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仇人”到挚友,杜志国、杜淳的明星父子情
2013-12-29张东亮
近年来,出演了《走西口》《宫锁珠帘》《北京青年》等多部热播剧的杜淳,以其英俊的形象和精湛的演技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成为国内当红小生。2013年央视春晚,将邀请这位“80后人气偶像”登台一展歌喉。对此,杜淳的父亲——主演过《雍正王朝》《天下粮仓》等电视剧的老戏骨杜志国深感自豪。要知道,儿子曾经是他眼中的“废人”,能成为今天红遍全国的实力男演员,离不开杜志国的默默付出。这对明星父子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亲情故事?
叛逆少年,曾是父亲眼中的“废人”
今年58岁的杜志国,出生在河北邢台市任县一个回族家庭。从部队文工团退伍后,他进入河北话剧团工作,并与保定市文工团的舞蹈演员杨丽结为夫妻。1981年5月,儿子杜淳呱呱坠地,为这个小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乐。
受母亲的影响,杜淳自幼学习舞蹈,11岁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附中舞蹈系。为了给儿子挣够高昂的学费,杜志国于1992年“北漂”到京城打拼。有几次,杜志国为了捞到一个小角色,在导演家门口一蹲就是几个小时,还经常被人家“客气地请走”。
但最令杜志国痛苦的,不是漂泊异乡默默承受艰辛和委屈,而是随着他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彼此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1994年,杜志国的第一段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办离婚手续时,他与杨丽约定:先对孩子保密,等他长大有了心理承受能力,再跟他解释清楚。
然而不久后的一天,杜淳跟家乡的一个同学发生争执,占了上风,突然,那个同学讥笑他说:“你得意什么啊,听我妈说你父母都离婚了。”小杜淳跑回家问父亲。杜志国见已经瞒不住了,就对儿子说了实话。他把儿子搂进怀里,哽咽着说:“这是我跟你妈妈之间的事,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杜淳挣脱出父亲的怀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伤心地跑了。
父母离异对杜淳伤害很大,当时他才是个13岁的孩子,正是需要引导的年龄。有一天,儿子的班主任找到杜志国说:“杜淳好几天没上学了,怎么回事?”儿子连续逃学多天,他却浑然不知,杜志国觉得自己很失职。晚上,他想跟杜淳好好谈谈。不料他刚给儿子讲了几句道理,小杜淳就显得很烦,还理直气壮地告诉爸爸,他就是不想上学了。杜志国强忍着胸中的怒火,耐心地问:“能告诉爸爸你不想上学的原因吗?”没想到,杜淳大声说:“学了又有什么用!反正你跟我妈都不管我了。”
杜淳本来就不太喜欢跳舞,当初是听从了妈妈的安排才到北京学舞蹈。父母离婚后,处于叛逆期的他彻底无心向学了,他开始频繁逃课,并学着用怪异的打扮彰显自己。
杜志国去学校看望儿子,却吃惊地发现,杜淳的上衣紧瘦,裤子却肥二尺,吊着大耳环,还染了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和几个同学边走边吹口哨!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挣钱,却换来儿子8gS6WE3tNPgwHiNVlWPh7Q==这般颓废堕落,杜志国火冒三丈。可任由他怎么呵斥和苦苦劝导,杜淳就是“冥顽不灵”,而且与父亲越来越疏远。
一天,杜志国叫儿子去剧组吃饭,杜淳依旧是那副自以为美的另类打扮。在饭桌上,沉默不语的他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杜志国的老朋友唐国强、焦晃都忍不住开了口:“老杜,这孩子咋这个样子?一定要严格教育,再不管就废了!”其实杜志国何尝不知?看着这个沉默不语的儿子,他既心疼又心痛。
当晚回到家,杜志国又和儿子进行了一次长谈。也许是厌烦了父亲的唠叨,也许是为了在人前给父亲留点面子,此后再去杜志国的剧组时,杜淳总会先摘掉耳环,可一离开老爸的视线就又迅速戴上去。这一幕正好被唐国强看到,就说给杜志国听。杜志国没有言语,此时儿子在他眼中简直成了吊儿郎当的“废人”,前途一片黯淡。
无奈之际,杜志国找到前妻,把孩子的情况向她说了。杨丽一听也十分着急。于是,两人决定联手给孩子弥补缺失的爱。此后一有时间,杜志国和杨丽就带儿子去旅游。他们还经常一起到学校去看望杜淳,买礼物送给他。几个月后,杜淳心里安宁了许多,把耳环摘了下来,把长发剪掉,衣服也换了,学习成绩扶摇直上。
倔强圆梦,被判“死刑”也要当演员
儿子“改邪归正”后,心情愉悦的杜志国拍起戏来更加认真投入。1995年,杜志国参加拍摄了赵宝刚导演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没想到,这部电视剧不仅捧红了女主角徐静蕾,他和演员傅彪也凭借深厚的表演功底,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1998年,杜志国主演的《雍正王朝》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受到了国内外观众和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人到中年的他也一炮走红,从此片约不断。
看着在荧屏上风光无限的父亲,杜淳也萌生了当影视演员的想法。1998年8月,学了6年舞蹈的杜淳从民族大学附中毕业后,对父亲说:“爸,这些年我发现舞蹈根本不适合我,我想报考电影学院。”儿子的想法出乎杜志国的意料,他本来想直截了当地说“你吃不了这碗饭”,但又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就决定带杜淳给圈内前辈“过过目”。
可在当晚的聚会上,看到演员唐国强、导演胡玫等长辈,杜淳连个招呼都不打,只是低着头坐在那里。杜志国提醒他“你要叫叔叔阿姨”,杜淳望望大家,就是一声不吭。这般内向的性格怎能是当演员的料?唐国强打量杜淳一番,直言不讳地说:“算了,老杜,这孩子实在不适合这一行!”胡玫说得更没有余地:“老杜,你要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吗?还是别让他吃这种苦了。”
杜志国本来就不看好儿子学表演,现在大家都对杜淳判了“死刑”,他也想劝儿子死了这条心。可不论父亲怎么劝,杜淳就是铁了心要演戏。
当把决心付诸行动后,杜淳弃舞从演的道路充满波折。1998年,他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最终他因为表演经验不足而落榜。惨败而归的杜淳非常郁闷,见到父亲的那一刻,他的目光本能地躲闪着。杜淳以为父亲会“幸灾乐祸”地说教自己一番,没想到,杜志国却把儿子叫上车,说要带他去一个地方。
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了几个小时后,杜志国带着儿子来到了野外的片场。此时,正值炎热的夏季,气温高达30多度,可在场的演员却穿着笔挺的西服在拍戏,一场戏下来,大汗淋漓不说,旁边的导演却喊了句“重来”,演员拿毛巾简单地擦了擦汗,又赶紧走到了摄像机前……回家的路上,杜志国语重心长地说:“儿子,你今天看到了,做演员是很辛苦的。你可以放弃也可以坚持,如果你还想做演员,并愿意为此付出,爸支持你,但你必须给我学出个样子来!”
父亲的话打动了杜淳。几天后他剃光了头发,亮出背水一战的姿态,还在日记本上写下了“立志成功”几个大字勉励自己。自从下了这个决心后,杜淳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安下心来一门心思准备功课。他在表演上下的工夫最大,从形体动作到人物内心的挖掘,一点一点地潜心学习,买来大量的影碟,认真揣摩,仔细观看名家的表演,关起门来边看边模仿,经常一看就是一天。凭着这股不气馁的劲头,1999年,18岁的杜淳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进入北影后,杜淳一门心思用在学习上,就连周末都很少出去玩,一直默默积累着自己的知识财富。为了改变内向的性格,他甚至在大街上编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豁出脸面”去和陌生人搭讪,并踊跃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表演活动。
2003年从北影毕业后,杜淳本以为凭借自己不俗的长相,专业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成为比父亲还要出名的演员。结果却是,他每天到处跑剧组送简历,不断地跟导演见面,但人家顶多让他做个根本不露脸的群众演员,或者是干杂活的剧务。
考虑到自己缺乏“实战”经验,不受导演青睐也很正常,杜淳就从在剧组“跑龙套”做起,今天演个路人甲,明天演个士兵乙。偶尔有个露脸的镜头,他就激动不已,总想把自己的戏份演精彩,可越是这样就越紧张,反复尝试几次都不成功,弄得导演很不耐烦。
此时,杜志国心里也很焦急,他何尝不想把一些表演经验传给儿子,但身为老戏骨的他心里清楚,演戏不是靠手把手教就能学会的,而是要靠自己去领悟、去理解、去琢磨。
走红荧屏,如灯父爱照亮坎坷星途
此后的一段时间,作为影视圈新人的杜淳一次次到剧组试镜,又一次次失败。接连碰壁使杜淳看清成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就连把这条路走下去,都是件很艰难的事。父亲这些年是怎么走过来的,杜淳开始体会到那种心酸。
见儿子涉足演员行当后一直“青黄不接”,父亲十分着急。无奈之际,杜志国找上了老朋友胡玫,当时她正准备拍摄历史大剧《汉武大帝》。但胡导对杜淳的印象并不好,刚开始只准备给他安排一个很小的角色。杜志国告诉儿子:“我只能领你进门,怎么走完全看你自己!”
试镜过程中,杜淳想起胡玫对父亲说过的话:“你就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吧!”他要演给胡导看看,向她证明自己。结果,杜淳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表演惊住了胡玫,她当场改变主意,决定把青年汉武帝的角色给这个刚出校门的小伙子。
杜淳在《汉武大帝》中虽然只有6集的戏份,但是他将汉武帝刘彻年轻时的霸气和童真,把握得恰到好处,该剧于2004年播出后获得了广泛好评。一鸣惊人的杜淳也由此迅速走红,接拍了多部大戏。
2007年,杜淳凭《51号兵站》荣获“南方盛典最佳男主角”。站在领奖台上,他真诚地说:“我要感谢我的父亲杜志国先生,是他把我领到这条路上。”从电视上看到这一幕时,硬汉杜志国忍不住当场泪落。这么多年,他等的就是今天,等的就是儿子成功的时刻。
此后几年间,杜淳又主演了《大清御史》《大汉天子II 》《古今大战秦俑情》《走西口》等影视剧。无论出演的角色大小,他都用心去演绎。
有趣的是,杜淳最怕与父亲演对手戏,因为在戏中会“乱了关系和辈份”。比如父子俩一起出演《大河颂》,杜淳在戏里饰演皇帝,杜志国扮演臣子,于是,每一次上朝父亲都要给儿子下跪,还得三呼“万岁”。戏中,身为大臣的杜志国有几次犯了错,跪的时间特别长。高高在上端坐于龙椅上的杜淳,望着跪在下面的老父亲,心里很不是滋味。“哪有父亲给儿子下跪的?跟父亲配戏,我的目光怎么也‘皇上’不起来。”
见他不在状态,一向严肃的父亲就跟剧组成员开玩笑说:“没事儿,拍完这部戏回家,我就让他给我下跪,这叫‘正本清源’。”在众人的笑声中,杜淳紧张的神经终于松驰下来,抛开杂念认真演起了皇帝。
而在《大旗英雄传》里,父子俩扮演不共戴天的仇人,对手戏很多,一上场就打得天翻地覆。这让杜淳更不适应,天下哪有儿子跟老子撕破脸大打出手的?一听导演说“开始”,他就慌了,怎么也进入不了角色。杜志国见状,为了激怒儿子,上来就对他连劈了几掌,逼着他抛掉心理障碍,与自己对打……
在杜志国眼中,儿子虽然也叛逆过,但孝顺、善良。“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躺在床上很难受。杜淳就坐到我的床边看着我,不时地叫爸爸,给我喂水喝。那时,他才6岁。”
还有一次,杜志国在拍警匪片《夜奔》时,从山坡上摔了下来,当场昏迷。苏醒后他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当时,杜淳也正在外地拍戏。怕他分心,杜志国让剧组对儿子“封锁”消息。哪知,见父亲的电话是同事接的,敏感的杜淳感觉不对劲,当晚就赶到了父亲的剧组。得知真相后,他坐在父亲的病床前,一脸泪水。杜志国就笑他:“一个大男人,哭什么哭!”杜淳却越发哭得厉害了。
2011年冬,杜淳拍摄《北京青年》时,正值天寒地冻。那阵子,杜志国正在南方拍片,天天惦记着儿子,给他发信息说:“天冷了孩子,一定要注意保暖。爸爸想和你喝酒了。”看到父亲的短信,正冻得牙齿打颤的杜淳,忽然觉得心底涌起阵阵暖流。这一刻,他和父亲更像是挚友和哥们儿。
作为一名“星二代”,他心里有着不小的压力。“戏演不好,我会觉得对不起父亲和自己的演员职业;把戏演好出名了,有人又会说我是沾了明星爸爸的光。所以我只能加倍地努力,向观众证明自己。”
令杜志国感到欣慰的是,通过近十年的努力拼搏,杜淳最终用几十部演技精湛的作品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一跃成为当红小生的他不仅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还在专业领域获奖无数!
基于这位“80后人气偶像”不容小觑的影响力,2012年12月上旬,央视蛇年春晚导演组致电杜淳,邀请他在2013央视春晚为全国人民演唱一首歌曲,杜淳欣然应允。得知此事,杜志国开心极了,当即把这一消息通知前妻和所有老朋友,末了对杜淳说:“好样的儿子,你是爸爸的骄傲!”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
微博网址: http://weibo.com/bch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