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湿地保护生态区划及分区保护对策

2013-12-21吴后建但新球吴照柏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2期
关键词:生态区区划洞庭湖

吴后建,但新球,舒 勇,吴照柏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长沙 410014)

湖南省湿地保护生态区划及分区保护对策

吴后建,但新球,舒 勇,吴照柏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长沙 410014)

生态区划是湖南省湿地保护管理的基础工作,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把湖南省划分为环洞庭湖湿地生态区、长株潭湿地生态区、泛湘江流域湿地生态区、泛资江流域湿地生态区、泛沅江流域湿地生态区和泛澧水流域湿地生态区。在分析各湿地生态区湿地资源现状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湿地保护对策,以期为湖南省湿地保护管理提供思路。

生态区划;保护对策;湖南湿地

生态区划是在客观认识和充分研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然规律和人类活动因素,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揭示各自然区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规律,从而进行整合和分异,划分生态环境的区域单元,为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1]。湿地生态区划是开展湿地保护、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进行湿地生态功能区划是一项紧迫和必须的工作[2]。因此,生态区划是湖南省湿地保护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紧迫和必须的工作,但目前还缺乏对湖南省湿地保护生态区划的仔细分析和深入研究,开展湖南省湿地保护生态区划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湖南省湿地资源现状基础上,尝试性地进行湿地保护的生态区划,并探讨了各生态区的湿地资源特征、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对策,以期为湖南省湿地保护管理提供思路。

1 湖南湿地概况

湖南省位于中国内陆中部,长江中游南部,介于108°50′—114°15′E,24°40′—30°05′N之间,总面积21.18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2.2%,居第11位。全省东、南、西三面山地环绕,中部丘岗起伏,北部湖泊平原展布,形成向北开口的马蹄形地貌,湘、资、沅、澧四水注入洞庭湖。

据调查[3],湖南省湿地可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4大湿地类和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沼泽化草甸、库塘、运河/输水河和水产养殖场11大湿地型,湿地总面积为102.1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4.8%。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是湖南省湿地的主体,二者面积分别占湿地总面积的38.79%和37.78%。湖南省湿地物种多样性丰富,据调查统计,共有湿地植物489种,隶属95科278属,湿地动物5纲39目112科318属639种。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种;有国家Ⅰ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4种[3]。丰富的湿地资源和多样的生物物种奠定了湖南湿地在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区的重要地位。

2 生态区划原则、依据和方法

2.1 生态区划原则

1) 水文联系紧密性为主导原则。水是形成湿地的基础条件,也是驱动湿地形成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水文联系是串联小尺度湿地形成大尺度湿地生态系统的纽带。水文联系的紧密性是区划不同湿地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也是开展湿地流域综合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针对湖南省湿地实际,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划分的三级流域作为生态区划的主要依据。

2) 主导功能原则。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但由于湿地类型、面积和保护管理状况不同,其功能发挥的作用和地位各不一样,湿地保护应该以主导功能保护为主。因此,在生态区划的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保障主导功能的发挥。

3) 地貌单元相对独立性和生态完整性原则。作为湿地形成生态基础的水文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形地貌单元。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地貌单元之间的水文联系紧密性不一。同时,由于主要受水文联系的驱动,使得流域内的生态系统水文联系紧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内,相对于流域外的生态系统,其生态联系和生态完整性更强。例如,一条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其生态完整性高,生态联系非常紧密,应该把整个河流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生态整体进行区划,而不应该人为地分割成几段。因此,在三级流域区划骨架的基础上,应保持生态完整性和地貌单元相对独立性作为重点,对三级流域区划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4) 区域共轭性原则。在自然地理分异特征的基础上,与行政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相结合进行分区与布局,即对于小部分不属于某个三级流域的区域,为了保持行政区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将其纳入相应流域系统内。同时,应该保持行政区域完整性和自然区域完整性共轭统一的原则。生态区划界线尽量与行政辖区接轨,既有利于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又便于区域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5) 保护可操作性和便于管理原则。生态区划的主要目是为高效可操作性强的湿地保护和管理服务的。因此,生态区划还应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有利于地方政府对湿地保护的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保证保护的可操作性和管理的高效便捷。

2.2 生态区划依据

湖南省湿地保护生态区划依据主要包括湖南省三级流域分布图、地貌分布图、DEM图、湿地资源分布图、行政区划图,并分析保护管理的具体要求和需求,其中以湖南省三级流域分布图为主导区划依据。

2.3 生态区划方法

生态区划的具体方法和流程为:收集湖南省相关基础图件和已有的湿地保护研究成果资料,在ARCGIS9.3操作平台里,对基础图件进行处理并配准,按照确定的区划原则,以湖南省县级行政区划图为底图,以三级流域分布图为主导区划依据,并结合其它图件、资料,充分考虑保护管理的需求,进行初步生态区划,对初步区划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得到最终的湖南省湿地保护生态区划图,详见图1。

3 区划方案

根据以上生态区划原则、依据和方法,根据湖南省湿地现状和保护管理需要,共区划了6个湿地生态区,分别是环洞庭湖湿地生态区、长株潭湿地生态区、泛湘江流域湿地生态区、泛资江流域湿地生态区、泛沅江流域湿地生态区和泛澧水流域湿地生态区(图2)。

图1 湖南湿地保护生态区划方法及流程示意图

图2 湖南省湿地保护生态区划方案示意图

3.1 环洞庭湖湿地生态区

区域概况:包括岳阳市全部、益阳市市区、南县、沅江市、桃江县、常德市市区、津市、安乡、汉寿,国土面积2.87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3.6%。地貌以平原、岗地和丘陵为主,在东北部有少量山地,为湘、资、沅、澧及周边水系泛滥而成的河湖区,河网纵横,湖泊棋布,是湖南省淡水湖泊分布最集中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水资源丰富,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人工湿地中的稻田面积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和水产基地,是一个巨大的自然——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资源:湿地面积54.25万hm2,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53.1%,湿地面积占该区国土面积的比例为18.9%,为湿地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区。从面积看,该区湿地以湖泊湿地为主,湖泊湿地占该区湿地面积的68.1%;从类型上看,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和河流湿地面积分别占全省同类型湿地面积的95.7%、68.6%、32.2%和21.5%,即包括了湖南省绝大部分的湖泊湿地、大部分沼泽湿地和三分之一的人工湿地。是湖南省湿地类型最为多样、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湿地面积最大的区域,也是湖南省大部分湿地动植物的主要集聚地,是众多珍稀水禽的越冬地,是许多珍贵湿地植物的避难所,在湖南省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湖南省的3块国际重要湿地、1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8个国家湿地公园分布于该区,每年来此越冬的水禽达到数十万只。

存在问题:长期以来,过度的资源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导致了自然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结构不合理转变、湿地生态功能下降、环境污染加剧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同时,泥沙的不断淤积将加速该区湖泊的消亡,三峡工程的运行,将改变该区域湿地水文条件[4],将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新的不利影响。

3.2 长株潭湿地生态区

区域概况:包括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全部,国土面积2.81万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3.3%。区域内人口稠密、工业集中、航运发达,是湖南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是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试验示范区。地貌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河网众多,池塘和水产养殖场较多。

湿地资源:湿地面积9.08万hm2,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8.9%,湿地面积占该区国土面积的比例为3.2%。以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为主,分别占该区湿地面积的64.6%和30.1%,有4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

存在问题: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工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导致了湿地污染严重,水质较差,水质性缺水已经是制约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因素。同时,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大,自然湿地面积减少速度快,且湿地生境破碎,生物栖息地被严重破坏或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生物多样性降低。

3.3 泛湘江流域湿地生态区

区域概况:包括了湖南母亲河湘江上游的湖南省部分、中游的全部和下游的衡阳部分,具体包括永州市、郴州市、衡阳市全部以及娄底市市区、双峰县、涟源市,国土总面积6.09万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7%。地貌以山地、丘陵和岗地为主,航运较发达,水资源利用率高,水库建设密度较大。

湿地资源:湿地面积15.31万hm2,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15.0%,湿地面积占该区国土面积的比例为2.5%。以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为主,分别占湿地面积的58.2%和36.2%,有2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5个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内的桂东县是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中线必经的狭窄通道。

存在问题: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工农业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导致的水质污染,工业污染导致了湘江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森林生态系统的不完善导致水土保持能力较差,湘江的泥沙淤积比较严重;流域综合管理机制的缺乏导致湿地保护管理各自为政和重视程度不一;湿地科研、监测、宣教设施设备缺乏,水平较低,湿地保护管理机构不完善。

3.4 泛资江流域湿地生态区

区域概况:包括邵阳市市区、新邵县、隆回县、邵阳县、洞口县、武冈市、新宁县、邵东县、新化县、冷水江市、安化县,国土面积2.43万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1.5%。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湿地资源:湿地面积5.65万hm2,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5.5%,湿地面积占该区国土面积的比例为2.3%。以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为主,分别占该区湿地面积的60.5%和38.4%,有2个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内的新化、新邵和隆回三县是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中线必经的狭窄通道。

存在问题:缺乏完善的流域综合管理机制,工农业生产污水和城乡生活污水对湿地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由于地处衡邵干旱走廊而导致降水量相对较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较弱;对迁徙候鸟保护不力;湿地科研、监测、宣教设施设备缺乏,水平较低,湿地保护管理机构不完善。

3.5 泛沅江流域湿地生态区

区域概况:包括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全部及城步县、绥宁县、桃源县,国土总面积5.30万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5.0%。地貌以山地为主。

湿地资源:湿地面积12.02万hm2,占全省湿地总面积11.8%,湿地面积占该区国土面积的比例为2.3%。以人工湿地和河流湿地为主,分别占该区湿地面积的84.4%和13.4%,有国家湿地公园5个。

存在问题:没有建起其相对完善的流域综合管理机制,以水电为主要开发方式的水资源利用率高,是湖南省比较集中的水电开发区域,密集的水电开发对水生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水对湿地污染胁迫大;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有待提高;湿地科研、监测、宣教设施设备缺乏,水平较低,湿地保护管理机构不完善。

3.6 泛澧水流域湿地生态区

区域概况:包括张家界市全部、石门县、临澧县和澧县,国土总面积1.68万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9%。地貌以山地、丘陵和岗地为主。

湿地资源:湿地面积5.79万hm2,占全省湿地总面积5.7%,湿地面积占该区国土面积的比例为3.4%。以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为主,分别占该区湿地面积的47.5%和36.3%,有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

存在问题:湿地生态系统仍面临着工农业生产污水、生活污水产生的水质污染;河流泥沙淤积,流域综合管理机制的缺乏、湿地科研、监测、宣教设施设备缺乏,水平较低,湿地保护管理机构不完善等问题。

4 分区保护对策

4.1 环洞庭湖湿地生态区

1)以洞庭湖生态系统保护为重点,在积极进行现有国际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的基础上,填补保护空缺区域,建立环洞庭湖湿地保护圈,构建比较完整的湿地保护体系,将该区打造成为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的重要支撑点。

2)从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和我国候鸟迁徙网络的建立出发,积极实施洞庭湖湿地恢复和综合治理、湿地陆生植物生态隔离过滤带、湖滨浅水区水生植物净化带、沼泽原生境与植被恢复、外来有害生物防治等建设,构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修复退化的湿地生态功能,有效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将该区湿地打造成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节点、我国洄游鱼类和江豚的重要栖息地和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的典范。

3)加强洞庭湖污染综合治理。在调查洞庭湖周边污染源的基础上,对洞庭湖污染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对排污达不到国家标准的企业进行停、转、并、关,有效控制外源工业污染;建立周边完善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有效控制生活污染。

4) 积极做好后三峡时代洞庭湖湿地保护的应对工作。主要包括: ①建立良好的调度协调机制,做好水文调控。一方面,在长江流域层面建立较好的三峡调度机制,三峡工程的调度应该充分尊重和考虑洞庭湖的生态需求,不要出现长江—洞庭湖的江湖水文关系的重大变异;另一方面,在湖南省层面建立良好的四水调度机制,通过四水—洞庭湖的河湖水文关系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三峡调控造成的江湖水文关系变异带来的不利影响,尽可能保障后三峡时代的江湖河水文关系的和谐。②积极做好鱼类栖息地的保育修复和渔业保值增值应对工作。③积极做好水禽栖息地的保护保育应对工作。④积极开展生态补偿。建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通过项目支持的形式对洞庭湖湿地进行生态补偿。

5)积极开展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建设,主要开展湿地生态绿色养殖示范、湿地生态绿色种植示范、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示范、稻田高效可持续利用与循环经济利用示范以及湿地农业综合利用示范,在提高社区群众收入的同时,增强其湿地保护意识。

6)建立完善的湿地监测评估体系,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加强对湿地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对该区湿地生态过程进行动态连续的监测,监测和评价对三峡工程运行对该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积极争取国内外湿地保护相关组织和机构、非政府组织的相关项目,借鉴成功的经验,在提高洞庭湖湿地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借助各方力量把洞庭湖湿地保护好。

7)建议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省级自然保护区、西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横岭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整合成一个实体——湖南洞庭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并成立湖南洞庭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直属湖南省人民政府,以便对整个洞庭湖湿地进行保护和管理。

4.2 长株潭湿地生态区

1)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从理论着眼,从实践着手,探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湿地资源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的机制、模式和途径,为湖南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积累经验。

2)以水质保育和湿地景观的打造为主体,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主要载体,以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为补充,为快速发展的经济提供优质、洁净的水源的同时,也为人民群众提供湿地休闲、陶冶情趣、回归自然的场所,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3)以湘江流域综合治理为契机,加强湘江下游生态综合整治,有效保护长株潭城市群的饮用水源安全。通过实施“千里湘江碧水行动”,建立湘江治理的湖南省政府和各市问责制,对整个湘江进行生态综合整治,并以湘江污染治理为中心,把湘江打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河流生态系统。

4)加强城市湿地的污染控制和富营养化治理,积极开展城市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构建结构完整、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城市湿地,有效改善城市湿地的水质,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游憩休闲场所。

5)加强湿地的宣教和培训,提高科研监测水平,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

4.3 泛湘江流域湿地生态区

1)以保护湖南母亲河湘江为重点,建立起良好的湘江流域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实现上、中、下游湿地保护的统一行动和利益互惠。

2)以《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的实施为契机,加强该区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的综合治理,减少排入湘江的污染物;加强全流域综合管理和水资源调配,加强水质污染控制和治理,确保饮用水安全和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加强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建设,构建流域内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减少进入湘江的泥沙。

3)在加强现有的江口鸟洲省级自然保护区、祁阳小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和5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基础上,加强流域重要物种栖息地的保护、恢复和修复,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库。

4)建立湘赣候鸟保护联防机制,在桂东县加强迁徙候鸟的保护,确保迁徙候鸟在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中线主干罗霄山脉段的安全。

5)加强湿地的宣教和培训,提高科研监测水平,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

4.4 泛资江流域湿地生态区

1)建立良好的资江流域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积极建立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上、中、下游湿地保护的统一行动和利益互惠,加强流域污染综合整治,确保湿地水质安全。

2)以《衡邵干旱走廊综合治理规划》的实施为契机,重点实施水源保护、饮用水安全、水土保持等工程项目,以保障该区的湿地水生态安全。

3)以保护我国候鸟迁徙中线主干湖南西线的生态安全为重点,建立新化、新邵和隆回三县候鸟保护联防机制,在三县加强迁徙候鸟的保护,确保迁徙候鸟在湖南西线狭窄迁徙通道的安全。

4)加强流域重要物种栖息地的保护、恢复和修复,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库。

5)加强湿地的宣教和培训,提高科研监测水平,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

4.5 泛沅江流域湿地生态区

1)建立良好的沅江流域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积极建立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上、中、下游湿地保护的统一行动和利益互惠,加强流域污染综合整治,确保湿地水质安全。

2)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实施为契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以保障该区的湿地水生态安全。

3)建议从水电开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收入作为湿地保护基金。

4)加强流域重要物种栖息地的保护、恢复和修复,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库。

5)加强湿地的宣教和培训,提高科研监测水平,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

4.6 泛澧水流域湿地生态区

1)建立起良好的澧水流域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积极建立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上、中、下游湿地保护的统一行动和利益互惠。

2)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实施为契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以保障该区的湿地水生态安全。

3)加强沿河城镇生活污水及部分区域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工作,控制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和畜禽污染的治理,减少氮磷的流失,从根本上降低水库出现富营养化的可能性。

4)加强流域内重要物种如野生大鲵、原生水杉等栖息地的保护、恢复和修复,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库;加强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建设。

5)加强湿地的宣教和培训,提高科研监测水平,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

5 结语

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区划并提出各区湿地保护的相应对策,将为湖南省湿地保护提供一定的战略指导。但是,湖南省湿地保护还应该在生态区划的基础上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各方资金,建立完善的机制和体制,积极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提高科研监测能力,使湖南湿地保护工作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积极推动“绿色湖南”、“美丽湖南”建设和生态文明发展。

[1] 张茹春,阳小兰,高士平.河北坝上内陆湖盆湿地生态区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50-20252.

[2] 赵其国,高俊峰.中国湿地资源的生态功能及其分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1):1-4.

[3] 湖南省林业厅.湖南湿地[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

[4] 李倩.三峡工程对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影响[D].长沙:湖南大学,2005:34-47.

DiscussiononEcologicalDelineationandPartitionCountermeasuresofWetlandProtectioninHunanProvince

WU Houjian,DAN Xinqiu,SHU Yong,WU Zhaobai

(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410014,Hunan,China)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ecological delineation is the foundation work of wetland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Hunan province.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Hunan province was divided into Huan-Dongtinghu Wetland Ecological Zone,Changzhutan Wetland Ecological Zone,Fan-Xiangjiang River Basin Wetland Ecological Zone, Fan-Zijiang River Basin Wetland Ecological Zone,Fan-Yuanjiang River Basin Wetland Ecological Zone and Fan-Lishui River Basin Wetland Ecological Zone.Based on analysis of wetland resources status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wetland ecological zon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wetland protection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wetland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Hunan province.

ecological delineation;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Hunan wetlands

2013-01-28

2013-04-07

全国湿地资源普查项目(2130212)

吴后建(1980-),男,湖南溆浦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湿地保护、生态恢复和湿地公园相关科研和规划设计工作。

P343

A

1003-6075(2013)02-0032-06

猜你喜欢

生态区区划洞庭湖
浅谈洞庭湖渔文化(上)
洞庭湖
南充市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
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北极地区潜艇破冰上浮风险评估建模与区划仿真
山西省黍稷高抗倒种质资源的丰产性和适应性鉴定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河南省不同生态区对花生新品种漯花8 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社区治理如何密织服务网——成都安公社区划了“五条线”
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