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市场管理 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
2013-12-29李海滨
中国是当今举世公认的制造大国,打印着“MADE IN CHINA”标记的产品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当代中国正在谋求和努力成为制造业强国,当然要成为装备制造业强国。
一、继续推进实施“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装备制造业平稳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国务院于2009年5月下发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为两年。规划的具体内容传递落实到基层企业需要较长的时间,希望国家有关部门继续推进,使之更有可操作性,例如,牵头制定和推出鼓励使用国产首台(套)有关具体政策措施;对新技术装备给予适当减免税收的周期,促进高技术复杂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改造。
二、加强反垄断管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最统一的市场,企业和产品一旦占据市场优势,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收入和稳定的发展。为了促进中国企业成长和提升产品竞争能力,在一个时期内政府对许多行业都采用了“择优扶强”政策,迅速打造国家一流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在不断地运动和转化之中,政府管理也要应时而变。要看到政府拉动、推动发展模式的副作用逐渐扩大而成为病垢,现实中有些一流企业把功夫用在仰仗政府支持上,利用这种支持垄断市场,导致创新能力退化;没有被扶持的企业受到压制,产品难以通过政府主持的行政许可或认可进入市场,生存艰难,造成市场竞争中的不公平。有些领先企业几乎是引进成瘾,国内没有的、引进了做旧的,就到国外找引进、再引进;有些大企业养成重视和投入精力花费在维系政府和客户关系上,少有真正的技术产品创新。欧美国家都有很完善的反垄断法,他们总是把矛头对准市场中最大、领先的企业,美国洛克菲勒石油大王被肢解成为几个公司,微软公司最兴盛时,政府要用反垄断法对微软罚款;后来,美国有了“苹果”,又有了“谷歌”、“安卓”等,总是有二流、三流企业和产品后来领先,以新产品创造需求和市场,也带动着经济的发展。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是二、三流和新企业最具创新能力,由于生存的需要,他们不得不寻找竞争差异点、开发新产品。因此,政府一定要树立反垄断、保护或支持二三流及不入流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才能不断地有后起之秀的繁荣发展。
三、加强反低价恶性竞争
低价恶性竞争是装备制造业中的恶魔。特别是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技术装备采购中不顾及生产企业的制造成本、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员工收入等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在要求产品高技术、高质量、高责任追究赔偿的同时,极力压低采购价格,使装备制造企业经营困难,自然也造成整个行业市场中产品定价过低。一方面,装备制造企业员工收入低,缺乏忠于企业又能终生致力于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导致企业持续创新和经营发展十分艰难;另一方面,采购企业在运用装备时也无法得到良好的售后服务和长期的技术支持。目前我们国家的铁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重大技术装备,都是政府直接管理和运营的行业,虽然通过各种公司进行代理采购,但实质上技术方案、设备规格、价格的决定权都在政府管理的机构手中,低价恶性竞争尤为突出。这也是制约中国高技术装备发展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照国外的经验,一是企业要严格自律,把通过压低员工收入、压低企业更新改造投入的低价竞争作为不道德的管理行为予以摒弃。二是政府应担当起反恶性竞争、维护市场和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管理责任,特别是政府管理人员,要有尊重企业劳动者、尊重创新劳动的道德和职业操守,带头反对恶性竞争。三是在政府基础设施采购中发挥示范作用,在招标报价时,要确定投标人报价的规范和必备成本及费用科目,承认必要的产品开发费、技术改造购买设备费,同时人工成本不应低于社会或行业平均工资,使采购运用方和制造商共同良性发展。
四、打破国产化创新产品入市歧视
对市场必须的、使用量小、技术复杂的技术装备,国内暂时没有或产品正在成熟期中,使用单位都优先选用国外产品。歧视国产化创新产品入市,惯用的手法是在招标书中设定投标企业必须有相应产品的销售业绩或运用范例,把中国自主设计生产的产品排除在外。例如城市地铁轨道用打磨车辆,虽然中国城市地铁发展很快,但每年采购量也不足十几台,用户优先选用进口产品,都被欧美国家产品垄断着。因此,建议政府采用强有力的措施,在国内招标采购中,必须坚决地、毫无保留地废除“产品必须要有使用经验”或“要具有销售业绩”之类的歧视性条件。
五、保护知识产权
创新性产品开发需要经历市场研究、关键技术试验研究、产品总体方案、施工图设计和工艺准备、产品研制、第三方认证试验、运用考核改进、办理政府行政许可等一系列过程才能完成。走在前面的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资源及社会活动,前期的投入要能够在产品的生产期回收,企业才能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形成良性循环。这必须依靠政府对市场竞争的有效管理,保护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才能实现,否则,后面跟进企业在产品成熟后进行仿制,采用模仿技术方案、高薪挖人才、市场攻关、没有开发成本的低价竞争等手段,让真正创新、购买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难以生存。长此以往,创新性会越来越被抑制或扭曲,我们在国际市场上让人看不起,这已经成为社会的垢病之一。因此,强烈建议国家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规。二是在国家对重大技术装备招标采购中,更要保护知识产权,要求做出知识产权说明,不能仅仅是追求低价中标而把真正的原创企业和产品排除在外。三是要对国家政府官员、拥有决策权的央企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知识产权、道德修养教育,让他们体恤技术创新的投入,体恤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们的劳动心血,带头维护市场竞争中的公平正义。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由大做强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改革过程,不断有许许多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只有从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体会制约制造业做强的疾症,才能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和治理,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使企业释放更大的创造力,才能更接近实现装备制造业做强、做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