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皮牛二的取胜
2013-12-29张培山
《水浒传》中的杨志不堪泼皮牛二的纠缠,愤而挥刀。虽然耍无赖的是牛二,可犯罪的是杨志,成了一个杀人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泼皮牛二取胜了。这,也许不能说是一种胜利!这颇有些恐龙死了,老鼠却活着的味道。很多的时候,肇事者和下套者欢乐开怀,被害者在一旁黯然消魂,受到惩罚,成了无组织无纪律的“坏分子”。
泼皮虽然缺德无行,人见人憎,但在生存上却有很大的优势。“放下廉耻二字,万事做得”。泼皮就是放下廉耻的人,无廉耻就可以随心所欲了。中国一般民众的行为,多有道德的避忌;即便小德出入,也为舆论所不允许。只要不是乱世,中国社会定然是良民顺民充斥的世界。待人处世只求息事宁人,害怕惹事上身,这正好给放下廉耻的泼皮留下了生存的空间。泼皮不做大恶,罪不致死,官府不会处处盯住;小奸小恶的侵犯对象,又是一般的良民百姓,抱着惹不起躲得起的心态。所以,泼皮犯恶,就如同入无人之境了。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胆大而撑死的,多数就是那些泼皮无赖。
杨志从梁山脱身,本想好好做人,想光宗耀祖争口气,一心功名,绝无杀心。但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也成了他斗不过牛二的弱点。武功无法比,那咱另辟蹊径,比点别的。你杨志的刀不是快么,不是名将之后么,你砍砍我的脖子试试?!牛二以其撒泼,捏住了杨志的软肋,把杨志逼到了墙角。杨志面临了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不犯下杀人罪,要不接受牛二的三十文出价,将价值三千贯的祖传宝刀“卖”给他。前者是犯罪;后者是耻辱。
为什么说杨志是英雄呢?就在于他宁愿犯罪服刑也决不受辱!有英雄气概的人物都是有“洁癖”的,士可杀不可辱。这,也是他们的一个软肋,一点就中。况且,他们处理这种突如其来的侮辱都很直接与笨拙。周勃指挥千军万马,苏东坡下笔洋洋万言,可他们面对狱卒的审问竟然连一句像样的话都说不出来,你相信吗?而事实就是如此。
牛二是这方面的大师,他们像牛虻一样哼哼唧唧地围绕在一头狮子的周围,让他心烦意乱、火冒三丈、气冲斗牛……狮子一怒,他们反而成了一个受害者,一个成功的受害者,泼皮牛二取胜了。牛二们以自己的卑污缠住了一个英雄,这真是让人有些沉重,他不是败于堂堂之阵一场真刀真枪的肉搏,败者无憾,胜者叹服,而是败于一种屑小的伎俩……
在《水浒》之外,许多的泼皮牛二取胜了,也并没有如同书中的牛二把命搭上,他们只是运用牛二的那些伎俩就可以了。这些伎俩处在规则之外,它虽然决定不了一条河流最终的流向,但是在一个特定的时刻,它是会改变河流走向的。世事就是这样。在取胜的光芒照耀下,一切,包括这些小伎俩,又往往像太阳的黑子般被忽略与掩盖了,人们为了取胜而欢呼,为了取得胜利而欢呼,而取胜和胜利有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