技术上是强强联合。但是,在业界看来,强强联合的另一面则是“弱弱联合”:两家都是互联网科技公司,在销售渠道、物流、仓储等方面都是弱势。
做了近三年手机,小米积累了一些线下服务资源,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之家”。
米3发布会现场,雷军自豪地介绍,目前“小米之家”已经发展到全国500家。
但是,相比传统电视商家,这个数字只是个零头。
能否做好售后服务,对现有的500家“小米之家”而言,堪称一个不小的挑战。除此,运送47英寸的电视远比巴掌大的手机麻烦,对小米而言,物流绝对是一个槛儿。
一位品牌家电代理商对《中国周刊》说,他并不看好小米做电视。他说,自己做了这么多年销售代理,充分了解将电视产品做好只是成功的一个因素,更多功夫还在渠道上。
这并非一家之言。胡延平也对《中国周刊》记者表示了同样的看法。
他认为,电视赢在电视之外,未来智能电视也同样会如此。
“对电视而言,因为操作系统已经很成熟,谁都可以做到,显示屏也一样,即便是传统电视商家也不是自己做,都是代工,所以,小米通过代工也可以做到。但是,品牌营销渠道等方面,传统电视商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此一来,争夺市场的优势就是价格了。”
站在这个角度,他认为,传统电视商只要愿意自杀,把价格杀下来,他们的优势就更突出了。而互联网公司要想一时间就建好渠道,绝非一日之功,况且其成本巨大。
除此之外,做互联网电视,小米相比视频提供商还有一个劣势:内容。
今年,爱奇艺和乐视也纷纷发布了自己的互联网电视,他们除了各自依附一家牌照商外,本身就是视频提供商,拥有丰富的视频资源直接用于互联网电视。而小米完全没有视频版权内容储备。
目前,小米盒子只是和CNTV合作,取得牌照资格并获得视频提供。
由此而带来的问题已经显现。
《中国周刊》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小米盒子1的用户,他们反映,“更新比较慢,内容少。”
每每遇到媒体对这个问题的疑问,雷军总是回答得很太极。“正在解决。”他多少是有一些无奈,因为,小米盒子作为一个视频游戏的播放平台,设计之初不是这样的。
2012年11月,雨,牌照是泪点
2012年11月,小米和华数传媒合作,借用了华数的牌照资格,推出了小米盒子1,提供了搜狐、腾讯、PPTV等第三方的内容。但是,上市没几天,刚刚卖出600台,小米盒子1就被广电叫停了。原因是,小米盒子违反了广电总局对于互联网电视的管理规定。
这个规定被称之为181号文件,由广电总局于2010年颁布。在这个文件里,广电总局发放了7张集成播控平台牌照:CNTV、杭州华数、百视通、南方传媒、湖南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根据文件要求,互联网电视必须要与具有牌照的平台进行合作,并只能通过播控平台接入视频内容。小米盒子1借用了华数的牌照,可华数并没有资格对第三方内容进行有限审核监督。没有监督,就把互联网上的内容直接搬到电视上,这一点是广电不允许的。
整顿之后的小米盒子,只有CNTV的内容,这让小米盒子的魅力大减。
9月初,小米盒子2已经在小米的网站上公布,计划在10月面世。但是,9月5号的发布会现场,雷军并没有提盒子2,对这个产品保持了相当的低调。
一位等待买小米盒子2的米粉对记者说,他想买了之后重组系统“越狱”,如此,就能看到几乎所有视频内容了。按照广电的规定,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所以,小米从来不做公开的“越狱”解释。
一定程度上,2010年181号文件适当地开放了互联网市场,颁发了7家牌照,但是,在胡延平看来,这样的开放度还是不够的。
“政策对于互联网电视行业而言,完全谈不上鼓励、支持,就是阻碍。现在逐渐开放的一些政策只是说让阻碍减少。”
他认为,隐患也就在此,“做互联网电视的企业,没有一家获得互联网电视的牌照,所以最大的风险是市场准入的问题,都是借鸡下蛋。哪天你平台铺广了,结果人家牌照方不给你用了,资格说没就没了。”
当然,这并非小米电视一家所面对的难题。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小米无疑是工信部企业名单里的明星。工信部很支持互联网产业发展,但是,工信部无法涉足广电总局的管辖领域。众所周知,这是一个难以协调的工程。
与这些不可控的问题相比,现阶段小米电视的关键无疑是实现大规模销售,并逐渐解决渠道、物流等可控问题。可小米似乎对此保持敏感。截至记者发稿,小米并未给出上述问题的任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