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与对策
2013-12-26龙忠起
龙忠起
(长江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既是银行业采取的优化资金配置方式,同时还增加了银行利润,同时为企业解决了融资途径,降低了融资成本,从而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金融机构逐渐增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成了各家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利润增长点。各商业银行依法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通过背书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等业务,既体现了银行承兑汇票的支付功能、融资功能、担保功能、流通功能,又能支持各行业经济的发展,完善我国的票据市场。同时存在的风险也日益增加,更有大量银行承兑汇票诈骗等刑事犯罪的发生,这些风险给银行、企业、社会、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伴随着信誉危机,也出现了大量的承兑汇票被拒付和不予贴现的情况。
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
1.银行承兑汇票偿付风险。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后,到期支付时,由于出票方是保证金制度,银行承担其经营的部分风险,当到了兑付日期时,不管出票方有没有支付能力,银行都必须履行兑付义务,所以出票方一旦付不了款,银行就需要帮企业支付资金,银行就面临着偿付的风险。
2.银行承兑汇票虚假交易的风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银行为企业开出承兑汇票,必须要求双方提供商品交易合同,实际上要求双方是真实的贸易往来,而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只是审查是否有合同,而不管是否存在真实交易,这样就给非法经营者提供可乘之机,利用签订虚假交易合同,开取承兑汇票,然后转手倒卖获利。
3.银行承兑汇票的融资风险。由于银行承兑汇票,可以放大资金,加上银行认为有保证金做担保,就放松了对银行承兑汇票的把关。一些公司利用银行承兑汇票,使很多通过票据贴现回笼资金,但资金却转身以保证金的身份进入商业银行,银行信用被放大到很大,企业进行虚假的贴现融资,出现非法融资等情况。
4.银行承兑汇票的诈骗风险。银行承兑汇票开出后,一般都是流转后在异地办理贴现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有时间差和空间差,就给一些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他们通过克隆票据、伪造票据等手法,实施诈骗犯罪,加上此类犯罪的隐蔽性给企业、银行带来很大的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的成因
1.银行内部存在管理漏洞
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银行为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企业办理承兑汇票业务和贴现业务,还有利用保证金或者为同一张增值税发票重复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表面上出现银行的承兑汇票业务不断增长,这让银行的风险意识有所淡化,内部管理上出现漏洞,商业银行方面都面临着因违规造成的经营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2000年11月份以前,在表内外业务上漏洞很多,也伴随着风险增加,再加上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和业务的疏忽,导致利用承兑汇票进行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
2.银行承兑汇票市场混乱
在票据市场中,有很多的投机型企业、中介机构,他们不是正常的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有的企业把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作为融资的工具。加上承兑汇票的异地贴现业务让一些中介机构有利可图,这些银行承兑汇票中介联系银行,也联系企业,资金通过中介进行贴现后由中介的账户转到企业账户中去,这使得银行的业务被替代,同时风险也伴随而来,不仅导致经营风险,还会导致很大的社会风险。
3.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对票据市场的管理仅有一部《票据法》,相关的其他法制体系不够完善,法制的修改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加上银行内部的规则制度对银行承兑汇票的监督管理不力,致使相关的职能部门没有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加上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推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开展,中介机构为赚取贴息差,不断行使银行的贴息职能,加速贴现业务的流转,从而导致银行承兑汇票出现纠纷和刑事案件的情况发生。
4.防范打击力度不够
对于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防范意识差。一方面是银行片面认为企业缴存保证金就等同于有了相当大的保证,从而放大了企业的信用评级,或者直接放大企业的授信评级,使得企业低成本开票,银行又可以有大量的业务收益,忽视对申请方的交易背景是否真实的审核,使得企业把开取银行承兑汇票作为其融资的工具,带来银行的资金风险。银行承兑汇票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对银行承兑汇票的认知程度有限,加上信息不透明,使得使用风险加大,加上法制对一些银行承兑汇票交易活动没有明确的定性,使得对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不够。
银行承兑汇票的对策
为了降低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的发生,保护银行资金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从引起风险的源头分析,通过加强银行内部建设、强化社会基础、改变落后交易方式、建立专业票据机构、承兑汇票风险防控等多个途径制定防范措施,有效规避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从而保证金融秩序的健康发展。
1.商业银行根据银行承兑汇票的相关规程,结合银行系统内的流程结构,通过设计凭证、登录凭证、传送凭证、归档整理等四项措施对凭证进行有效的管理,来确保凭证所记载业务的正确性,明确经济责任,还要合理地评估和设置相关流程,这些流程从输入数据到核对价格,再到确定价格与金额,最后到发放融资款项,将这些流程进行设置,更好地做到内部风险控制。通过明确相关责任,加强银行承兑汇票的审批,严管银行承兑汇票的流转,防止不法人员利用银行内部管理上得漏洞,虚开、套开、假冒银行承兑汇票。
2.建立风险防控 的机构体制和奖惩制度。商业银行在已有内部管理制度基础上,通过对组织机构的合理设置来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将后台管理和前台交易结合起来,将一些风险防范原则进一步完善,对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进行风险规范,及时向上级汇报将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各商业银行需定期核查银行承兑汇票从业人员所办理的票据业务,对风险进行严格控制和准确把握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如在核查中发现,银行承兑汇票从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故意过失,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其相应处罚。
3.扩大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优化承兑汇票的功能。银行把银行承兑汇票作为目前主要的票据业务开展,一方面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承兑汇票的流通功能,商业银行要不断发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扩大承兑汇票的业务量和贴现量,还要加大承兑汇票的承兑面和贴现面,达到承兑汇票市场的多样化,防止由于单一的票据业务造成银行、企业的融资风险。
4.提高银行承兑汇票的科技管理水平。当前辨别银行承兑汇票的防伪科技水平较低,当前主要使用的技术还停留在通过比对印鉴的人员鉴别、通过紫外水印辨认等,其他的技术水平和鉴别系统不健全,需要加强技术改进,提高银行承兑汇票的防伪识别水平,应当开发与当前网络银行发展相匹配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和网上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通过开发电子汇票产品业务,使银行承兑汇票的安全性、方便性、快捷性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以及票据的真实性交易行为的管理,对于那些承兑到期应当贴现却故意以各种不当理由拒绝兑付的、银行无故延期压票的等违反票据法规的行为进行曝光,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从而规范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的秩序。
5.加强相关法律建设,完善法制体系。目前出台了一些关于银行票据的法律体系,但仍存在较大漏洞。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开展日益广泛的今天,现行的有关法规无法适应金融市场的需要,针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法律细则还是空白,这也是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市场发展不稳定的原因之一。政府可以通过健全法律体系、完善金融法规等手段,规范商业银行、银行承兑汇票参与主体的行为,减少各类经济案件和刑事案件发生的几率,这有利于保障资金市场和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
6.加大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力度,从而改善银行承兑汇票的市场运作环境。通过加强银行承兑汇票的结构性措施,比如说建立一体化银行承兑汇票查证系统,或者说建立企业信用评级系统等,通过银行内部的加强沟通和协调,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银行管理机构可按照实际情况,建立涵盖承兑汇票申请企业、商业银行的资产、信用等内容的评信机构,然后公开查询、申领使用,这样既方便了各方面及时准确地获取到相关的数据信息,又可以相对减少工作环节和潜在的风险。在建立的系统运用中除了及时掌握各个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银行、企业的情况外,还起到金融票据市场对参与主体进行合理的评估的作用。对于那些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企业,有不良票据行为记录的企业,都需要各商业银行联合起来,形成一种定期的监督和通报制度,将不良企业纳入登记系统里,并把这些信息共享给政府,通过各商业银行和政府联手来对不遵守银行承兑汇票信用的企业进行制裁,对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做到防范。
7.商业银行应当把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防范形成一种文化。在风险防范中,处理业务的是人,因此进行风险防范就要对人员进行把关。各商业银行必须做好员工的培训,提高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通过增强责任意识,遵章办事。在商业银行内部的每个部门、岗位、人员都应当面对的重点就是:认识风险和处理风险,而一个商业银行的成熟之处就表现在是否将风险防范形成一种文化,其员工是否在思想上树立起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能否自觉地形成防范风险的习惯,从银行内部来降低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而在这种文化的形成中,每个员工要认识到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与风险防范管理并不矛盾,因为银行处理的每项业务都具有一定风险,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把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的风险点找出来,并对该种风险进行量化,从而把创造更高的收益和风险防范结合起来,在风险防范的过程中创造价值。
通过对银行承兑汇票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我们要提高认识,这些风险会给银行、企业资金造成损失,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我们通过研究风险存在的环节,有针对的采取措施,是可以减少和避免风险发生的。可以看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严格的内部管理及健全的外部法律体系等保障,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