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厅争夺战
2013-12-29
中国周刊 2013年10期
你家还看电视吗?
这个问题乍一看,似乎无厘头,但仔细琢磨却又恍然大悟。的确,看电视的观众与时间,都越来越少了。甚至有报告称,“北京地区电视开机率,三年来从70%降至30%”。尽管之后有人对此数据提出质疑,但一个事实显而易见—电视正在被边缘化。
但突然有一天,电视又成了热点。自今年5月乐视发布“超级电视”之后,几个月时间内,雷军发布了他的互联网电视小米电视;李彦宏和李东生联合发布了“TCL爱奇艺电视TV+”;阿里巴巴联合创维推出了全新智能电视“酷开”;广电机顶盒巨头同洲电子也召开“1+1电视互联网”发布会,宣布要推动电视互联网进程……
一场新的电视机革命开始了。
这里面,有理想主义者,如小米;有保守主义者,如爱奇艺;也有冒险家,如乐视。
狂热与跌宕起伏的命运,技术与国家政策的较量,在中国电视机发展史上,并不稀奇。
上世纪80年代,几百家企业争相引进彩电生产线。之后,国家出手调控,市场顿时一落千丈。到90年代,又掀起多轮轰轰烈烈的价格大战,直到进入21世纪才算硝烟淡去。
眼下的电视机“触网革命”,只是新命运的一个开端。但新旧命运相比,并未走出中国式商业的两个致命要害:一是技术,生产技术与策略技术,这是你自家的事;二是政策,你被政策控制多少,经营风险就有多大,这是由不得你的事。
“做互联网电视的企业,没有一家获得互联网电视的牌照”,这是冒险者与保守者都要面对的政策现实。
这场革命,看起来还有很多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