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次分析综合法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方面的应用——以南四湖平原区为例

2013-12-23张卓徐建国于翠翠宋永芬张贵丽

山东国土资源 2013年4期
关键词:防护区区划污染源

张卓,徐建国,于翠翠,宋永芬,张贵丽

(1.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2.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3;3.济南春旭化工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地下水开采强度不断增大,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日趋严重,给当地居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带来严重影响[1-3],地下水污染防治成为热门话题,如对城市地下水防污性能的研究[1],以及淮河流域地下水水质[2]。笔者通过对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4-7],提出利用层次分析综合的原理对地下水污染进行区划,以达到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目的。

1 概况

1.1 地形

工作区地形为山前平原由丘陵山区向外围倾斜,地面高程9~50m,坡降约1/500~1/2 000;微倾斜低平原区除局部有零星孤山、残丘外,地势低平,向E,NE方向微微倾斜,地面高程3~70m。

1.2 气象

工作区属于暖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旱涝不均、冬季寒冷少雪,全区多年平均气温12~14℃,全年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3~5℃,7 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26~29℃。

1.3 地表水系

工作区水系发育,多年平均径流量由西北往东南递增,为70~350mm/a,主要河流有独流入海的小清河、弥河、白浪河、潍河,独流入湖的红卫河、万福河、洙赵新河、汶河、泗河,主要湖泊有微山湖(南四湖)、东平湖(图1)。

1.4 地下水水质

天然状态下浅层孔隙水由中低山丘陵区浅层孔隙含水层、冲积洪积平原低矿化淡水区的钙型、钙镁型、钙钠型·重碳酸型(现状条件下重碳酸氯型水分布面积增加,阴离子类型复杂化),过渡为冲积平原古河道带淡水区、冲积湖积平原咸淡水区的镁钙型、钠钙型、钠镁钙型、钠镁型·重碳酸、氯型水,到海积冲积平原咸水区则出现钠·氯型水,部分重碳酸型水转变化氯化硫酸型水。

图1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图

2 区划方法

2.1 分区原则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很多,较为相似的有美国EPA 地下水防污染性能评价方法(DRASTIC)[1,6],采用EPA(DRASTIC)法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的划分原则。重要地下水源保护区和修复治理场地范围依据调查工作直接划定,其余地区根据地下水污染防治基本要求,原则上划为4个区:

(1)重点防护区: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差,地下水资源丰富或开采程度高,污染源多的区域。

(2)中等防护区: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较差,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或开采程度较高,污染源较多的区域。

(3)一般防护区:地下水防污性能中等,地下水资源和开采程度一般,污染源较少的区域。

(4)自然防护区:地下水防污性能好,地下水资源较贫乏或开采程度较低,污染源零星分布的区域。

2.2 评价指标选取

防护区评价指标选取地下水防污性能、地下水污染评价、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分布、地下水开采程度和污染源荷载5项:

地下水防污性能:防污性能越差,地下水污染防护级别越高。

地下水污染评价:地下水污染程度越高,地下水污染防护级别越高。

地下水资源分布:地下水可开采资源越丰富,地下水污染防护级别越高。

地下水开采程度:采用开采潜力指数(Q可采/Q实采)表示地下水开采程度,开采潜力指数越低,开采程度越高,相应的地下水污染防护级别越高。

污染源荷载程度:指污染源分布状况,分为工业、农业、污水灌溉、畜禽养殖、采油、垃圾场等类型。污染源荷载程度越重,地下水越容易受到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护级别越高。

2.3 指标赋值

对工作区进行网格剖分,对网格单元进行了编号。

利用MapGIS软件,对5个评价指标项目按5个图层进行单元格赋值,将评价指标根据各自的评分标准(表1),在其各图层上赋予相应的评分并形成各评价指标的评分图,然后与剖分单元文件进行空间相交分析,各指标评分就传递给了剖分单元,再在属性库子系统下,将各评价指标的评分输出,进行相应的处理,形成Excel赋值数据。

表1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评价因子分值

2.4 指标权重

对5项评价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及层次分析法分别给予评分和权重,方法与防污性能评价方法相同,专家打分及指标权重计算结果见表2、表3。

表2 层次分析定权法的判断矩阵标度分级

表3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评价各指标权重

2.5 区划指数计算与分级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指数计算公式:

式中:PI—区划指数,PI 值越高,防护等级越高;A—地下水防污性能;B—浅层地下水污染程度;C—浅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D—浅层地下水开采程度;E—污染源荷载程度;R—指标评分等级;W—指标权重。

计算结果表明,工作区剖分单元PI 指数范围值为2.07~8.59。将所有剖分单元的PI值进行分布统计,形成PI值频数分布直方图。采用PI值频数曲线将防冶级别进行四级划分,划分方法是将频数曲线与PI轴形成图形的面积按20%∶30%∶30%∶20%的比例划分,分区界线对应的PI 值即为PI分级值(表4、图2)。

表4 地下水污染防冶区划分级

图2 防污性能分级的PI值界线值确定图

3 结果

在工作区各剖分单元PI 值和分级值绘制PI值等值线基础上,经修正形成防护分区:重点防护区、中等防护区、一般防护区和自然防护区,再根据该次工作调查划定重要地下水源保护区和修复治理场地,形成工作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图(图1)。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此方法选取地下水防污性能、地下水污染评价、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分布、地下水开采程度和污染源荷载为防护区评价指标,考虑因素较为全面,可操作性强;难点在于PI界限值的确定,对5项评价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及层次分析法分别给予评分和权重,应慎重确定PI界限值。

4.2 建议

根据不同的地下水污染区划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1)重点防护区和中等防护区:①严格控制重污染项目的新建、改建、扩建,对不能做到稳定达标排放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当依法关停、搬迁。②对流经该区的河流水质进行综合治理,严禁向河道排放污水,确保河流水质,禁止河道挖沙。③对区内规模化养殖场,应当建设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对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用地膜等农业生产残留物,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8]。④采取政府资金补贴方式,逐步在农村开展旱厕改造工程,加强旱厕改造政策的宣传。⑤逐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

(2)一般防护区:该区应加强地下水水质监测,掌握地下水水质变化规律,发现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自然防护区:地下水资源相对较贫乏或浅层无淡水资源,暂不采取人为的污染防护措施,靠自然防护即可。

[1] 喻生波,屈君霞.城市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J].甘肃科技,2008,24(6):42,50-52.

[2] 李肖兰,吕华.淮河流域山东段地下水质量评价[J].水利经济,2012,30(1):36-39.

[3] 罗兰.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72-75.

[4] 钟佐燊.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探讨[J].地学前缘,2005,12(增刊):3-11.

[5] 李亚松,张兆吉,费宇红.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优选与分析:以滹沱河冲洪积扇为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28(1):6-10.

[6] 姜志群,朱元胜.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中DRASTC法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2001(3):100-103.

[7] 程继雄,程胜高,张炜.地下水质量评价常用方法的对比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15(2):23-25.

[8] 周怀东,彭文启.水污染与水环境修复[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防护区区划污染源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基于“三线一单”的环境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川渝传统民居区划的环境蕴意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NBC 防护区超压控制的研究与运用
库区防护区排洪涝工程布局及规模研究
舰船集体防护系统增压建立时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