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科学报研究热点分析*

2013-12-24梁小建

现代出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科学报社科社会科学

◎ 梁小建 李 武

(梁小建系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讲师;李武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

2000年以来,各界对社科学报的批评日渐增多,社科学报研究逐渐成为编辑出版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根据文献计量学观点,在特定研究领域的大量研究论文中,被引频次高的论文具有一定的研究热度和影响力,这些论文研究的问题构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量化方法对社科学报研究的热点进行探讨。

一、研究方法和高被引论文筛选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是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数据检索日期为2012年4月4日。以“主题”检索“学报”并含“社科”,或者以“主题”检索“学报”并含“文科”,在出版、新闻与传媒、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等三个学科进行“高级检索”,共获得有效文献2 725条,共有482篇文献被引,经过两轮被引次数的平均值线上遴选,获得高被引论文共有33篇,共被引476次,如表1所示。从这33篇高被引论文中,可以发现我国社科学报研究热点。

从上述文献的时间分布可以看出,2004年后社科学报研究文献猛增。2004~2007年,每年的社科学报研究高被引论文都超过5篇。这是因为2004年教育部开始实施的名刊工程在各界持续产生较大影响。2008年以来,统计所得高被引论文不多,主要是由于出版学论文半衰期较长,2008年以后高被引论文仍处于攀升期。

二、高被引论文研究的热点问题

33篇高被引论文反映了社科学报研究的7个热点问题:学报现状与改革方向、学报栏目特色、学报学术规范、学报编辑素质、学报编排规范、学报审稿、学报评价。对学报现状和改革方向进行判断是学报研究中不易绕开的问题,被引用次数最多。

1.研究热点问题第一梯队集中在社科学报发展现状与改革方向层面

(1)社科学报面临的问题

表1 基于中国知网被引频次统计的社科学报研究高被引论文列表(zs指哲学社会科学版,sk指社会科学版,rs指人文社科版)

图1 社科学报热点问题研究论文被引次数占总被引次数的比例

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章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袁贵仁认为总体上处于“全、散、小、弱”状态的高校社科学报,与中央要求做大做强的目标相差甚远。从此,“全、散、小、弱”成为对高校社科学报现状的一个基本判断。

《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文把社科类学术期刊面临的困境可归纳为:发行量小、经费短缺、学术期刊的行政化、“趋同化”现象、学术腐败。

《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一文把社科学报面临的难题概括为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全面出击还是有所取舍、开门办刊还是自我封闭、依靠专家还是编辑办刊、重选题策划还是重文字编校、匿名审稿还是编辑审稿、执行编排规范还是执行评价规范、重评价指标还是重独立风格、纸质版还是电子版、面向市场还是拒绝经营等十个两难选择。上述判断社科学报问题的3篇文章分别列被引排行榜的第1、第2、第4位,共被引158次,是核心作者的核心文献。

(2)社科学报的发展方向

研究者从社会转型、学术转型、学术期刊转型的背景下判断学报发展方向,认为社科学报应向市场化、特色化和类群化方向发展。

《关于高校社科期刊发展问题的思考》认为高校期刊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和改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引入市场经济模式。高校期刊的发展趋势是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产业化、规模化。

《对高校文科学报发展战略的探讨》提出高校学报必须对外开放,通过设立特色栏目来创立自己的学术特色,树立自己的学术品牌,还提出了建立学术特色及特色栏目具体的建议。

《论高校文科学报大读者群的形成》认为评价编辑出版工作及其刊物的标志,归结到一点就是看刊物读者的拥有量及其对读者产生的效益。读者群形成的关键在于刊物编排的内容和形式、在于编辑出版工作者的素质、在于他们的思想和视野及其开拓精神。

2004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名刊工程。李频、林桂芝、魏琳等对名刊工程的创新价值与引导意义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名刊工程”以对期刊类群的理性认同为基础实施分类指导,匡正高校学报的发展观念,突出和激励“名栏”建设,为我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机遇,指明了方向。

2.研究热点第二梯队分散在学报编辑出版实务层面

(1)学报栏目特色

(2)学报学术规范

(3)学报编辑素质

(4)学报编排规范

(5)学报审稿

3.研究热点第三梯队是学报评价问题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学报高被引论文的作者绝大多数是管理者或学报编辑人员,只有少量来自学界。论文绝大多数发表在社科学报上,只有少部分发表在专业期刊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编辑之友》是社科学报研究高被引论文发表的两个主要阵地。这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学报研究的封闭性和重工作指导轻理论研究的传统。高校社科学报研究只有与知识传播体系研究相联系,进而与知识生产方式研究相联系,最终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研究相联系,才能跳出学报看学报的老路,找到学报发展的正确方向,这应该成为转型期高校社科学报研究的基本思路。为此,亟须研究者对高校社科学报与社会发展关系、高校社科学报与主管主办单位关系、高校社科学报与学科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做出解答。

注释:

① 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J].北京大学学报:学社会科学版,2002,39(6):5~13.

② 张耀铭.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28~35.

③ 朱剑.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4):70~89.

④ 田敬诚.关于高校社科期刊发展问题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36~42.

⑤ 曾新.对高校文科学报发展战略的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3):185~187.

⑥ 殷靖华.论高校文科学报大读者群的形成[J].编辑学刊,1996(6):64~65.

⑦ 李频.论名刊工程的创新价值与引导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21~125.

⑧ 林桂芝.名刊之路:由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引发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2):91~95.

⑨ 魏琳,廖才茂.名刊、名刊工程及其导向功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38(5):125~128.

⑩ 余昌谷.形成高校文科学报特色三要素析[J].编辑之友,1999(2):15~18.

猜你喜欢

科学报社科社会科学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恐龙能跑多快
副教授“卑微”式招生走红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透析2019年中文社科排名靠前期刊里的大学和学者
《阅江学刊》荣获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3项奖励
余杭区首个“社科之家”揭牌启用
人文社科
农业高校社科学报栏目设计的若干思考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