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之母”杨媛草:用智慧成就“中国好生意”
2013-12-29王丽
她是个穷留学生,却放弃在英国“中央新闻办”年薪5万英镑的体面工作,自己创业。2012年国内最火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让制作公司“灿星”和众导师声名远扬,浙江卫视更是借此狂赚数亿,而这一切的定夺权皆掌握在她手中。目前有5个排名中国收视率前十的节目都是她引进的。作为购买国外优秀综艺节目创意,并将之引进到国内的IPCN国际传媒公司创始人兼CEO,杨媛草这位传奇80后美女,备受瞩目。
扔掉年薪5万英镑的工作创业
杨媛草出生在重庆渝中区十八梯,读书时就热衷于节目主持。读高三那年,外婆与父亲相继去世。命运一下子就催熟了这个女孩。“爸爸离去时我18岁。他开的塑料厂里,仓库的塑料按摩垫堆积如山, 如果不处理,3个月后这些货物将一钱不值。我带着儿时的好伙伴,在3个月里卖出了5万个存货。”
此后,她拒绝大学保送。每天早上去滨江公园学外语,拿到了600多分的托福成绩,成功取得英国新闻学名校卡迪夫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了更好地驾驭媒体工作,在伦敦留学时,她兼读了社会学学位,哲学成了必修课。这让杨媛草十分抓狂。她用录音机录下来,厚着脸皮请教授重复。“我其实从不在意自己到底吃了多少苦,就像一个行者不会在意他身上有多少伤疤,却永远记得看过的每一道风景。”杨媛草说。
2002年,卡迪夫大学来了很多家境富裕的亚洲留学生,他们开跑车,穿名牌,泡酒吧,这些行为引起了杨媛草的注意,让她萌生做一期《国际学生》节目的念头。当这期有些“负面”的专题讨论节目完成后,杨媛草被校长请进了办公室。校长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把你下学期的学费免了,你不要把这么火爆的节目播出来好吗?”
她没有理睬。《国际学生》播出后反响很大,杨媛草凭它获得了2002年BBC“新闻新人奖”。 第二年,她拿到了大众传媒和社会学学士学位,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校“最佳学生奖”,教授开玩笑说“应该改为生存奖”。班上3名亚洲学生,日本学生留级,韩国学生退学,只剩下中国重庆的杨媛草。
毕业后杨媛草很快得到一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伦敦皇家警察署委托设计招兵广告,内容是9·11事件之后,英国为了平衡种族关系,宣传多文化交融,希望招募不同种族的新兵。杨媛草非常漂亮地完成这个项目后,收到了来自英国中央新闻办的录取通知,捧上了年薪5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60万元)的金饭碗,主要负责在少数族裔中进行政府公益性宣传等工作。
出乎很多朋友意料的是,2005年,杨媛草却主动辞去了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创办了英国野草影视制片有限责任公司。25岁的她心中有个梦想:让中国传媒走向世界!她雄心勃勃要做原创电视节目。野草第一个项目就是专题片《挑战异文化》,她在当年的上海电视节上摆了一个展台,面对迪士尼、BBC之类的竞争对手,该片大受欢迎,竟当场与18家地面电视台签下合约。
2006年,野草又原创了两档真人秀节目。在此期间,杨媛草蹲在北京好几个月,住在秀水对面100多块钱一晚、连窗户都没有的小旅馆,吃4块钱一顿的饺子,每天不知疲倦地带着样片去不远处的中国大饭店跟各色人等开会。终于,两档节目都跟国内电视台签署了意向性合同,其中一档甚至还拿到摩托罗拉100万美元赞助。
但是,节目落地前最后一刻,还是没能拿到批文。那是她跌得最重的一次。2007年元旦后的一天,电视圈内的一位前辈邀请辛苦奔波的她去做按摩。谈笑间,前辈的手机响了。挂断电话,前辈没说话,她也沉默了。就在那一刻,她知道这两档节目被判了死刑。以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转过头,杨媛草默默流泪。
结束了野草公司,她将自己放逐到遥远的加勒比海。阳光、海水、沙滩……数月之后,她想明白一件事,人生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远方的目标不会变,但有时候不能从A直接到B,我就先到Z。我可以先引进版权,学习经验,积聚人气,再重新走回原创之路。”
将西方优秀创意引进中国
杨媛草发现,在英国,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模式,从创意到生产再到后续产业链,有一整套运作逻辑。
2006年底,在一次战略投资会议上的发言,改变了她的人生。当时,在座的都是电视圈有名的大人物。杨媛草说到了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不能March(进军),需要Navigate(导航)。她甚至还引述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名言。
杨媛草的演讲最终打动了现场的一位先生,此人正是英国著名综合电视台ITV的前任首席执行官Mick Desmond。当时,两人都看到了版权模式引进和经营在中国的巨大商机,Mick随后成了杨媛草的重要合作伙伴。经过一段筹备期,IPCN于2007年10月成立。这是一家版权代理公司,大多数时候都是把国外成功的娱乐节目版权引进到中国。
不过,同行们并不看好这门生意在中国的前景,荷兰一家发行公司的副总裁对杨媛草说:“中国政策变幻莫测,我们不敢下手。如果你们想在那里做业务,那么祝你们好运。”
更大的麻烦在于,节目模式版权的概念在当时山寨成风的中国电视圈极其微弱。曾在英国电视行业工作十余年的Matt Elmes回忆:“在中国卖模式版权一度非常困难。我曾经遇到的情况是,他们说‘不,谢谢’,然后下个月,一个相似的节目却在中国电视上播出了。”值得庆幸的是,杨媛草遇到了湖南卫视。
湖南卫视对《以一敌百》版权模式的引进,像是在一片荒凉的无人区中插了面旗,开启了购买国外节目模式的先河。但当时这种模式并未引起更多电视人的重视,直到2010年《中国达人秀》的出现。
从英国SYCO公司引进《达人秀》时,最初杨媛草接连碰钉子,北京、湖南、广东等多家卫视都明确表示拒绝。东方卫视一开始也表示没有兴趣,但告诉杨媛草:假如可以找到大赞助商,就可以合作。在杨媛草的努力下,最终,宝洁同意为《达人秀》提供千万级别的赞助,东方卫视随即同意让《达人秀》落地中国。
在杨媛草眼里,《达人秀》像自己的孩子。除了节目模式引进和冠名赞助谈判外,与演出明星的经纪公司联系、合同谈判、签证申请、机票预订、乐器运输等都是杨媛草要操心的事情。
这一年,该节目的直接收益高达4亿元。杨媛草无疑在业界创造了一个奇迹!
打造“中国第一模式旗舰店”
过去,老外曾问杨媛草中国市场为什么这么难打开,她回答说:“因为你不穿高跟鞋,找不到着力点。”这是属于杨媛草的英式幽默。
她可以优雅地端坐在伦敦天空下和英国贵族欣赏马球,也能畅快淋漓地在路边摊来上一顿火锅。从节目版权方、版权营销合作方、电视台到赞助商、赞助商聘请的媒介购买公司,她可以每天脚踏高跟鞋、穿着紧身小洋装去战斗,从不喊累;亦能够在她价值不菲的手提包里塞进一双平底鞋,随时准备着为在交通拥堵的城市换下高跟鞋,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上地铁赶下一场会议。去外地出差的时候,一上出租车,她就会立刻和司机搭话,询问他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讨厌看什么。
《中国达人秀》的成功,让国内各大电视台愈发注意到优秀版权模式的作用。更多的电视台开始将目光对准海外电视节目版权的引进。2011年3月,《欢乐合唱团》在东南卫视播出;4月,《TOP GEAR最高档》在湖南卫视开播;5月,《中国梦想秀》在浙江卫视开播,《年代秀》在深圳卫视开播;7月,《激情唱响》在辽宁电视台开播……
当然,红透半边天的还是《中国好声音》,杨媛草亲眼见证了它从筹备到火爆的整个过程。“它的版权属于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 2010年首播就吸引了该国18%的人口观看。”看到不错的市场前景,杨媛草决定将节目的版权引进中国。
国内并不缺乏歌唱节目。《中国好声音》能突出重围,杨媛草知道其实“盲听盲选”并非成功的关键,那几把可转动的椅子也非重点。“光抄概念、抄椅子是抄不到点上的。”那重点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翻译了‘节目模式宝典’——其中事无巨细地记录了节目宗旨、操作流程以及舞美灯光等所有细节,并参与了整个制作过程,才有此后的一炮而红。”
在《中国好声音》每一场比赛中,总有几个学员,无论是背景介绍VCR,还是登台前采访,甚至他在台上唱歌,观众都看不清他的样子,镜头总是局部特写。这些人在宝典里有个术语叫“盲眼选手”,这种表现手法也是故意为之,可以吊起观众的胃口,或者造成落差。
听起来每个环节都躲不过宝典预先的设计,“但选手来了要说什么样的话,这个设计是没有的。”这些秘密,主持人不会告诉你,那英、刘欢不会告诉你,只有模式授权方杨媛草心里清楚。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成功落幕后,杨媛草又马不停蹄地开展新的业务。在杨媛草看来,尽管眼下自己的代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但海外版权再好也不是救命稻草,代理或者发行始终是推销别人的东西,先引进、学习国外电视节目制作版权,再重新走回原创之路,正是杨媛草成立IPCN时的最初构想。
《中国好声音》的走红,将中国海外节目版权行业推向了一个高潮,杨媛草更坚定了将IPCN打造成“中国第一模式旗舰店”的信心。
“国际化的题材可以用中国的方式来打造,中国的题材也可以采用国际化方式来表达。”这就是杨媛草最初的梦想——把中国原创的节目模式版权,像《The Voice》一样,卖到国外去!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
微博网址: http://weibo.com/bch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