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持续创新的嵌入结构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2013-12-23王为东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王为东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织方式,产业集群的持续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集群持续创新的目的是既要满足当前环境的需要,又要为未来的环境变化做好准备,以实现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处理好针对当前环境的增量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和针对未来环境的突破式创新(Radical innovation)之间的辩证关系[1][2],将两者整合到同一个系统中,实现知识的持续创新与更新。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管理工作,正如March[3]指出,“发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特别困难,因为平衡存在于嵌套系统中——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和社会系统层面。”
产业集群是在地理上集聚的具有产业联系的一组企业和相关机构的集合,作为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集群网络具有经济和社会属性,并且是多维、耦合性网络[4]。通过集群内外部企业及相关机构间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不断加强企业和其他机构的合作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促进集群的知识输入、传播、学习和整合,进而实现集群组织、技术、产品的持续创新。当前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知识共享,对于集群知识管理的目的及过程仍缺乏详细的分析。据此,本文基于行为受到结构影响的结构嵌入性视角,探索支持集群增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动力要素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集群整合两类创新的平衡系统的特征及作用机制。
一、集群增量创新
增量创新是指在已有技术轨道上、在成熟市场中进行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本地企业通过已有知识交流与共享促进了企业和集群知识的增量创新,进而形成包括企业和企业网络两个层次的“本地知识库”。本地企业间的联系交流方式对集群能否吸纳以及如何吸纳新知识至关重要,影响着“本地知识库”的更新范围和速度。从本地知识库形成的角度来看,集群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
本地知识库的横向发展维度由生产相似产品并相互竞争的企业推动形成,其核心是知识学习,这一维度在集群发展的专业化早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是嵌入于集群之中的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5]。在这一阶段,企业间的激烈竞争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激励因素,竞争企业之间不需要有紧密的关系,但可以通过共同的地理区位了解到竞争者的产品特点和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情况[6],有利于企业间的知识学习和模仿,进而推动增量创新。
当竞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开始出现专业化的供应商和零售商,本地知识库的纵向维度开始展开。本地知识库的纵向发展维度由生产商、供应商和客户等具有知识互补关系的企业推动形成,其核心是不同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分化。一旦建立了纵向维度的专业化分工,集群中的生产企业就倾向于利用专业化服务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这样反过来激励供应商在地理上靠近这些生产企业,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包括节约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可以预测,由于这一联系的加强,集群会发展出基于交易和产品联系的稠密网络。
图1 本地知识库生成的动力模型
在这一阶段,集群成长在横向和纵向维度可能同时展开,并形成相互强化作用,实质性提高生产和服务的水平。这两个维度的发展最终形成基于本地面对面交流的本地化知识、能力及学习优势,如图1所示。Bathelt等[6]将集群中这种基于本地面对面交流的学习称为“自播”(local buzz)机制,正如Marshall描述的“产业空气”一样,可以以很低的成本接触本地知识库。Maskell和Malmberg[7]指出,共享的知识基础使得集群企业能够持续地整合和再整合相关资源以生产新知识和创新,促进了集群中的经济专业化,导致适用于集群内企业的本地化能力的发展,给坐落于产业集群之中的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
二、集群突破式创新
突破式创新是指开辟新的技术轨道,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进入新市场。创新研究表明,突破式的知识创造经常是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不同维度主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封闭系统特征的“自播”学习机制有利于本地知识库既有知识和经验的传播、消化和吸收。但“自播”机制的利益有一定的“门槛”(threshold),超过这个门槛,“知识同化”的效应就会显示出来,导致集群难以适应环境的非连续性变化,陷入能力陷阱。因此局限于“自播”机制的集群难以取得持续的发展,要求进行更大范围内的交流互动以实现突破式创新,快速适应环境变化。
1.基于企业网络的突破式创新机制
与“自播”机制相关,“渠道”(global pipelines)机制构成了集群学习优势的另一重要来源,指的是企业与集群所在区域外企业的交流。基于企业网络的集群知识创新系统的要素不仅包括了地域内的本地企业,还包括了与集群内企业有着经济社会联系的区外企业。企业与区外企业更大地理范围内的新颖知识交流有利于本地知识库的更新,相对于本地知识的增量创新而言,更加有利于突破式的知识创新。“渠道”机制有利于集群摆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束缚,寻找适应环境非连续性变化的全新问题解决方案。如Owen-Smith 和Powell[8]对波士顿生物技术集群的研究表明,接触新知识经常要通过跨区域和跨国的战略伙伴,集群中的企业不仅嵌入于本地,而且嵌入于跨区域的分散空间中。同样,纽约的服装产业区依靠其设计方面的领导地位吸引了全世界的设计商和其他创新源,纽约的服装生产商不需要离开城市去寻找新的知识源[9]。
2.基于多维度主体网络的突破式创新机制
近来的集群结构研究大多集中于企业间网络,与之相关,Bunnell和Coe[10]则认为,研究焦点应从特定的空间尺度作为分析和理解集群创新本质转移到强调不同空间尺度间的关系,每一个跨尺度的因素都增加了知识创造和扩散过程的一个重要维度,如地区创新系统中包括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等维度。Cooke等[11]提出,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提供本地研究的基础设施、专业化培训系统、广阔的教育系统、物质基础设施和投资吸引维度的政策影响集群绩效。类似地,Hendry等[12]将企业集群看成区域创新的核心系统,而将地区内中介机构、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等看成区域创新体系的辅助支撑系统。波特[5]则将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同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可见,产业集群是拥有经济、社会和学习等维度的网络组织,拥有本地企业组成的最关键节点,以及由大学、科研院所、生产型服务机构、政府及其他公共政策机构和其他服务企业等辅助节点,这些主体构成了集群创新重要的动力要素。正如相关研究所强调的,本地社会机构及企业间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在知识创新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类型企业和相关机构等集群主体在集群知识创新和更新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包括知识的输入、扩散、吸收、整合和导引等。本文将不同集群主体在知识共享网络中的作用区分为五类,如图2所示。由于区外企业的知识输入和区内企业的知识吸收分别在“渠道”机制和本地知识库形成中做了详细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1)政府机构。政府机构在引导知识发展,避免集群陷入能力陷阱和路径依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如Gertler & Wolfe[13]明确指出,成功的区域必须能够投入到地区预见(foresights)实践中以确认和培育其资产,并鼓励区域思维模式以鼓励成长。(2)大学和科研院所。当产业界寻求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时,这些解决方案很可能来源于早已存在于科学领域的成果。本地共享知识的一个主要方式是本地研究机构和私人企业间的研究成果的转移。同样重要的另一类知识转移方式是人才如科学家、毕业生从研究机构流动到私人企业以及在企业间流动的高素质人才。(3)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了解地区内应对环境挑战的多种解决方案,因此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知识和专业能力减少搜索成本。正如McEvily 和 Zaheer[14]指出的,在地理集群的背景下,并不要求所有企业相互联结,每个企业可以通过与提供信息的地区机构的单一联结获取竞争能力的信息。
图2 集群本地知识库更新的动力模型
三、集群持续创新
集群要避免创新和能力陷阱,实现更为持续的创新和发展,就既要进行脱离既有知识和经验的突破式创新,为快速适应市场和技术等外部环境的非连续性变化做好准备;又要基于现有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在已有的技术轨道内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以更成功地在已有市场竞争,并获得当前利益,同时为突破式创新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撑。可见增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既相互竞争资源,又相互补充,仅进行增量创新将无法适应环境的非连续性变化,而仅进行突破式创新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而难以生存。这就要求构建管理两类创新活动的平衡系统,以促进组织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由于外部知识在突破式创新中非常重要,Cohen等[15]将企业中的承担起知识探索任务的组织单元称为“守门者”。“守门者”不仅要在更大范围内、不同维度上搜索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又要保证新知识的传播、吸收和利用,即担负起将知识传递给企业其他成员的任务,即“传播者”的角色。相应的,企业内其他成员则要担负起知识“接受者”的角色,以缩短与“守门者”之间的认知距离。这一创新整合模型适用于更高组织层次的集群,在集群中,占据“守门者”位置进行突破式创新的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Bathelt等[6]提出,建立全球渠道需要投资和资源,企业能够控制的渠道数量很可能与其规模成正比。因此,历史发展悠久、资源丰富的本地企业在时间、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占据集群中领导位置。而在知识上依赖这些领导企业的相关企业则在协作网络中处于从属地位,据此本文将集群中的企业区分为领导企业和跟随企业。意大利产业区最近一系列研究表明有着“中心—外围”层次结构特征的企业网络具有普遍性[16]。如Malipiero等[17]实证研究表明,意大利集群中核心企业使用外部知识的程度大大高于集群中的其他企业,而非核心企业则大量接受核心企业的知识扩散。Boari[18]发现,从长期来看,意大利中小企业发展依赖于有限数量的企业,这些企业能够认知市场和产品,并管理区域内、外庞大的企业和其他组织关系。
图3 集群持续创新系统的要素及关系
可见,领导企业在集群本地知识库的更新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图3所示),一方面领导企业可能是区外企业与区内企业交流的中介,另一方面领导企业可能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成员,是政府机构、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及生产型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领导企业通过在更大地理范围、不同维度的交流促进其突破式创新,进而通过与相关跟随型企业的联系进行知识传播,实现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本地知识库的更新。通过这一过程领导企业将增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有机整合成动态适应系统,有利于集群持续创新,适应环境变化的挑战。
四、结论
本研究详细分析了集群持续创新的详尽知识过程,对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以及知识管理实践都有参考价值。基于结构嵌入性视角研究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的动力结构及其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分析了集群增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动力要素、要素间关系结构及其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平衡两类创新以实现持续创新的整合结构。研究表明,区外企业、区内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及政府机构都是集群持续创新系统的重要主体;领导企业作为增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所嵌入结构的交叉点,其组织作用发挥是集群持续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形成具有“中心——外围”层次结构的企业网络是集群持续创新的重要条件。
[1] Leonard-Barton., D.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pecial Issue: Strategy Process: M anaging Corporate Self-Renewal, 1992, 13:111-125.
[2] 王为东等. 集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1:62-64.
[3] M arch, J.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 rganizational Learning[J]. O 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1 (2): 101-123.
[4] Brenner T, Greif S. The Dependence of Innovativeness on the Local Firm Popul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German Patents [J].Industry and Innovation, 2003, 13(1): 21-39.
[5] Porter, M. On Competition [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
[6] Bathelt, H., Malmberg, A. and Maskell, P. Clusters and Know ledge: Local Buzz, Global Pipelines and the Process of Know ledge Creation [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4, 28 (1): 31-56.
[7] M askell,P. and Malm berg, A. Localised learning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J].Cambridge Jounal of Econom ics, 1999, 23: 167–185.
[8] Ow en-Sm ith, J., & Powell, W. Know ledge Networks as Channels and Conduits: The Effects of Spillovers in the Boston Biotechnology Community [J]. O rganization Science, 2004, 15 (1):5-21.
[9] Rantisi, N. The Local Innovation System as a Source of 'Variety': Openness and Adaptability in New York City's Garment District [J]. Regional Studies, 2002, 36: 587–602.
[10] Bunnell, T.G. and Coe, N.M. Spaces and Scales of Innovation [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1, 25(4): 569-589.
[11] Cooke, P. Introduction: Origins of the Concept, in: H. BRACZYK, P.COOKE and M. HEIDENREICH (E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Role of Governances in a G lobalized W orld [M]. London: UCL Press. 1998.
[12] Hendry, C., Brow n, J., and Defillip, R. Regional Clustering of High Technology-based Firms: Opto-electronics in Three Countries [J]. Regional Studies, 2000, 34 (2):129-144.
[13] W olfe, D., &Gertler, M. Clusters from the Inside and Out: Local Dynam ics and Global Linkages[J]. Urban Studies, 2004, 41(5/6): 1071–1093.
[14] M cEvily B, Zaheer A. Bridging Ties: A Source of Firm Heterogeneity in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12): 1133-1156.
[15] Cohen, W., Levinthal, D.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J]. Adm 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1): 128-152.
[16] 王为东,王文平. 基于企业学习策略的集群持续创新机制及其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6): 27-33,41.
[17] Malipiero, A., Munari, F., Sobrero, M. Focal Firms as Technological Gatekeepers w ithin Industrial Districts: Know ledge Creation and Dissem ination in the Italian Packaging Machinery Industry[R]. Paper presented to the DRU ID W inter Conference, 2005:1-31.
[18] Boari, C. Industrial C lusters, Focal Firms, and Econom ic Dynam ism: A Perspective from Italy [R]. W orld Bank Institute,20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