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上海的小保姆

2013-12-29黄胜

上海故事 2013年2期

名苑小区的保姆们碰到一起,免不了要交流对各自东家的看法,大家有个普遍的认识,那就是上海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大多精于算计,说难听点,就是小气。不过,在大家纷纷发泄声讨各自东家的时候,郭老太家中的保姆刘颖却很少插话。

是不是她对自己的东家很满意呢?其实不然。

刘颖来上海只有两个多月。三个月前,她刚满五岁的女儿甜甜突然晕倒,去医院一查,却是先天性心脏病,做手术至少需要四五万。刘颖三年前就离婚了,手里根本没有积蓄,于是就来到上海,想打工为女儿挣手术费。

在一家家政介绍所,工作人员小张问她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家。刘颖说苦点累点都没问题,只要挣钱多就行。于是,小张就向她介绍了郭老太。

郭老太今年七十三岁,瘫痪在床,独居,唯一的儿子现在美国,也曾数次要接母亲去美国享福,老太太都坚决不从,说死也要死在家里。儿子没办法,只好托家政介绍所帮忙雇保姆照顾母亲。他知道自己母亲不好伺候,所以愿意出高价,现在保姆的行情是管吃管住一千五左右,他给开两千。而且为了鼓励保姆长期稳定干下去,他还定下激励政策:只要保姆干够一年,就一次性发奖金五千块,而且第二年工资涨到两千五。

这待遇可够诱人的,刘颖听完,心里一边高兴,一边又怀疑这种好事怎么会落在自己身上,别人为什么不抢着去呢?

小张也不隐瞒,说照顾瘫痪病人本来就累,这郭老太又有点难相处,在你来之前,她家已经走马灯似的换了七八个保姆,长的干半年,短的不到半小时就撂挑子走人了,说宁愿少挣钱也不委屈自己。

郭老太住在名苑小区一套两居室内,四楼。小张送刘颖过去,简单给两人做了介绍后,就离开了,临走她还提醒老太太:“阿姨,这可是我给你找的第七个保姆了,你们要好好相处,互相体谅着点。”

小张走后,郭老太满怀戒心地打量着刘颖,刘颖被她看得颇不自在,怯怯地问:“阿姨,我先干什么?”

郭老太表情冰冷,说:“不忙。在我家干,我要先跟你约法三章。第一,你是来干活的,干活才能拿钱,所以不能偷懒,我吩咐的事情必须做好。”

刘颖说:“那当然,这是我的本分。”

郭老太又说:“第二,我喜欢清静,没有我的允许,不管是你的家人还是朋友,都不许到这里来。哼,有些人,把我这里当成免费的旅店了,想来白吃白住,没门!”

刘颖答应说:“行,我不会让他们过来。”

“第三,我给你的工资已经够高了,所以你要规规矩矩,不要打其他歪主意,不是你的钱一分一厘都不能动,我虽然又老又不能动弹,但不糊涂,谁都休想骗我。”

刘颖知道老太太这是提醒自己手脚要干净,就说:“阿姨,您放心,不是我的东西,我从来都不动。”

郭老太哼了一声,说:“刚开始都这么说,以后可说不定。”

就这样,刘颖开始了自己的保姆工作。第一天是大扫除,大概是好几天没人打理了,家里亟需收拾,这一天,郭老太并没有找刘颖的麻烦。一天下来,刘颖心说老太太挺容易相处的嘛,别人怎会干不长?

不料,第二天,她就领略到老太太的厉害。

一大早,刘颖就醒了,她怕惊扰老太太休息,蹑手蹑脚地进了厨房,刚要淘米做饭,就听到老太太的声音:“喂,你要干什么?”

刘颖走进老太太的房间,“阿姨,原来您醒了,我打算做早饭,熬点粥。”

老太太怒道:“做什么早饭?你问过我了没有?”

刘颖心想做早饭还要问吗?一转念,猜想她大概是怕早饭不合胃口,就问:“您想吃点什么?”

老太太却道:“我不想吃,不用做了。”

刘颖一怔,壮了壮胆子,说:“那我……也要吃啊。”

“你吃点昨天的剩饭好了。柴米煤气都贵得很,你一个月白拿我两千块钱,你以为我是富婆啊?能省就省。”

老太太说的是理直气壮,刘颖也不敢反驳说我不是“白”拿钱的,忍住气,问:“您中午和晚上想吃点什么?一会儿我出去买菜。”

老太太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钱包,掏出五十块钱,说:“我吃素,你不要买荤腥,买点青菜就行了。”

刘颖接过钱,笑道:“如果只买青菜,一天五十块钱可花不了。”

“谁说一天了?这是三天的生活费。以后你三天去一次菜市场,省着点花,回来向我报账。”

刘颖虽然没做过保姆,但听刘红说过,她的东家一家三口一天的生活费就一百多,她忍不住问:“我们两个人,一天就十多块钱的生活费?”

老太太说:“又不要你买鱼买肉,足够了。”

刘颖转念一想,自己在乡下的时候,和女儿一天还花不上十块呢,这已经好多了。不过,到了市场上她才知道,这里是上海,不是老家,一根萝卜都要两块钱呢,这点钱可不经花。

买菜回来,刘颖再一次领略到了老太太的精细,或者说是苛刻。一进门,她就让刘颖把菜提进她房间,摆在床前,然后一一询问,芹菜单价是多少、买了多少,萝卜单价多少、买了多少……那眼神、表情,分明是怀疑刘颖是贪污犯,克扣了她的菜钱。她心想,怪不得有人来了干不上半天,就这生活水平,还要被她当小偷一样侮辱,但凡有点脾气的主儿,还真不愿意伺候她。

吃过晚饭,收拾完家务,刘颖伺候完老太太大小便,又替她擦了身,总算结束了今天的工作。她来到客厅,打开电视,刚坐下看了一会儿,老太太就在里面让她把电视关了,说要睡觉了。刘颖说才八点呢,您先睡吧,我把电视声音关小点。老太太说不行,有点亮光我就睡不着,以后八点准时熄灯睡觉。刘颖说我不习惯早睡。老太太不客气地说,你慢慢就习惯了。

刘颖只好关了电视,隐约听到老太太还在嘀咕:“你以为电费不花钱啊?拿我两千块,少给我浪费……”

刘颖眼窝一酸,进了自己房间,关上门,灯都不开就倒在了床上。黑暗中,委屈地泪水夺眶而出。

一天、两天……

为了给女儿治病,刘颖每天面对着这苛刻小气的老太太,忍气吞声,硬是一天天坚持了下来。

当保姆们凑在一起,别人都在抱怨东家这样不好那样小气时,她不是没有抱怨,只是根本不屑说,说了能有什么用呢?再说,人家的钱也不是捡来的,凭什么要对你大方?像现在这样,能月月领到工资,她就知足了。

领到第三个月的工资后,刘颖手里有钱,心就活了,想把女儿接到上海的大医院复查一遍,这里的医术肯定会比县城医院好得多。另外,她也实在是想女儿了。于是,她就向老太太请了两天假,说要回家探亲,然后偷偷把女儿接到上海,带她去一家大医院检查了一下。检查的结果有喜有忧,喜的是医生说他们医院做这种心脏手术的成功率很高;忧的是医生说手术越早做越好,否则病人随时可能发病出危险,而手术的费用在五万元左右。那就是说,自己一定要在郭老太家干满两年,才能赚足手术费,只希望女儿能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两年。

看完病,刘颖本来打算马上把女儿送到老家,但甜甜好不容易见到妈妈,哭着不肯回去。刘颖怕女儿过于伤心,心脏承受不了,另外她其实也不想跟女儿马上分开,就心存侥幸:反正老太太瘫在床上不会出房间,只要把甜甜藏到自己屋里,别出动静,老太太应该不会发现的。于是,她就把女儿领到郭老太了家,路上千叮咛万嘱咐,让她进门后就装哑巴,不准发出任何动静。甜甜懂事地答应下来。

实际上,甜甜也做到了不声不响,她住了三天,郭老太根本就没有发觉到家里多了一个人。但第四天的时候,却出了意外。

这天,刘颖在厨房里忙活,甜甜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无聊,就跑到窗户前看外面的光景,楼下有几个小孩子在玩滑板,甜甜非常羡慕,趴在窗台上都看入神了。

说来也巧,正好郭老太从前的一个朋友来看她,因为记不清楼层,在楼下向人打听,对方就伸手向上指,说那就是。朋友一抬头,就看到了甜甜贴在玻璃上的小脑瓜。朋友见到郭老太,随口就问隔壁房间的小姑娘是谁啊?挺可爱的,是你孙女?

一下子就暴露了。

等朋友离开,郭老太把刘颖母女俩喊进自己房间,审视小偷一样看着母女俩。

刘颖情知不妙,连声道歉:“阿姨,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女儿来上海看病,就留下住了几天,您千万别生气。”

郭老太摆摆手:“你什么都不用说了,你这摆明了是欺负我耳聋眼瞎。我最恨别人骗我了,你把工资算一下,马上给我走人。”

刘颖情急之下,争辩道:“阿姨,这不公平,你当初说不许人上门是喜欢清静,可甜甜在这里住了三天,一点都没吵到你呀。”

郭老太怔了一下,怒道:“都住三天了?你还真把我这里当成白吃白住的旅店了是不是?马上给我走!”

刘颖无计可施,想到女儿的病,不由膝下一软,跪了下来,央求道:“阿姨,你就原谅我这一次吧。我真的需要这份工作,我女儿需要钱做手术,她的病不能再拖了啊。”

甜甜见状,哭着抱住妈妈:“妈妈……”她转向郭老太,哀求说,“奶奶,你就原谅我妈妈吧,是我非要跟妈妈一起住的,你要是不喜欢,我马上就走,奶奶……求你了!”

激动之下,她的脸色瞬间突然变青,刘颖见状,知道她心脏承受不了,吓得魂飞魄散,慌忙把女儿揽在怀中,握紧着女儿的手,脸贴着她的脸,柔声安慰道:“甜甜,妈妈没事,你别着急啊,别着急……好了,妈妈不做了,这就和你一起回家。”

慢慢地,甜甜的脸上总算恢复了血色。

刘颖知道躲过了一劫,不敢再多说,起身道:“郭阿姨,您别生气了,我们这就走。不过,走之前,我想告诉你,甜甜没有在这里白吃,她用的这份钱我都记在账上,花的是我个人的钱,不信你可以看账本。”

郭老太闻听一怔,刚才,她也看出了甜甜的异常,知道这孩子的确有病。其实,她对刘颖这两个多月的表现还是挺满意的,知道很难再找到她这样的保姆,只是气愤她骗自己才执意要赶走她。她沉吟了一下,问道:“你女儿什么病?”

“先天性心脏病。”

郭老太惊讶道:“心脏病?那得做手术呀,怎么还不做?”

“钱不够,我来上海打工就是为孩子赚手术费的。”

郭老太又问:“孩子的爸爸呢?”

“我跟他离婚了,他说他不管甜甜,我也不想求他。”

“他怎么能不管呢?”郭老太气愤地说。得知刘颖是一个人拉扯着孩子,触动心事,她的心顿时就软了,叹了一口气,流着泪说,“你呀,跟我一样,也是苦命人啊!当年,我也是一个人拉扯着……不说这些了,你要是愿意继续在这干,那就留下吧。”

刘颖又惊又喜,“阿姨,你不赶我走了?你放心,我会尽快把甜甜送回老家的。”

老太太抹了把眼泪,“那也不必,就让孩子多住几天,你多陪陪她吧,别让她吵着我就行。”

刘颖心中感激,忙吩咐女儿,“甜甜,快谢谢奶奶。”

甜甜跑到床边,在郭老太脸上亲了一下,甜甜地说:“谢谢奶奶。”

郭老太一怔,没想到甜甜会亲自己,神色顿时有些激动,感慨地说:“你叫甜甜是吧?你妈妈一定把奶奶说成是坏人吧?其实,奶奶也喜欢小孩子的,我孙子跟你差不多大,一定也像你一样可爱。可惜,我到现在还一次没见过他呢。”

刘颖知道老太太想起了远在美国的孙儿,心想,其实老太太也是面硬心软,大概是以前常被人骗,这才对外人充满戒心的。

经过了这一节,两人之间的隔阂似乎消失了,彼此亲近了很多。当天晚上,刘颖在老太太房里陪她说话,老太太突然说:“刘颖,其实即便没有这件事,再过几个月我也会找茬把你辞了。”

刘颖一怔:“为什么?”

郭老太神情颇是得意,“省钱呀。我儿子规定那个破政策,年底要给你奖金,第二年还要涨工资,那可不是一笔小钱啊。半道辞了你不就省下了?”

刘颖哭笑不得,“阿姨,你们上海人,可真小……会精打细算啊。”

郭老太知道刘颖是想说自己小气,也呵呵乐了。

接下里的几天,家里的气氛很好,郭老太每天都很高兴,因为甜甜这孩子非常亲近她,性格又文静,不吵不闹,很合她的脾气。不过,刘颖发现老太太有时会看着甜甜发呆,大概是想到自己的孙子了吧。

这天一早,刘颖领着甜甜到老太太房里告别,说要送她回老家了。

老太太一听,怅然若失,“这就走?再住几天不行吗?”

刘颖说:“这几天打搅您就已经很不好意思了。阿姨,我把甜甜送回去就马上回来。”

老太太嗯了一声,有些心不在焉,也不知在想什么。

刘颖领着甜甜向外走,老太太突然问:“甜甜的手术是不是越早做越好?”

刘颖随口说:“是啊,要是不做,随时都可能出意外。”

老太太点点头,仿佛下了决心,说:“你别让甜甜走了,待会儿你去医院联系一下,看能不能马上做手术。”

刘颖愣在那儿,惊讶地看着老太太。

老太太慨然说:“手术费你就别管了,我来出。”

刘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气如斯的郭老太怎么可能舍得出这一大笔钱?

郭老太似乎知道她心中所想,笑道:“阿拉上海人,有些时候是小气,但有些时候,比如现在,会很大气的。”

(责编/邓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