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2013-12-23谢俊勇
谢俊勇
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331 医院呼吸科,湖南株洲 412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备反复发作合并急性加重特点的肺部疾病。 由于其病情反复发作,患者肺功能进行性减退,当病情急性加重时可伴随出现Ⅱ型呼吸衰竭[1]。 美国于1989 年首次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以来,无创通气日趋受到重视。 大量证据表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 并Ⅱ型呼吸衰竭, 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有明显疗效。 本研究对60 例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组治疗, 其中治疗组加用无创通气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 年6 月~2011 年6 月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331 医院呼吸内科收治住院的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 例,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2007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修订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2]。 将60 例病例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 例,男17 例,女13例,年龄50~85 岁,平均(65.7±11.2)岁;对照组30 例,男19例,女11 例,年龄51~86 岁,平均(66.3±12.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以上患者排除昏迷、自主呼吸微弱、低血压休克、未能控制的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上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多以及与口鼻面罩无法配合者,并且所有患者均无大气道阻塞、巨大肺大泡等机械通气禁忌证。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改善心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平衡、祛痰、平喘、解痉、抗感染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美国BIPAPHarmony 无创呼吸机、设定参数、用软帽固定、选择合适的面罩:呼气压力(EPAP)4~8 cm H2O (1 cm H2O=0.098 kpa), 备用呼吸频率12 次/min,吸气压力(IPAP)自低水平压力8 cm H2O 开始逐渐增加,达到12~24 cm H2O;通气模式S/T;调节吸氧浓度,使SpO2达90%以上,病情好转后逐渐下调参数,间断延长停机时间,并改用鼻导管吸氧,直至完全撤机。对照组给予低流量吸氧。
1.3 疗效判定
显效:24 h 内神志、 精神异常症状基本消失, 神志转清,血氧饱和度(SpO2)、PaO2、PaCO2恢复正常;有效:24~48 h内缺氧、 呼吸困难等明显改善,SpO2、PaO2、PaCO2虽有改善,但未完全恢复至正常;无效:48 h 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SpO2、PaO2、PaCO2无改善;显效+有效=总有效。
1.4 观察指标
无创通气治疗3 d 后, 密切观察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 观察并且对比无创通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结果, 对SpO2、PaO2、PaCO2值结果分析并记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软件, 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
治疗组治疗前PaCO2明显高于治疗后, 治疗前血PaO2、SpO2较治疗后有明显的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SpO2: 血氧饱和度;PaO2: 动脉血氧会压;PaCO2: 二氧化碳分压;1mm Hg=0.133 kPa
组别 SpO2(%) PaO2(mm Hg) PaCO2(mm Hg)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70.6±1.9 93.1±3.2*#50.2±0.3 88.3±11.8*#71.4±8.7 36.7±12.1*#71.1±2.4 81.7±3.0#49.6±0.2 62.8±10.1#70.2±10.1 57.9±11.6*#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血压波动、心律失常,无明显抽搐、 烦躁,无恶心、 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无肝、 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 未出现皮疹,皮肤发痒等药物过敏反应,注射局部无红肿、 硬结等症状。
3 讨论
COPD 其特征是进行性发展且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是一种可以治疗和可以预防的常见疾病,合并症和急性加重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3-4]。伴有肺和气道对有害气体或颗粒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 其发病原因包括社会经济地位、感染、空气污染、化学物质和职业性粉尘、吸烟等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两方面。 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喘息、呼吸困难或气短、咳痰、慢性咳嗽、全身症状(如焦虑、精神抑郁、外周肌肉功能障碍和萎缩、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 在全球范围内,COPD 是全球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未来的数十年内,由于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和持续暴露于COPD 危险因素, 预计COPD 的负担会继续上升。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往往存在动态肺过度充气,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增高和呼吸机疲劳,这些是导致通气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支气管—肺感染造成痰液引流不畅,进一步加剧了增高的呼吸系统阻力与不足的呼吸驱动力之间的矛盾,从而诱发产生Ⅱ型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时的高碳酸血症、 低氧血症可扰乱多个系统的生理代谢机能,相应器官的功能不全会在各系统器官的代偿能力达到极限时出现。 尤其是对缺氧较为敏感,耗氧量较大的心脑,出现功能紊乱也较早,可以出现多个器官功能的衰竭、障碍,最终可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纠正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改善患者的通气。 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措施, 有创机械通气方式,如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等方式应用于临床以后,虽然挽救了许多因呼吸衰竭而生命垂危的患者, 但因其属有创通气,同时也可能出现脱机困难、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出血、梗阻、气道损伤等并发症[5-6],增加患者死亡率,导致病情加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BiPAP 呼吸机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提供压力,可有效避免机械通气的副作用,辅助自主呼吸,自动调节预置的呼气压力水平, 其高压可以提高患者的肺泡气氧分压,扩张COPD 患者的气道。 而低压则起到了外源性PEEP 的作用,改善了氧合功能,保持呼吸的力量,减少COPD 患者的内源性呼气末正压,能调节呼吸功能[6]。 吸气时有一个较高的吸气压,减少患者呼吸肌耗氧量和做功,增加肺泡通气量,降低吸气肌负荷,克服气道阻力,轻松吸入气体使肺膨胀改善通气,改善气体在肺内分布不均的情况,有利于呼吸肌休息,增加呼吸中枢的自主调节能力,减少无效死腔通气[7-9],具有人性化程度高、自动漏气补偿、同步性能好等优点。 同时在医学研究中发现,外源性PEEP 不增加过度通气,同时可明显减少气道开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因此能更好地改善肺弥散功能,达到降低PaCO2,提高PaO2的目的,实现了症状缓解快,治疗时间短的目标,大大降低了病死率。 正确使用BiPAP 呼吸机需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主要适应证为较轻的呼吸衰竭, 而绝对禁忌证为面部术后、畸形、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误吸可能性高,昏迷,自主呼吸微弱,心跳呼吸停止等,相对禁忌证为上气道机械性阻塞,严重酸中毒,严重低氧血症,极度紧张,排痰障碍及气道分泌物多等[10-12]。 只有正确使用BiPAP 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能有效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改善二氧化碳潴留,改善缺氧,有效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从而降低心率及呼吸频率[13]。
BiPAP 呼吸机改善心功能可能的机制为[14-15]:①无创正压呼吸机的正压通气作用使胸腔内压升高,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脏前负荷;②正压通气作用减小心室跨壁压,减少左室收缩时需要对抗的胸内负压,并能反射性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③正压通气作用使氧合改善,心肌供氧增加;④对存在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正压通气有助于减轻肺泡水肿。
BiPAP 呼吸机和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能将患者体内的二氧化碳在短时间内排出,帮助患者恢复意识,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为下一步治疗赢取了时间,并且减少了气管插管率或气管切开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气道的管理,患者可以进食讲话。 进而降低了死亡率[16-17]。 本研究发现患者加用无创呼吸机之后,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显著缓解肺性脑病症状,纠正Ⅱ型呼吸衰竭,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由此表明,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方面,无创呼吸机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毕景春,王淑惠.BiPAP 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5): 31-32.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9):8-17.
[3] 罗文浩.胸腺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内科,2011,(6):551-553.
[4] 颜新彦,王光,姜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N 端脑钠肽前体及心肌肌钙蛋白测定的意义[J].中国医药,2011, 6(12):1498-1499.
[5] Dogan OT,Turkyilmaz S,Berk S,et al. Effects of long-term noninvasive hom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n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J].Curr Med Res Opin,2010,26(9):2229-2236.
[6] Khilnani GC,Saikia N,Banga A. Long-term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to manage persistent ventilatory failure after COPD exacerbation [J].Respirology,2010,15(5):818-822.
[7] 张艳卿,张艳丽.临床应用Bipapvision 无创呼吸机的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9,9(14):1270.
[8] 钟玲,程鸣.COPD 病人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J].医学创新研究,2008,12(5):97.
[9] 王萍.Bipap 呼吸机治疗COPD 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0,3(5):404.
[10] 刘宏伟,何国均,蔡映云,等.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模式对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8,10(9):534-538.
[11] 朱雷,钮善福,李燕芹,等.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昏迷患者的疗效评价[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9(1):28-30.
[12] Brochard L. What is really important to make noninvasiveventilationwork [J]. Crit Care Med,2000,28(2):2139-2140.
[13] 曹志新,王辰.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及指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36-137.
[14] 王辰.危重症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52-353.
[15] 杨庆福,李宝军,徐占领,等.辅助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高血压左心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4):68-69.
[16] 张祥杰,曹臣龙,李荣凯.无创通气治疗COPD 呼吸衰竭50 例失败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2):230.
[17] 沈宏韬,顾雪峰,邵传利.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