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牧区牧民对草地畜牧业生产现状判别及意愿的参与式调查——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抓西秀龙乡为例
2013-12-21张相锋董世魁史炎丹赵天任杨雯筠邵俊霖
蔡 虹,张相锋,董世魁,,姜 荣,史炎丹,赵天任,杨雯筠,邵俊霖
(1.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学院,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3.北京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青藏高原是我国黄河、长江等主要水系的发源地[1],同时也是北半球的气候调节区[2]。此外,青藏高原自古就是我国的重要牧区之一,千百年来支撑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孕育出了灿烂的中华草原文化[3],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文化继承及社会安定。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该区草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4],不仅影响着青藏高原地区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威胁着周边乃至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和持续发展[5]。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已积极开展了针对草地改良的管理措施,技术方法及试验研究[2,6-8],但是,这些技术方法对草地退化作用十分有限。
国内外已有学者意识到,成功的草地管理除了应考虑科学技术与社会宏观因素外,也应重视对当地传统生态知识及公众合理建议的采纳[9-11]。
另有学者指出公众参与对我国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而这一参与度还相对较低[12-14]。总体看来,针对我国草地管理中传统知识及相关公众参与的研究仍然较少,特别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而生态地位相对重要的青藏高原地区,这一领域的研究鲜见报道。基于上述背景,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抓西秀龙乡为案例点,运用社会学及环境科学理论知识,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整理并分析青藏高原藏族牧区的传统生态知识与相关公众管理建议,以期从社会学视角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高寒草地可持续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乡地处乌鞘岭、歪巴郎山、代乾山及马牙雪山之间的金强河上游及其支流的狭长地带。海拔2 787~4 325m,气候严寒多变,年均气温-2℃,年均降水量为500mm。该乡草原面积34.63万hm2,2005年牲畜存栏数3.69万头(只),主要是绵羊和牦牛,是天祝县最大的牧区之一,也是白牦牛保种选育基地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繁育基地之一。研究所设的两个案例点村落为红疙瘩村(N 37°14′,E 102°42′)和南泥沟村(N 37°11′,E 102°47′),两村常住总户数分别为138户和135户。
2.2 调查方法
运用由 McCracken[15]提出并由 Cornwall等[16]发展的参与式乡村评估法(PRA)。PRA被称为来自农户、与农户一道和依靠农户学习、了解农村生活和条件的一种方法和途径,有学者认为它能够克服以往“自上而下”式的调查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缺点,为社区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调查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研究重点采用入户半结构访谈、关键人物访谈、村庄大事记等方法。此外,研究者还对当地村、乡一级相关政府官员进行了深入访谈,并查阅二手资料对调研结论进行检验与补充。
田野调查开展于2011年8月,在两村获得半结构访谈有效调查样本各14户,分别占各村常住总户数的10.14% 和10.37%。形式为入户一对一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基本信息,放牧方式,草地管理,气候变化感知与应对,当地畜牧市场情况,政府决策和科研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度等。此外,在两村采访关键人物各一名,皆为具有丰富放牧经验的牧民,内容为进一步验证半结构访谈中的调查结果,并记录民谚和季节历等牧业传统知识。在抓西秀龙乡政府访谈官员共3位,主要为了解当地草原政策和草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3 数据分析
参考Dong等[17]应用的探究地区传统生态知识的方法,通过入户访谈获得的数据经过Excel 2007做初步统计与整理后,再经Statistics 19软件进行系统性定量分析以进一步解释和说明,用表格陈列出选择率超过50%的选项。从关键人物访谈及深入访谈实录中提取的信息,用以验证问卷数据的合理性,并对其作出补充说明。关键人物及政府官员访谈资料通过录音及笔记做复原整理,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点。此外,对从乡政府相关部门收集的第2手资料进行电子录入和分类整理。
3 调查结果
3.1 传统放牧方式调查
问卷调查中,所有受访者均表示其放牧方法与技术主要来自于祖辈经验。调查结果表明,牧民们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和气候特征,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放牧路线和草地利用方式。绝大多数被访者认为,他们的传统放牧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有着较好的效果(表1)。
调查统计表明,当地的放牧方式主要为夏天在高处草地,冬天在低处草地的季节性迁徙游牧(表1),且路线基本固定。这与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主体放牧方式相一致,充分利用了不同季节不同海拔高度的牧草生物量及有利气候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在红疙瘩村有两户牧民表示他们现今已改变了季节转场的放牧方式,但这并非是他们的传统观念改变所致,而是因家中草地面积太小,无法满足游牧所需的条件。对大部分牧民而言,即使冬季草地的所有权在草地承包政策实行后发生了较大变化,牧民们的放牧方式依然遵循了传统的季节性游牧式,并没有大的改变。
大部分村民都对夏季牧场等公共草地的保护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他们大多会根据草地产草量观测来控制草地放牧的家畜数量(表1),选择该选项的牧民们在红疙瘩村和南泥沟村的比例分别为71%和79%(图1)。深度访谈结果表明,促使当地牧民通过控制家畜数量保护草地的动因在于:草地是他们的生活之源,为了长久生存,他们必须主动考虑草地承载力的问题;而近几年草地退化情况的加重引起了大家更多的关注和担忧。
3.2 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及本土应对策略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不确定性变化,作为气候变化敏感区的青藏高原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尽管当地牧民没有精密的科学仪器来测量气候的变化幅度,但凭借自身的智慧和传承的经验,他们已从平日的生产生活中强烈地感受到这些变化,并采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应对、适应气候变化。在调查中了解到,两村村民普遍感觉到该区气候在气温方面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春冬季气温比往年明显下降,而夏秋季则有所上升;在降水量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无论降雨量还是降雪量,近年来都有较明显下降,但对生产生活尚未造成太大影响。此外,季节转换时间也发生了变化,春天开始得比上一年推后大约15~30d,而夏天结束得比上一年提前15~30d(表2)。
表1 传统放牧方式调查结果Table1 Results of survey on traditional grazing management in case sites
图1 草地资源有效利用的调查Fig.1 Available utilization survey of grassland resources in case sites
气候变化导致的诸多问题中,可供家畜食用的草料和饮用的水量减少是牧民面临的最大挑战。其中,饲草料减少对村民们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比如牛羊产奶量和体质均有明显下降,以至于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村民收入;饮用水减少虽然造成了局部影响,但尚未出现大面积人畜用水短缺的问题。尽管没有专家的科学指导,村民们却能凭借充满民间智慧的方式应对近年来的气候变化,但其中也反映了一些问题(表2)。在具体应对措施上,村民主要通过调整游牧转场时间来应对目前的气候变化状况,包括推迟进入夏秋草地的时间和提前进入春秋草地的时间。此外,受访村民也普遍表示用增加游牧定居地和畜圈周围人工种草的方式来弥补由气候变化造成的天然牧草减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牧草短缺的问题。然而,近年来的气候变化使得草原降水量和天然产草量有所下降,牧民普遍增加了自家的牲畜数量,这一行动可能导致草地压力进一步加大;但考虑到同期人口的增加,这一趋势尚不能草率地归咎为牧民的盲目趋利行为。
3.3 草地管理行政决策及科学研究中的公众参与
两村大多数被访牧民都对目前所获得的公共服务表示满意(表3),并认为近10年政府为应对气候及社会经济变化已出台了许多保护和管理草原的政策,然而却并未感受到在该地进行的学术研究和保护项目在增加,这可能是因为相关研究和项目向普通牧民推广和服务较少的缘故,与后文相关的调查结果相符。绝大多数被访者表示从未参与过政府对草原的相关决策,即使少部分曾经参与过此类活动的牧民,也仅在村委会开村民大会时发表过建议,并没有影响到更高的决策层采纳其建议。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牧民从未参与过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牧民的本土智慧并未得到科技研发、培训及推广部门的重视,也未感受到充分的科研服务。
在问及针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时,9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在制定草原政策时多参考当地民众的意见,让更多利益相关者有发言权。同时,多数受访者(70%以上)呼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吸纳本土生态知识。在对科研机构的建议中,村民意见差异较大,但大多希望科研机构组织更多基层培训,给牧民以更多实用技术指导。在关于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对家畜健康护理、牧场养护、动物饲养和放牧方式改进的培训需求最大(图2)。
表2 牧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及应对方式Table2 Herders’perceptions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ir adaptation strategies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
表3 草地管理决策及科学研究的公众参与Table3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and research interventions for sustainable grassland management
4 讨论与结论
图2 牧民对放牧体系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Fig.2 Herders’perceptions about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grazing systems
图3 牧民最需要的培训内容Fig.3 Herders’needs for trainings in pastoral production system
有地理学家报道,游牧方式的最初产生就是为了更好的适应草地生态环境变迁,在公元前2000年,中亚的自然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新石器时代比较温和湿润的气候逐渐被干燥而强烈的大陆性气候所代替,为了适应己经变化了的周围环境条件,蒙古诸部以及一部分突厥部落的祖先形成了一种特殊类型的生产经济—游牧业[18]。有历史学者[19]指出:四季游牧制度的源头是成吉思汗时期确立的努图格沁制度“游牧社会保护草原、保护水源、保护山林,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社会管理制度”。由此可见,由于生存很大程度受限于周边自然环境,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就已有了对草地深刻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实践[20]。
此次调查发现,天祝藏族自治县的牧民基本依据传统知识进行牧业生产生活并较合理地管护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较好地契合了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其生产力与可持续性在长期的自然及社会检验中被认为较为有效。此处放牧方式以传承祖先为主,并基本沿用了传统的劳作季节历。当地长期维持着固定路线、夏在高处冬在低处的季节性迁徙游牧,牧民们能够根据当年草地的产量及质量主动控制家畜数量,并能够合理利用牲畜粪便使生物肥料与能源得以充分利用,避免了石油燃料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威胁。这与历史人类学学者的观点一致。从历史记载看,在游牧民族的生态保护意识、行为、习俗和风尚中始终充满了丰富的民间智慧、地方性知识[19]。而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我们也能找到相似的结论。在对尼泊尔高寒草地地区的研究中,Tamang[21]报道,建立于传统乡土知识上的放牧及草地管理模式能充分利用地形、气候及植被条件。因为当地牧民对于当地地理条件及资源利用历史非常了解,在管理上有灵活性和适应性[22]。
青藏高原地处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带,被称为全球的“气候灶”和全球变化的预警区[23]。基于传统经验和对当地自然条件的熟悉,牧民们对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及随之而来的草地生态问题有较直观的感受,且大多被访者都采取了以传统生态知识为依据的相应措施予以积极应对。牧民对于当地气候变化的普遍反应,春冬季气温比往年明显下降,而夏秋季有所上升;降水量近年来明显下降;季节转换时间也发生了变化,春季提早,而夏季结束提前。马兴祥等[24]对1951~1998年天祝县气候状况所做的数据统计表明,天祝县气温从60年代起开始逐步升高,而降水则呈减少趋势,尤其是当地雨季(秋季)降水减少明显,这与当地牧民的感受基本一致,说明当地牧民对气候变化有着较为敏锐的感知力。由气候变化引发的问题中,牧民反映最强烈的为草饲料不足,进而引发畜产品的产量及质量的下降,致使牧民收入有所削减。在应对当前气候变化问题中,牧民主要通过调整游牧转场时间,包括推迟进入夏秋草地的时间和提前进入春秋草地的时间,以适应变动的气候,从而充分利用草地生物资源。尹伦等[25]在云南省德钦县果念行政村考察也有类似结论,即村民有能力通过调整放牧的迁徙周期来应对当地的气候变化对牧业的影响。由此可见,各地牧民以传统知识和自主意识面对气候变化的现象是合理有效的,因而值得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重视和吸纳。此外,近年来牧民们也采取了非传统的应对方式——种植牧草,以应对气候变化引起的草料短缺问题,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传统知识体系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公众参与度调查中,大多数被访牧民对政府当前提供的公共服务表示满意;同时我们也发现牧民作为草原政策的直接利益相关者,目前却极少有机会参与草原政策决策及相关科学研究的过程。已有学者报道,公众参与缺位,没有形成环境治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我国生态环境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12,13]。由此,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可持续管理中,应充分吸纳牧民的本土知识,增强牧业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1] 李海山.青海三江源区草地生态建设的思考[J].草原与草坪,2006(5):63-65.
[2] 武高林,杜国祯.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探讨[J].自然杂志,2007,29(03):159-164.
[3] 汪玺,师尚礼,张德罡.藏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Ⅱ)-藏区的草原和生产文化[J].草原与草坪,2011,31(03):1-4.
[4] 尚占环,丁玲玲,龙瑞军,等.江河源区退化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与地上植被及土壤环境的关系[J].草业学报,2007,16(1):34-40.
[5] 鲍文,张志良.青藏高原开发、保护与特色经济发展[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56-58.
[6] 马玉寿,郎百宁,李青云,等.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J].草业科学,2002,19(09):1-5.
[7] 仁青吉,罗燕江,王海洋,等.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的恢复-施肥刈割对草地质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4,13(2):43-49.
[8] 汪诗平.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植被退化原因及其保护策略[J].草业学报,2003,12(6):1-9.
[9] 吴宁,罗鹏.长江上游高寒草地生态建设和管理中生态理论的若干质疑[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04):537-542.
[10] 杨红善,周学辉,苗小林,等.牧区放牧管理传统乡土知识挖掘[J].草业与畜牧,2011(5):60-62.
[11] 柏贵喜.乡土知识及其利用与保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1):20-25.
[12] 贺振燕,王启军.论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问题[J].环境科学动态,2002(2):11-15.
[13] 李东兴,田先红.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其原因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3(9):118-119.
[14] 徐小玲.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15] Mc Cracken,Jennifer A.An Introduction to Rapid Rural Apraisal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C]//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London,GB:1988:96-101.
[16] G C A P.Pathways to Participation:Reflections on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Z].2004.
[17] Dong S,Lassoie J,Shrestha K K,etal.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for sustainable rangeland resource 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northern Nepal[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9,90(2):994-1003.
[18] 穆尔扎耶大.蒙古地名札记[J].现代蒙古,1940.
[19] 吉尔嘎拉.游牧文明:传统与变迁[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8.
[20] 汪玺,师尚礼,张德罡.藏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Ⅳ)-藏族的生态文明、文化教育和历史上的法律[J].草原与草坪,2011,31(5):73-84.
[21] Tamang D.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farm and community resource management in Nepal[C]//Indigenous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Nepal Tamang'.Proceeding of the Workshop on Indigenous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Dhulikhel,Nepal.1992:13-23.
[22] Indigenous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Nepal[M].HM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Winrock International,Policy Analysis in Agriculture and Related Resource Management,1993.
[23] Dong S,Wen L,Zhu L,etal.Implication of coupled natural and human systems in sustainable rangel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in HKH region[J].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in China,2010,4(1):42-50.
[24] 马兴祥,刘明春,张子廉,等.天祝县气候变化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草业科学,2000,17(5):25-30.
[25] 尹仑.藏族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应对—云南省德钦县果念行政村的考察[J].思想战线,2011(4):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