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瓜尔豆胶中的痕量铅
2013-12-24曹文忠夏拥军
曹文忠,夏拥军
(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张家港 215600)
铅在人体中是一种具有累积性的有害元素,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都有明显的不良影响。瓜尔豆胶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地应用于如挂面、方便面、酸奶、果汁饮料中,主要起增稠,稳定的作用。由于含铅农药的使用、环境的污染以及在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的直接或间接污染,瓜尔豆胶中的铅含量明显增加。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食品添加剂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越来越重视,食品添加剂瓜尔豆胶中铅的准确检测具有重用意义[1]。
目前铅的分析方法有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原子荧光吸收法(AF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3]、电化学方法[4]等。ICP虽然可同时检测多种元素,但其设备昂贵且检出限太高。原子荧光吸收法背景干扰严重,导致测量信噪比变坏。分光光度法等灵敏度较低,需萃取分离富集等繁琐处理步骤,痕量铅的分析比较的困难[5]。此外,由于瓜尔豆胶是一种增稠剂,用常规的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时,会出现表面结块,结块中心无法完全消解,使样品处理不完全,而湿消解法操作较复杂。笔者采用减少样品称样量和优化微波消解条件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瓜尔豆胶中铅,具有快速、基体干扰少、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的优点。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原子吸收光度计:AA800型,美国PE公司;
微波消解仪:MARS型,美国CEM公司;
电子天平:AT201型,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智能控温电加热器:DKQ-1000C型,上海屺尧仪器发展公司;
硝酸溶液:0.5 mol/L;
铅标准贮备液:1 000 mg/L,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铅标准使用液:1.0 mg/L,精确吸取铅标准贮备液,用0.5 mol/L硝酸逐级稀释而成,临用前现配;
基体改进剂:磷酸二氢铵-硝酸镁混合溶液,取1.0 g磷酸二氢铵和0.6 g硝酸镁用水定容至100 mL;
实验所用试剂均为优极纯;
实验用水由Millipore超纯水发生器产生的二级以上纯水(电阻率大于18.2 MΩ·cm)。
1.3 实验方法
1.3.1 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分别移取0.1,0.5,1.0,2.0,4.0 mL的铅标准使用液于100 mL的容量瓶中,用0.5 mol/L硝酸溶液定容至标线,摇匀。标准系列溶液的浓度为1.0,5.0,10.0,20.0,40.0 μg/L。
1.3.2 样品溶液的制备
准 确 称 量 粉 碎 后 的 样 品0.200 0 g(精 确 至0.000 1 g),加入8 mL浓硝酸,在智能控温电加热器上于100℃预热10 min,按照表1的消解程序进行消解,消解后样品用水定容至25 mL,摇匀。同时做空白,放置30 min后测试。
表1 微波消解样品的温度控制程序
1.3.3 仪器工作条件
波长:283.3 nm;光谱通带宽度:0.7 nm;灯电流:10 mA,氘灯扣背景;进样体积:25 μL;灰化温度:1 600℃;原子化温度:2 400℃,原子化阶段停气;测量方法为标准曲线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样品称样量及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瓜尔豆胶是一种增稠剂,用常规方法进行微波消解时会溶于酸而结块,导致难以消解[6]。通过多次试验发现称样量在0.2 g时,加入8 mL浓硝酸,并在智能控温电加热器上于100℃预热10 min,可以有效地减少结块,从而使样品消解完全。
对消解温度和时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消解温度在200℃并保持30 min,样品能够消解完全。
2.2 基体改进剂的作用和用量
分别使用磷酸二氢胺、硝酸镁以及二者混合溶液作为基体改进剂[7]。试验发现,添加了磷酸二氢铵-硝酸镁混合溶液的基体改进剂后,铅的最高允许灰化温度明显提高,在改变基体改进剂用量时,发现加入5 μL基体改进剂,铅的吸光度稳定。
表2 基体改进剂对灰化温度的影响结果
2.3 线性方程和检出限
利用0,1,5,10,20,40 μg/L的铅标准系列使用液,在1.3.3仪器工作条件下,测定铅标准溶液的吸收强度。以铅标准溶液浓度X对吸收强度Y进行线性回归,得线性方程为Y=1.662 53X+0.033 51,相关系数r=0.999 6,线性范围为0~40 μg/L。对空白溶液重复测定11次,以3倍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除以标准曲线的斜率计算得方法的检出限为0.63 μg/L。
2.4 精密度试验
分别在样品中加入1.0,5.0,10.0 μg/L的3个浓度的铅标准溶液,对加标后的溶液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精密度试验结果
由表3可知,3个加标水平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2%~2.16%,说明本方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良好。
2.5 回收试验
取同一的样品,按1.3.2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再向样品中加入4个不同量的铅标准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加标回收率为90.3%~99.4%,说明用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
表4 加标回收试验结果
2.6 样品测定
分别取6批不同的瓜尔豆胶样品,按1.3.2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按1.3.3仪器工作条件对样品中的铅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5。
表5 样品中铅的测定结果
3 结语
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瓜尔豆胶中的痕量铅。该方法操作简单、检出限低、精密度与准确度高,可以满足大批量瓜尔豆胶中铅的检测要求。
[1]郭笃发.环境中铅和镉的来源及其对人和动物的危害[J].环境科学进展,1994,2(3): 71-76.
[2]刘岭,梁晓聪.食品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9): 1 149.
[3]宋学省.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铅[J].光谱实验室,2012,29(5): 3 017-3 020.
[4]沈薇,单驰,张秀风,等.二溴四苯基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铅[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1,47(9): 1 055-1 057.
[5]熊敏,贺与平,桂艳,等.两种消解法测定烟用接纸中铬、铅和镉的比较[J].光谱实验室,2012,29(5): 2 834-2 839.
[6]王丽晖,高晓军,郑宏忠,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硫酸亚铁铵中痕量元素砷和铅[J].化学分析计量,2011,20(6): 89-90.
[7]邓勃,何华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4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