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践的体育教师主题研修式培训的构建与实施

2013-12-29韩兵

体育教学 2013年1期

近年来,教师培训工作日益得到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重视和大力支持。2011年3月-12月,笔者作为学科负责人,承担了面向北京市小学体育学科市级骨干教师的专项培训。针对骨干教师的特点和需求,项目组确立主题研修式培训模式,构建和实施了“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与教学”研修工作室。结合此次骨干教师培训的实施,本文重点解析主题研修式培训模式的特点与优势,以及构建与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今后类似教师培训的组织实施探索新的途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培训的实施背景和构建思路

所谓主题研修式培训,是培训组织者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确定学科教学实践中的某一关键或者难点问题为培训主题,并围绕这一主体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进行系统设计,进而通过培训者与被培训者构成的研修共同体,从理论到实践对所选主题进行学习与研究,在完成解决问题、形成对策的过程中,达成促进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积累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目标。

在市级骨干培训中采用主题研修式的培训模式,其利有三:首先,作为培训者如果能够根据市骨干培训“三年一轮”的特点设计一系列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主题,既可以有效避免其中很多学员多次参加骨干培训内容的重复性问题,还有助于搭建一条理论通向实践的专题链。其次,骨干教师群体本身是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宝矿”,通过主题研修式培训组织的系列研修活动,有助于挖掘教师自身所积淀的教学经验,形成一批高质量且有推广借鉴价值的成果,对于首都小学体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一套宝贵的教育b4c7zDoB1rcSA+FIG+fM8g==教学资源,提升培训的实效。第三,主题研修式培训的研究性特点有助于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由“教学型”教师向“教学—研究型”教师的转化,在培训主题领域进一步强化原有的专业优势,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或亮点,向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更高层次的专业领域发展。

二、培训的构成要素和实践构建

通过深入的访谈和调研,项目组对北京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进行了分析,设计、构建和实施了“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与教学”研修工作室。结合培训的实施过程,笔者对主题研修式培训构建和实施的关键要素和环节进行了梳理。

1.明确培训主题

在主题研修式培训中,培训主题的确定是关键,是吸引教师积极参与培训的前提保障,也是培训者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培训主题不应来自培训者的主观臆断,而须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在此次小学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中,项目组选择“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与教学”作为本次培训的主题,是在深入调研、多方研讨的基础上进行的选择。首先,游戏作为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形式,其内容丰富多样,形式活泼,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游戏教学展开主题研修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针对性,可以有效提升和发展教师开展游戏教学的能力,发展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开发多样化的教育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专家指导下的骨干教师群体的互动交流和共同研修,开发和创编一批适宜小学生参加的体育游戏,在为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2.设计培训课程

任何形式的培训都必须以课程为载体来开展。围绕“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与教学”的主题,项目组设计了“研究的理论储备模块”“专题研究与实践模块”“成果形成及交流模块”等三大模块。依据不同模块的任务,设计了讲座型课程、活动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既有集体学习,又有分组研修(表1)。

3.组建研修团队

主题研修式培训强调研修团队的共同研修,对人员组成有较高要求,根据在培训中担任的角色分工,可大致分为参与者、专业者和促成者三种,分别对应参训教师、授课师资、管理团队三类人群。他们之间的和谐共处、协同配合,是培训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

在构建“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与教学”研修工作室时,项目组利用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点名招生的特点,在征求学员意见的前提下,选择了20位对体育游戏教学感兴趣,且分别在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及新兴体育等项目中具有一定专业优势的学员作为培训对象。结果证明,这为高质量研修团队的组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组建“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与教学”研修工作室的师资团队时,我们利用首都特有的教育资源优势,选择和整合了一支包括学校体育领域的学者、教授,北京教育学院、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师,体育教研员及在一线体育教学中成绩卓著的教师(主要是特级教师)等师资团队,以胜任培训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课程的需要为选择标准,力争做到专业突出、结构合理。

4.创新培训方式

主题研修式培训比较灵活多样,可以针对培训主题背景下不同培训内容或活动采用相应的实施方法,有专题讲座、读书学习、专题讨论、实践操作、观摩交流、网上指导等。在“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与教学”研修工作室中,主要采用了高度引领的专家精讲、协同合作的分组研修、导师指导的个体实践和结合主题的一线观摩等四种方式。

5.管理保障

主题研修式培训在学习形式和内容方面给予被培训者较大的选择空间,但并不意味着就此可以放松对于培训的整体管理。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不断强调培训管理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引起学员的重视和关注。同时在培训安排上,将个体研修、分组研修和集体研修科学组合,定期组织工作室范围的研修阶段汇报和成果交流,做好“收放结合”。除了上述显性管理手段以外,项目管理者还应该特别注重发挥隐性管理的作用,创设人文化和和谐的培训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被培训者。

6.预设成果

培训成果可以发挥任务驱动的作用,对于骨干教师参加整个培训过程的目标将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与教学”研修工作室构建之初,项目组即明确了学员通过研修要完成的成果,要求学员在指导教师帮助下通过独立研修、小组合作以及指导他人的形式完成三项作业(表2)。

三、培训的经验梳理和规律提炼

近一年“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与教学”研修工作室的构建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和反响,受到了被培训者的普遍认同,并把影响辐射到骨干教师所在学校、区县。笔者将其中比较重要的经验梳理如下:

1.基于体育教学实践,构建实施骨干培训

主题研修式培训的突出特点是以实践为导向,从培训的构建乃至整个实施过程,都必须密切结合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的教学实践。“基于实践”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培训的出发点基于教学实践。在选择培训主题和设计培训课程时,能够从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日常体育教学的需要出发。项目组在确定“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与教学”的培训主题和设计相关课程时,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既有问卷调查和访谈,也有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以此为途径发现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挖掘骨干教师的“真需要”。

二是培训的切入点基于教学实践。在培训的组织形式上紧密联系一线教学,“既通过理论学习与理性思考提升对实践的认识水平,同时又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加深对理论或概念的理解。无论是专题讲座、研修活动,还是深入课堂的教学研讨,都准备了来自一线的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力争在真实的情境下开展培训活动。

三是培训的归宿点基于教学实践。学员通过对“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与教学”的主题学习、研究与实践,鼓励学员将研修过程中的收获在课堂上加以实施和探究,最终实现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2.突出骨干教师主体,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主题研修式培训不同于传统的以被培训者接受学习为主的培训方式,在主题确定、课程设计、组织实施等整个培训过程中,必须明确和突出被培训者的主体地位,自始至终鼓励学员的参与,注重挖掘骨干教师固有的经验积累。

首先,关注骨干教师的学习动机。培训对象的动机决定其参与培训的态度,并影响其愿意在工作中应用培训所学的内驱力。由于在设计主题和选择对象时做的精心准备,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对参与此次培训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为培训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与此同时,个别学员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情绪引起了项目管理团队的重视,并对此进行了正确引导。

其次,鼓励骨干教师的体验参与。主题研修式培训强调从教学实践中挖掘问题,由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组成的研修团队来共同解决,形成在培训者引导下的学员探讨“我是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才最好”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方式。注重激发体育教师的参与热情,鼓励其主动参与,直接决定研修活动的质量和成效。

第三,挖掘骨干教师的既有经验。市级骨干教师是本学科教育教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具有丰富资源的“资源库”,因此,在培训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安排学员叙述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活动片段等活动,挖掘和激活教师在游戏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智慧,使学员零碎的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经验,形成群体的教育资源。

3.注重培训成果迁移,推动体育学科发展

主题研修式培训特别关注培训成果迁移——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培训中学到的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运用程度,以及由此引起的学生学习结果的变化程度。为此,在“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与教学”研修工作室实施过程中,项目组重视优秀培训成果的迁移和运用,重视体育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带动,重视优质教育资源的形成和积淀。

为了更好地帮助骨干教师实现培训成果的迁移,项目组努力帮助学员实现三个转化:一是知识转化,即通过专家指导和自主学习,促进骨干教师对游戏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系统之中。二是心智转化,既包括专业视野的拓展,也包括教育理念的更新,应该说,心智转化难度最大,重点着眼于对骨干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创新能力加以培养。三是能力转化,即包括将培训学到的游戏创编和教学技能迁移到自身的教学实中。为了帮助学员回到教学岗位后更好地运用所学,项目组利用培训中搭建的联络方式,为其提供持续的跟踪支持,针对体育游戏教学创编和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具体的、及时的指导。

此外,为了实现培训成效的最大化,在帮助骨干教师个体成长的同时,利用其学科影响力,在培训中设计了“市区骨干教师共建有效课堂”的活动,安排市级骨干教师和区县年轻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共同探讨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年轻教师成长,为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献力。

总之,“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与教学”研修工作室的培训实践证明,基于实践的体育骨干教师主题研修式培训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突出的优势。其培训目标着眼于“点”的突破,对体育骨干教师某一方面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有别于以往很多教师培训项目力求面面俱到实而蜻蜓点水的最大区别,必将成为今后教师培训的重要模式,必将引导更多的体育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钟祖荣.现代教师学导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8.

[2]汤丰林.中小学校长主题式培训的设计路径与实施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3):29-32.

[3]何彩霞.走向教学实践的教师培训——北京市“绿色耕耘”行动京郊化学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化学教育,2007,28(12):39-41.

[4]杨光伟.基于教学主题的工作坊研习模式在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中的应用[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8-12,68.

[5]魏真.基于教师发展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探讨[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7):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