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国政要的服饰密码

2013-12-29谢来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3年4期

留意国际政坛,人们会发现,一条小小的领带,有时候也会传达出其特有的政治意味。一般情况下,不打领带多发生在国内场合,政客们为了亲民、倡导节能,或者为了表明立场、态度。而打领带是在会见外宾,以及特别正式的场合,以示尊重。

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忠告:“为自己而吃,为别人而穿。”若是仔细品味各国领导人的着装,其服饰搭配都很有学问。政客如何穿戴不仅影响到时尚潮流,还是传达政治信息的重要工具,甚至成为一种有效的施政法宝。

领带结坚挺显得正直精神

曾当选“世界最时尚男性”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对领带的选择颇有讲究。每逢重大场合,他均以线条简洁的深色西装搭配一条时髦的领带亮相,一扫美国政界要人千篇一律的老成保守着装,被称为低调的优雅。

2008年以“黑马”身份竞选总统时期,奥巴马在亮相脱口秀节目“晚间秀”时,身穿简练黑色单排扣西服配上标准的白色衬衫,再衬上一条2.5英寸宽的浅蓝色领带。在正式场合,3英寸宽的领带都被视为太窄,但在脱口秀这样的娱乐场合出现,则恰到好处。

次年1月,奥巴马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系的是一条红色领带。美国媒体称,这条领带的选择可谓众望所归。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美国民众正希望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横空出世,奥巴马的红色领带不仅迎合了当天氛围,也呼应了民众的心声。

而在2012年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小学发生28人死亡的校园枪击惨案后,奥巴马就此事件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佩戴着一条低调的蓝灰色细格领带,期间还数度落泪。两天后,他前往事发地参加枪击案遇难者的悼念活动时,领带的图案也是黑白相间的肃穆风格。

有时尚界人士评价说:奥巴马的领带最大特色在于锥形领带结,十分坚挺,更显得精神和正直。

模仿奥巴马的目的

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则演绎出“英伦范”的领导人着装范本,他曾多次荣获“英国最佳着装男士”殊荣。

很少被政客们佩戴的醒目绿色领带一度是卡梅伦着装搭配的最爱,据其称,这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环保观念,因为与此搭配的常常是系着绿色鞋带的匡威运动鞋。

大多数时候,卡梅伦会选择剪裁得体的西服,并穿白色衬衫搭配以领带。在正式场合,他一般会选择代表保守党的蓝色领带。有人说,卡梅伦的西服不保守也不前卫,他的领带宽度也正好合适,这种穿衣风格是既不想引人注意,也不想令人不愉快。男性时尚杂志《GQ》评价他是“一位深知外表和语言具有同样重要性的政治家”。也有媒体认为,卡梅伦在潜移默化中仿效着奥巴马的着装风格,这似乎反映了他在潜意识中,想建立美国和他自己之间的某种关联。

同为英国政客,卡梅伦的前任戈登·布朗就在媒体眼中显得逊色许多,他的着装风格在时尚界看来就是乏味的代名词,甚至有人刻薄地形容说,布朗“单调的领带仿佛脖子上套着一个银色吊索,看上去永远郁郁寡欢”。

本土化装束亲民

穿衣打扮不仅是个人品位的体现,有时候还代表着特殊的用意。

一直以来,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在公开活动和群众集会上都喜欢戴上红色贝雷帽,这和他的传奇政坛经历有关。

查韦斯早年任军官,于1992年发动政变失败而入狱数年,但与此同时,他也因头戴红色贝雷帽、一身伞兵装束的军人形象一夜之间成了委内瑞拉家喻户晓的人物。因而红色贝雷帽对查韦斯来说,是经历和运气的象征,也成为委内瑞拉公众对他认可的标志。

2011年6月,首次发现患有癌症赴古巴接受治疗后,查韦斯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开始常常身着轻便的运动服。2013年2月,查韦斯再次赴古巴接受手术摘除肿瘤前,他身穿象征委内瑞拉国旗的三色带星运动服,在总统府向支持者发表讲话,而且又唱又跳显得十分高兴。即便身染顽疾,依然以运动装束出现,有媒体分析,查韦斯希望自己的积极乐观能感染到委内瑞拉选民。

在拉美国家领导人中,拒绝穿西装打领带并不罕见。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的招牌式弗伦奇式军上衣几十年不变,接替他的劳尔·卡斯特罗对古巴民众发表演讲时,也习惯身着军装。

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的着装则更显随性。作为玻利维亚首位印第安人总统,莫拉莱斯履新后首次出访时,穿着羊驼毛织成的条纹毛衣与他国政要一道合影。而在很多国际场合,他也“无视”在正式会见中穿西服打领带的“主流”传统,取而代之的是一件标准蓝领衬衫,外加一件市面上随处可见的横条毛衣。有时,莫拉莱斯还会穿上很少有领导人穿的短袖衬衫。媒体评论说,虽然他可能不被世界时尚界所接受,但莫拉莱斯的条纹毛绒衫无疑已经成为其忠实拥护者必备的衣服。现在已有人在批量生产“莫拉莱斯衫”。

不打领带的政治

同属“反美阵营”的伊朗总统内贾德,其着装也常被拿来和他的西方对手进行比较。

2005年6月当选伊朗总统至今,内贾德的标准装束几乎都是白衬衫配西装或夹克,不系领带。无论是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还是面对国内民众或会见外国领导人,他的这身搭配鲜有变化。

事实上,内贾德的着装与其归于其个人的着装习惯,不如从伊朗国内政治背景说起。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穿正装要打领带或领结这一源自西方的着装规范便遭到禁止,因为领带和领结被视为“堕落的西方文明的象征”,会对伊朗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着装习惯产生“不良影响”。伊朗人将这种男性配饰贬称为“驴尾巴”。虽然没有法律明文禁止卖领带,但这种配饰只能偷偷出售。

不过,在一贯穿着随意的内贾德看来,打领带似乎也并非是不可逾越的禁忌。他在2010年曾表示,并不反对男人系领带,而且从来没有宗教领袖禁止过系领带。这一言论令一些伊朗宗教界人士十分不满。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重要领导人云集的国际舞台,西装和领带也已并非必备。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领导人合影时曾一度流行身着东道主提供的特色民族服装;而2012年5月在美国马里兰州戴维营举行的八国集团(G8)峰会上,在奥巴马总统的建议下,唯一打着领带来参会的法国总统奥朗德也解下领带,让这个讨论棘手危机的重要场合多了一丝轻松。

〔本刊责任编辑 柳婷婷〕

〔原载《看天下》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