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者莫不与社稷相通
2013-12-29曹永刚
近年来,关于公务员的负面新闻频频见诸各类媒体,公务员似乎已成为“负能量”的代名词。其实,我们在正视现实的同时,也不应刻意忽略那些传递正能量的楷模。45岁的那洪宇,生前任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多年来他始终冲在工作第一线,最终倒在了他热爱的岗位上。此文是已定居加拿大的那洪宇生前知交挚友倾肺腑之言所成,点点滴滴于平实之中尽显友情之纯真,人性之美好。
生命对于某些人来说,一直都是美丽的,因为这些人的一生,都是在为某个梦想而奋斗着。那洪宇只是公务员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但他所释放出的正能量却能够予人温暖,照亮心灵。当人们一次次受到不道德行为的伤害侵扰时,一次次因为人心的冷漠自私而陷入迷茫时,这种正能量总能传递出向上、向善的信心和希望,值得我们去颂扬。
1989年10月中旬,北京清华园。彼时,辽宁省组织一批财经、金融领域的骨干去清华大学参加技术改造培训。我那时正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读大四,听说家乡来人,于是很快和他们取得了联络。来自沈阳市财政局的那洪宇在一行人中年龄最小,只比我大半岁。由此我们相识了,并成为一生的挚友。
那年10月29日是洪宇22岁生日,我们一起在清华大学南门外的小饭馆里度过,微醺的我们一起高歌“一无所有”和“友谊地久天长”。而今正值洪宇的46岁生日之际,我远涉重洋回来赴这友情之约,可兄弟你在哪里?
24年如白驹过隙。这期间,我和洪宇差不多每年都能见上两三面,每次相聚,无论时间长短,都很开心。我急躁,洪宇宽厚,他的宽容使得这份友情愈加牢不可破。
15年前,我在大连,洪宇在沈阳。他单位在大连有个项目,因此我们经常得以见面交流。当时,洪宇接管的项目是在旅顺口区一个比较偏僻荒凉的地方,我时常劝他晚上就在大连市内过夜,别那么辛苦地赶回去,甚至有几次我已经替他预订好了房间,可他却执意赶回工地。他说,自己回去住上一两晚,单位值班的人就可以串休几天。他就是这样,事事总是先替他人着想。为了盘活旅顺口那个项目,他每次过来都要协调很多事情。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你只是个芝麻大小的官儿,怎么比领导还操心呢?”洪宇只是憨厚地笑笑,依旧风雨无阻,干劲儿冲天。最终,那个并不被看好的项目不但被他盘活,而且还产生了效益。我打心眼儿里佩服洪宇的能力,但更佩服他的韧劲儿和精神!
大概是在2005年,我离开大连去沈阳创业,但事情进展得并不理想,洪宇常常鼓励我并尽心尽力地帮我分析市场形势。不久,沈阳世园会建设指挥部
成立,洪宇被抽调到那里工作,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我想跟他见个面都不容易。为此,洪宇也觉得不好意思,总想要请我吃饭。而我知道,他虽然主管财务工作,但一向两袖清风,从不占公家一点儿便宜,所以每次吃饭我总是抢着结账,洪宇觉得过意不去,常常念叨着找机会一定请我吃顿大餐。其实我心里很想对他说:兄弟!吃什么饭不重要,关键是看和谁吃。我们吃的不是饭而是友情!2010年6月,洪宇忙完沈阳世园会的建设项目没多久,又被调任浑南新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分管财务审计工作,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本就是一个“不待扬鞭自奋蹄”的人,那段时间除了工作,他忘记了家人、朋友,甚至忘了他自己。我因创业项目不见起色,于是就逐渐从沈阳市场退了出来。再后来,我为梦想而远赴加拿大,与洪宇见面的机会更少了,只能偶尔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互致问候。
我和洪宇最后一次会面是在今年的3月16日,那天是星期六。我刚回国不久到沈阳办事,因他公务缠身,只好在中午我离开沈阳前匆匆地见了个面。一晃我们俩快有一年没见了,他消瘦了许多,压力和疲惫全写在脸上。我早听说前年和去年他都因患胰腺炎而几次住院。本来只要手术就能治愈,但他担心手术伤元气,耽误工作,自己非要采取保守治疗。今年3月份,他的病情复发,但当时他心里想的嘴上念的都是沈阳全运会建设项目,因此再次拒绝了医生让他住院手术的建议。他如此拼命工作,怎能不令人担忧。我劝他,少操劳多休息,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他笑着说,就快忙完了,等到10月份全运会开完了,就可以好好歇歇了。看他一脸执著的样子,我欲言又止。洪宇把我送到机场后,还十分抱歉地对我说,要不是下午还有个重要的会议,一定陪我多坐会儿,并说等下次我回国时一定要和我聚个够、聊个透。如今我回来了,但兄弟你在哪里?
今年3月25日,我收到洪宇的短信,那也是他发给我的最后一条短信:“晨思人生: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然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们曾如此计较付出后获得多少回报,到最后才懂得,一切得到的终将失去,只能空留一抹浮名。珍惜每一天,让我们共勉!”
写得多好啊!让我想起一句古人言:“天下修心者,莫不与社稷相通”。在我的记忆中,洪宇从不计较功名,也不计较得失,他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像一头老黄牛,更像是一只蜡烛。他劝我珍惜每一天,可他自己却不顾惜身体,整日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地操劳奔波。
永远忘不了那个令人心痛的日子——
5月10日,我在温哥华接到国内好友衍良打来的电话:“永刚,洪宇走了,我们最好的兄弟,他走了……”电话那端,衍良哽咽难言。“小那走了,他是累死了!永刚,请永远记住5月10日12点45分……”耳边是一个男人呜呜的哭泣声,而我呆坐这端,任泪水奔涌而出。
从朋友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了解到,5月4日上午,洪宇感觉身体不适,但因第二天要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的重要会议,他没去医院而是咬牙坚持。没想到会上疾病暴发,他被紧急送往医院,虽经医生全力抢救,但他却再也没有醒来。
也许是上天怜惜他,想让他休息休息吧——心痛至极时,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仔细想想,我与洪宇交往二十多年,竟没有一丝一毫所谓业务和利益上的往来。这些年,我除了知道洪宇曾在沈阳市财政局工作过,其他的并不知晓。洪宇走后,我上网浏览关于他的报道,才知道他不仅在沈阳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沈阳市基础产业集团工作过,而且身居要职、手握实权,并兼任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但我从没动过利用他的职权营私牟利的念头。我们之间是真正的“君子之交淡如水”!而这水,比烈酒还醇厚,比蜜糖还甘美!洪宇,感谢你,感谢你给了我24年最纯粹、最美好的友情。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挚友英年早逝,令我悲恸不已。洪宇去世时,我远在加拿大,无法送他最后一程;2013年10月29日,恰逢他的46岁生日,我如约来到他的灵前,再叙叙我们这24年的情谊。一杯老酒,化作满天相思雨;两行清泪,纵是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