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7——α7R美国试拍
2013-12-29张千里
无论是美能达还是索尼,7是个神圣的数字,它总是划时代的代表。这次索尼带来的是索尼的第一批全画幅微单相机,一共两款机型:高像素的α7R和调焦更快的α7。这是两款能让摄影师工作更轻松的相机,并且操作性能与成像素质与单反系统相比不仅不弱,某些方面还有胜算。
α7R采用的是一块全新设计的去除低通滤镜的3640万像素的全画幅CMOS,它与尼康D800E上的CMOS并不一样。光聚合技术和光电二极管扩展技术使传感器的边缘像素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光线,让影像边缘的像素能够更充分地进行感光。另外,无隙的芯片镜片设计也让单位像素的感光面积增大,以避免像素高密度排列时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新的BIONZ X处理器也非常强大,保证了高精度的成像质量与细腻的影像。面对3640万像素的巨大数据,相机的读写回放速度并没有慢的感觉。
当我不需要使用单反系统时,只用一个单肩摄影包就可以装下α7R+FE35mm f/2.8镜头、16-35ZA镜头+LA-EA4转接环、50ZA或50mm f/2 ZM镜头,再加备用电池、存储卡等物品,没有任何负担。
我认为以后的出行是否可以考虑1台α7R负责高像素与细节描写,一台带手柄的α7负责动态拍摄,再加FE24-70mm f/4ZA、FE35mm f/2.8ZA、FE55mm f/1.8ZA和FE70-200mm f/4G这4支镜头就可以应付大部分场景拍摄了。如果能尽快出一支我最喜欢的16-35mm这个焦段的蔡司镜头,或者15mm之类的定焦蔡司镜头会更加符合我的拍摄习惯。
索尼α7R机身设计并不算新颖,能明显看到RX1与NEX-7的影子,又有点奥林巴斯OMD系列Nl7y2EH+soBhArTg0jAG05ztzyGcJT7IOEut7R7L6m0=的风格,取景器部分让我想起了美能达XD7。这个造型不能算很漂亮,有点仓促上阵的感觉。但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它的操作手感却比想象中要好很多,用着很顺手,有多年老友的熟悉感。机身握持手柄的尺寸和NEX系列很接近,横拍舒服,但竖拍手柄略单薄,如果可以稍稍再大一些可能会更舒服。前后双拨轮的外观并不讨巧,奇怪的是用下来并没有感觉硌手或别扭,相反手搓在拨轮边缘上的感觉定位扎实,参数响应速度也很快,甚至好过索尼α99的拨轮使用感受。
索尼α7R在机顶有与RX1一样的曝光补偿拨轮,这对于我来说非常实用,经典的非电子按键与拨轮设计反而一目了然简单易用。不过,快门按钮无螺孔,不能安装机械快门线,也不能安装各种亮骚的快门按钮,只可通过MULTI接口使用电子快门线RM-VPR1。在使用无线遥控拍摄时,驱动菜单里没有遥控选项,但在菜单里可以找到单独的遥控项,可以用RMT-DSLR2进行遥控。也可以通过APP进行Wi-Fi遥控拍摄。
一台给职业摄影师使用的相机,一定要经得起磨练,索尼α7R机身采用高强度镁合金材质,同时具有防尘防滴功能,这让我在户外拍摄时非常放心。当我在美国盐湖拍摄完毕,才发现机身与镜筒上布满了盐的晶体。当我回到酒店放心地用清水打湿的毛巾多次擦拭,再用蔡司镜头水直接擦机身,清洁起来就不用那么小心翼翼了。
α7R的3640万像素也确实是非常诱人的优势,而且从一段时间的使用来看,α7R在拍摄时也没有让人有明显慢的感觉,没有影响使用或拖沓的感觉,当然如果快门更干脆一点会更好。如果想使用更多镜头的话,索尼为使用者提供了LE-EA4转接环,在调焦速度与精度上都令人满意,调焦速度绝对不输给单电α99相机。多达3处可自定义的按钮,FN键也可自定义显示的功能及排列顺序。摄影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相机自定义为最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