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出口发展对策
2013-12-26赵松岭
赵松岭
[提要] 本文首先介绍河北省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现状及品牌发展现状,提出河北省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从而扩大农产品出口,提升河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河北省;农产品;出口品牌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8日
一、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出口现状
(一)农产品出口比重低。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02年河北省农产品出口额为0.52936亿美元,到2012年达到149.3698亿美元,十年间增长率达到281.17%。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河北省农产品出口额下降至100.0521亿美元,到2011年达到150.2587亿美元,增长率达到50.18%。截至2012年末,农产品出口额有所下降,但降幅仅为0.59%。作为农业大省,河北省农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却很低,从2008年到2012年的五年时间里,其比重始终维持在5%左右。
(二)农产品出口额增加缓慢。据商务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河北省农产品出口额的总趋势虽然是稳步的上升的,但出口额的年增加量却缓慢提高,从2011年到2012年出现下降趋势,这与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从2008年的401.9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625.9亿美元的发展速度相比,还是有巨大的差异。
根据《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可知,河北省出口数额较大的有水海产品、蔬菜及蔬菜制品、梨、栗子及栗仁、肠衣、山羊绒等,这几类产品大约占到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0%左右,其中肠衣、梨、蔬菜及蔬菜制品以及山羊绒的出口金额居全国前列。此外,河北省农产品主要出口到亚洲和欧洲,对亚洲出口占到60%以上,欧洲为20%以上。
(三)出口农产品名牌少。河北省现有名牌农产品少,结构不合理,而且品牌名称简单,商标应用和宣传方面力度不够,有的虽有名牌名称,但应用有限,例如绝大多数人知道迁西板栗,但是其“紫玉”的注册商标名称却鲜为人知,这种类似情况在河北省农产品品牌中几乎占到80%以上。另外,河北省名牌农产品经营主体经营分散,行为不规范,导致许多产品质量不稳定,附加值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农产品经营主体一味地把销量当作品牌的代名词,追求销量忽视农产品品牌的建设。
二、河北省农产品出口品牌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名牌注册商标少,难以走向国际市场。2010年认定的370件河北省著名商标中,农产品著名商标仅占11件。至2011年第一季度末,河北省共拥有驰名商标94件,著名商标1,818件,其中农产品驰名商标2件。目前,河北省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21个,河北省名牌农产品82个,绿色食品231个,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农产品的注册商标虽然有所提升,但是总体实力还很欠缺,走向国际市场还需继续努力。
(二)特色农产品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河北省很多特色农产品分布在具有特殊地理环境的地区,如唐山滦县的“东路花生”、迁安花生均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故道区的沙地;红小豆、枣等多分布于洼地;杏仁、核桃等则主要分布于燕山、太行山的中低山区或长城沿线。上述这些地方大多数属于河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分布在此类地区的农产品尽管独具特色品质优良,但其资源开发和价值实现往往受到科技、信息、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三)农产品创新技术能力低,精深加工品种少。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产品大多数是初粗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品较少,品牌产品较少。目前,发达国家二次以上深加工产品产品占80%,而我国只有30%左右,河北省则更低。据对玉米加工企业调查分析,美国玉米深加工比重占总量的20%以上,日本为30%,山东为15%左右,河北省则不足10%。从加工品种看,河北省像华龙、五得利、露露等在全国知名的品牌产品屈指可数,而山东拥有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就达40多个。
(四)产品加工缺乏科技装备及人才。河北省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科技装备水平普遍落后,80%农产品出口主体的技术装备处于七八十年代水平,约有15%的企业居九十年代末水平,只有5%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河北省各级政府给予农产品出口主体的创新基金虽然逐年有所增长,但与快速发展的农产品出口主体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支持力度不足、资金匮乏等问题。据调查分析,河北省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的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1%,直接制约着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例如,保定市满城县的草莓,虽然种植面积很大,但品种几乎全靠引进。
三、河北省农产品出口品牌发展对策分析
(一)通过标准化生产做强农产品品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施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程标准化,提高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继而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
比如,青岛市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业标准的制定,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做强农产品品牌。按照农业部颁发的标准,配套起草了319个菜、果、茶生产技术规程;各市区建设肉鸡标准化生产基地365处,奶牛标准化生产基地62处;生猪标准化生产基地220处,肉羊标准化生产基地30处;已有40多家水产加工企业及加工船获得欧盟注册,90多家加工企业获得输美水产品FDA证书,数量居全国之首。通过标准化生产,青岛市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得以全面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
(二)发挥地域优势,制定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注入地方文化,丰富品牌内涵。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强,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优势资源和种植习惯形成了农产品的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进而可以在市场上转化为市场优势。因此,在发展农业项目中要充分依托并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主导产业,才能上规模、上档次;在创建农产品品牌时,也要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旅游等地域资源,把地方特色文化注入其中,丰富农产品的文化底蕴,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
(三)发展自有品牌,做好品牌的宣传和策划。针对农产品自身固有的属性,农产品加工企业应该充分了解市场变化,尤其是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供求信息的变化,有规划、有步骤地发展自有品牌,在自有品牌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做好品牌的宣传推广。品牌应该体现农产品的个性和特色,并准确传达出农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本质。农产品的包装也很重要,是商品无声的推销员,通过美好的视觉形象,产生品牌形象所带来的附加值。
比如,近几年青岛市每年都举行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流会,通过交易会扩大品牌农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加大对品牌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积极组织农业名牌产品参加各类展会、展销会、博览会,不断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再如,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通过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宣传推广“君山银针”品牌,弘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湖湘文化,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已在全国14个大中城市和日本、俄国、美国等国外1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君山品牌茶示范专卖店”30家,连锁专卖店180家,形成了庞大的国际营销网络。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品牌。政府要加强引导,积极为农产品贸易环境尤其是农产品品牌出口铺路架桥,有效发挥农业产业化的优势进行品牌建设,在树立品牌和发展品牌的过程中,优惠政策要向农业协会和农业龙头倾斜,实现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产业化。
河北富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1996年由富岗山庄在发展集体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股份制企业,如今富岗苹果已初步实现产业化经营,公司按照农户苹果的色泽、果形、单果重、可溶性物质、农药残留量等各项内外指标进行分级收购;富岗公司现在已经拥有“富岗”品牌的经营权,“富岗”的产权得到了明晰,阻止了其他产地的苹果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五)构建品牌管理专门监督管理机构。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为基础,以农产品的等级制度为重点,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全过程及操作环境和安全控制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逐步形成与行业、国家、国际相配套的标准体系。
如湖北省农业厅自2010年1月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以来,截至目前,全省17个州市、90%的县级农业部门设立了专门机构,在县一级设立了质检站55个,建立了各级农业检测机构161家,初步形成了以“省级为龙头、市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涵盖药物残留、重金属和违禁物质检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检测综合力量在全国领先。
(六)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植力度。河北省各级相关政府应积极支持农产品出口主体的品牌化战略,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并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政府可以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加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采取政策鼓励、宣传倡导、财政补贴、产品评比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氛围。除此之外,政府可按一定区域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等监测机构,开展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检测工作,让农产品生产者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准入标准。
如河北省涉县在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中引导企业和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推行“四抓战略”,即抓标准、抓培育、抓推介、抓服务。成立了工商、质监、林业、农牧等单位为成员的农业品牌建设领导小组,连续三年出台了《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意见》,并制定了《农业产业化品牌发展规划》。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牌,主动加强与工商局、质监局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和协调,帮助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对获得省质优产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分别给予资金扶持。
主要参考文献:
[1]左丽君.发展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的必要性[J].现代农业,2010.5.
[2]龙春霞.河北省农产品实施名牌战略的研究[J].农业经济,2010.1.
[3]徐运红,王华东.品牌成长与河北农业企业的竞争力提升[J].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