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
2013-12-23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主持人语: 近现代中国通俗文学肇始于清末民初,无论是政治背景,还是文化气质,抑或传播媒介和城市风景,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眩目景观。因此,其所涵盖的内容之丰,涉及领域之广、内涵之深,远远超出文学本身,为研究者从政治、历史、文化、经济传媒等各个角度进入民国种种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丰沛的资源。这是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价值所在,也是其研究的魅力所在。本期四篇文章均是自然来稿,恰恰呈现出近现代以来中国通俗文学以及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这一特质。
西北大学冯鸽博士的《“桃花源—乌托邦”:晚清通俗小说中的国家想象》一文,关注到晚清幻想小说中充斥着丰沛的“强国梦”,她用“桃花源—乌托邦”来概述这一主题,认为这一意象深深烙着中国文学想象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印迹,既有中国传统“桃花源”的情调,又有现代“乌托邦”的效率,其实这一主题的系列幻想小说具有鲜明的政治诉求,这与那个时代的文人身份、文化传统以及特殊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更承担了清末民初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的重任,也即梁启超的小说“群治”之功用的文学表达。
中国石油大学的张袁月博士则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晚清狭邪小说三“梦”—《风月梦》《青楼梦》《海上繁华梦》—予以关注,撰写了《晚清狭邪小说承载的地域传统—以三部“梦”小说为中心》一文,文章发现仅从狭邪小说的角度关注它们是远远不够的,其小说价值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它们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既有共同的吴地地域传统,又贴上了扬州、苏州、上海各自的城市标签,其中各地丰沛生动的具有地域特征的民俗及文化气质,比如扬州的盐业背景、苏州的才情传统以及上海的现代都市文明,在这三部小说中都有非常形象的描摹。应该认识到,狭邪不过是进入小说的一个入口,“梦”的主旨在狭邪之外,是转型期文人在传统价值倾颓和现代文明继起特殊时期复杂心态的一种现实投射。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对三部小说进行更深入的解读,论述将更有张力。
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刘莉博士以周瘦鹃主编时期的《申报》副刊《自由谈》为研究文本,关注通俗文学创作群体公共交往网络,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选题,角度也选得很好。通过研究她发现,与新文学不同的是,近现代通俗文学作家群体公共交往网络以及文学团体的形成,并无明确的文学宗旨和严密的组织纪律,而是以相似的价值观和友谊为纽带予以联结,形成了他们特有的身份塑造方式。在梳理了通俗文学作家特有的诗酒风流与交游宴乐活动的细节之后,刘莉博士关注到他们思想交流、信息交换、资源获取的真实目的,这与他们的身份与生存方式密切相关。而周瘦鹃主编的《申报》副刊《自由谈》恰恰是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获得成功。这为周瘦鹃任主编时期的《自由谈》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角度。文章史料丰富,作者用力之勤可见一斑。倘在“论”的层面略加用力,述论并举,文章将更见风采。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当代大众文化研究,“性别观看”都备受关注。罗赟喆《审美歧视在男性杂志中的表现—以〈男人装〉为例》一文,以翔实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时至今日,在消费文化中,女性仍未摆脱男性“玩物”形象的事实,其背后仍是居于主流地位的男性主宰的审美形态。通过对《男人装》杂志的分析,罗赟喆发现,当代社会女性存在的现实是女性形象被身体符号化,女性形象表达被片面化,女性话语权缺失,男性价值观作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而存在,现代女性的审美意识早已被男性审美观念同化而不自知,女性审美观念是内化了的男性审美标准。这与本刊曾发表的香港中文大学周潞鹭博士《香港明星个性与女性主体性—以徐子珊从“假小子”到“性感尤物”的演变为中心》一文的结论殊途而同归。由此可见,“性别观看”的相关研究乃至摆脱性别歧视的文化实践,继续深入及拓展的空间仍然十分广阔。
本期四篇文章的研究者都非常年轻,均为“七零后”和“八零后”,尽管写作水平及思考深度有待提升,但她们选取的角度之新颖别致,令人称道,从中不难看出青年学者视角之独特,思想之活跃,这恰恰是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研究的生机和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