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话茶联

2013-12-23刘广荣

月读 2013年9期
关键词:陶潜陆羽茶楼

□ 刘广荣

在我国浩瀚的联海中,与茶有关的对联颇多。它们有的挂在茶馆,品茶赏联,美不可言;有的挂在茶叶店,招徕顾客;有的挂在表演茶艺的雅室,让人了解茶道……这些茶联耐人寻味,是中国茶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现采撷几联,与大家分享。

在成都一家茶馆,有人写下了“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一联。上联说的是人为名利而奔忙,即使再忙,也应该劳逸结合,到茶馆喝一杯茶,这样对身体大有好处;下联则讲脑力劳动是辛苦的,体力劳动也是辛苦的,与亲戚朋友畅饮,互相嘘寒问暖,借酒怀旧,其乐无穷。这副茶联一挂出,来此饮茶休闲的人络绎不绝。

四川的茶联很多。相传100多年前,成都华阳县中兴镇(现在的华阳镇)的兴盛居茶馆老板请高人撰了一联:“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该联言简意赅,运用夸张手法,凸现了茶的名贵。这间茶馆开张后门庭若市,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来此品茶。热腾腾的茶水,飘着芬芳;细细地嗅,慢慢地啖着清香……真是赏心乐事!

清朝末年,广州大同茶楼的老板为了提高茶楼的知名度,重金向各界人士征集茶联,要求楹联的上下联必须嵌入“大”和“同”字,同时还要突出茶楼的茶质优价廉,童叟无欺。消息一传出,茶楼里一下子挤满了人,一个个“才子”挥毫泼墨。然而,一时间竟没有搜集到令老板满意的对联。几天后,有一人写出了茶联:“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卖,针鼻铁,薄利只凭微中削;携子饮茶者多,同父饮茶者少,檐前水,点滴何曾倒转流。”此联对仗无懈可击,还将“大”“同”二字嵌入其中,深得老板赞赏。老板把酬金给了撰联人,撰联人因茶联发家致富,被后人传为佳话。

当时广州还有家有名的茶楼陶陶居,它的茶联是:“陶潜喜饮,易牙喜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此茶联独具匠心,上联和下联都有“陶陶居”的“陶”字,重复使人容易记住茶楼的名字;茶联中出现了四个名人:陶潜(东晋文学家、诗人)、易牙(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厨师)、陶侃(东晋时期名将)、夏禹(黄帝玄孙),且引用此四人的典故——陶潜喜饮、易牙喜烹、陶侃惜分、夏禹惜寸,文化品位极高。

有这样一个传说: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爬山观景,走累了,见不远处有一座庙,便进去小憩。庙里的老和尚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随口说了声“坐”,扭头对小和尚说“茶”。苏东坡不卑不亢地坐下与老和尚交谈,老和尚发现来者文质彬彬、才华横溢,随即把苏东坡引至房间,礼貌地说道:“请坐。”并对小和尚说:“敬茶。”一番交谈后,老和尚得知坐在面前的竟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笑着拱手道:“请上坐。”领苏东坡进雅室,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苏东坡饮了一会儿茶,向老和尚告辞。老和尚请苏东坡留下墨宝。苏东坡大笔一挥,写了副茶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老和尚看了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上海天然居的茶联,更有趣:“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此联顺念倒念皆可,被广为传诵。

元代画家赵原的《陆羽烹茶图》。图中远山起伏,山水清远,水面辽阔,临溪筑有草阁,丛树掩映。阁内一人坐于榻上,当为陆羽,一童子拥炉烹茶。表现了文人隐居闲适的生活。

广东的潮阳海潮古刹建于唐代,有一井叫“问潮井”,井台边的一块石碑上刻有一茶联,仅有上联“吾乡陆羽茶经不列名次之泉”,至今没人对出下联。联中所提到的陆羽是唐朝人,此人一生嗜茶,善于品评泉水,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联句的意思是说,我家乡的泉水是陆羽《茶经》里没有记载的不出名的泉水。不知有无大家对出下联?相信会有吧,高手在民间。

猜你喜欢

陶潜陆羽茶楼
陆羽品茶
陶渊明的小脾气
茶楼包厢外为什么排起长龙
不捧场的好朋友
开卷有益
张婧红室内设计作品
陶潜辞官隐情
第一次放孔明灯
任素梅作品选
茶酒联趣(联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