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善美
——湿地公园设计新理念

2013-12-20但新球但维宇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4期
关键词:真善美设计者公园

但新球,但维宇,周 维,郭 伟

(1.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410014; 3.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074)

真善美
——湿地公园设计新理念

但新球1,但维宇2,周 维3,郭 伟3

(1.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410014; 3.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074)

分析了在设计中如何体现真善美,提出了真善美设计(TGB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理论,综合真善美的设计就是关于爱的设计,并结合湿地公园设计实践分别提出了真善美的设计要素与设计方法。

真善美设计;文化设计;湿地公园;新理念

1 文化设计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湿地公园中的湿地作为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在成立公园后,实际上是在人的干扰下,湿地系统将按照人为的设计方向发生改变,产生新的形态,这种变化的过程与结果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所以人的干扰方式与程度将影响其文化的形态与性质。

人类设计参与改造自然地过程,是一种文化的决策,或者称之为文化设计。其表现公式如图1,设计与决策是文化设计过程,生产与干与是文化形成过程,最后的产品(形态)就是文化的物化形态。

图1 设计的过程

本文将重点讨论以上公式中的自然,被称为湿地公园或者湿地时,人的决策与设计过程或者应重点关注的方向,因为这种过程决定了后面的生产和干与行为,最终影响文化产品的形态。

任何一种自然中的事物在人类的三种精神世界(感性、理性和情感)中都会有着不同的表现特征,相应的生态文化产品(物品)它也应该具有大众的认知与价值[1-3],即真善美:感知世界是真、理性世界是善、情感世界是美。

这三种思维与感知的境界,实际上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首先是感知,是认知的第一阶段,真实是其本质所在,是对物的真的认知;利用已有的价值、道德标准进行理性的判别,它对人来说应该是善的体会,这是审美认知的第二步;继而在人的情感世界会产生愉悦、认同、归属等系列的审美体验,从而才会产生美的感受。

因此对于设计而言,尤其是生态设计其实就是一种关于真善美的设计。

1.1 真的设计

撇开唯心与唯物的讨论,真就是物在心中的一种映像,是相对于假的存在,是意识(心)对物的一种判别。对于设计而言就是要强化设计物在人们心中产生真的映像与认知。

由于真是事物在人心中的一种映像,所以能够被认知就是一个前提,而人的认知因其自身的能力而受到限制。

真的设计中涉及到两个大的方面。一是自然物符合一定时期内人类已有认知对其的判读,二是通过设计辅助工具与技术让人感知这种自然物(如细菌存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本文提到的自然物也是包括了自然改变的过程。

1.2 善的体现

善是一种价值的判断,是人类对认知的事物,利用内心的价值观判别体系。认知其对本身是有益还是有害,有用还是没用。依据其价值体系结构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个人、群体与社会三个层次。虽然这三个层次是依次递进的,但也有差异。因此对于设计者而言,善的设计既要符合普遍个体在一定时间的价值认知,也要符合群体与社会的利益。当然,价值判别标准个人、群体与社会会有不同,而且,时代不同,这些判别标准也有差距,如“环肥燕瘦,代有佳人”,就是时代不同,审美与价值判别标准有差距的表现,当然,还有区域不同,这些判别标准也有差距,对于设计人员而言,了解这些也非常重要。

1.3 美的表现

只有美的事物在感知世界中是真的,在理性世界中是善的,继而才会产生美的感觉。因此真和善是美的前提和源泉。

由于审美过程一直是隐秘的而未完全被人类所解读,而且涉及到审美价值判别标准的复杂性,所以就有了审美的复杂性。

即便是真和善的事物,不同的人都会因为不同的审美价值体系和情感分析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审美体验。对于设计者而言是要借助于大众的审美情趣使更多的人产生更多的审美体验。

1.4 爱的表达

帮助他人,特别是有一定缺陷的人,使他们更加能够感受到美,是对人的关爱;帮助自然,使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真,是对自然的关爱;帮助社会,是使社会稳定和谐,充满善,是对社会的关爱。

因此,设计者应该利用爱的设计语言,使事物和设计对象能更好的体现:真在自然的表现、善对社会的意义、美对人类的价值以及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爱的设计。

2 文化设计要素

2.1 真的设计要素

2.1.1 尊重自然规律

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物是人类认知最早、最基本的事物,是人类物质世界的基础。人类对自然界中水与森林的认知也是人类认知中最早和最重要的知识体系。例如人类从森林中走出,傍水而居,种植水稻,修建水利工程都是人类对森林与水认知后的一种生态适应方式。对水的崇拜,水神、龙神以及其他与水和湿地相关的宗教现象,就是人类对水一时无法适应、无法解释而产生的文化。

所以对设计者而言,了解自然、了解自然过程是基本素质。因为自然和自然过程是人类对真与美评判的基本参照。所以在目前的设计时尚中有一种近自然设计,过去有一种仿生设计也是基于这一认知产生的。因此对湿地公园的设计而言,保护湿地的自然状态和自然生态过程是设计和管理的基础,采用近自然和仿生的设计手段进行人类干与行为设计是设计的基本手法。

2.1.2 尊重生态与生命过程

在大自然生态过程中,生物的生命过程是最基础的,也是最精彩的过程,然而迄今为止,还有许多生物和它们的生命过程还未被我们所了解,有些甚至有很多在没有人类认知前就由于人类不适当的行为干扰而消失了。

在地球上生物的生命过程中,应该说都与水有关,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有许多与湿地相关,它们生命过程中的一段必须依赖湿地或湿地生物,因此保护湿地首先是保护湿地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同时保护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湿地公园保护与管理设计中,水、水生命过程、水生态过程是设计元素中最重要的。由于湿地或者养分依赖于水的生物,生命过程中与水相关的一些细节还未为人们所知,例如水质变化、水位变化、水中生物中不同种群的结构对生命过程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未知它们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减少干扰。

2.1.3 尊重生态科学

科学技术帮助人类了解未知的世界,揭示自然规律,理解生命的本质。因此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把人和自然放在一起进行研究而诞生的科学就是生态学,生态学研究成果的应用缓解了人类无限制地利用自然资源,破坏地球环境的速度,生态对策是人类重新认识自工业革命以来最重要的环境对策。

在全球环境影响中最关键、最活跃的湿地与森林环境,对地球地表生态系统影响巨大。因此在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中尊重生态科学有三个方向的涵义。一是利用现有的生态科学研究成果对湿地公园进行科学保护、科学开发、科学管理与利用;另一方面加大科学研究与科学监测力度,探索湿地科学规律,调整人的干预形式;三是利用科学手段提高人类对湿地与森林的认知,人类只有了解了湿地和森林才能保护和利用好湿地和森林。

2.1.4 崇尚自然材料

在回归自然的全球背景下,对于现代的设计师而言,如何选择自然材料是对其的一种考验。

人类历史经历了漫长的木器时代、新旧石器时代,度过了短暂的铁器、青铜时代而后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木、石器时代几乎占据了人类进化历史的95 %以上。因此,木石材料已经深深地印记在人类的记忆和遗传中,对木石的感情几乎没有其它材料可以代替,所以在全球的公园中最让人感到亲切的园林材料是树木和石材。理所当然的在湿地公园设计中,如果采用人工干预和人工置景,应该最大可能的采用本土植物和自然的木石材料。

2.1.5 尊重历史现实

作为理智的利用或者可持续的利用理论实践的湿地公园在科学的保护前提下加以利用,并且开展科普宣教是其重要宗旨和目的。

在宣教和休闲过程中,为了实现时空共融,在时间上展示的是重现历史,或者历史中的过程,使人们在认知这些历史的过程中汲取知识和教训。

真实的再现历史是一种科学态度。尊重历史沉淀下来的风俗习惯与经验也是一种科学态度。因此在进行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与管理中必须熟知地方与湿地相关的历史知识、风俗习惯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并加以科学的恢复、适度的再现与智慧的利用,才是我们设计管理者正确的决策。

2.2 善的设计要素

2.2.1 以人为本,遵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对于湿地公园而言,保护、宣教、利用是其三项基本功能。而利用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在公园设计中应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要求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是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设计者的文化取向。例如保护野生物种的方式,保留原野地、划出禁止利用区域、季节性禁捕、轮作轮息,都是基于上述考虑而采取的行动。

2.2.2 以自然为善,最小干扰自然过程

随着地球上光、温度、雨水的季节变化而产生的自然过程,伴随的生命过程是自然界完美的自然选择。其中人与其他生物就是赖以这种选择而产生的生态平衡而生存。因此尊重自然界的这种选择就是与自然为善。

所以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尊重自然、最小干扰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在湿地公园设计中保护河流让其形态自然,随着季节变化而自由消长流淌,伴随着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生命的形式就会多彩多姿。保护一个自然地湖泊,让其与江海相通,形形色色的鱼类可以畅游于其中,这便是一首延续生命的赞歌。但是遗憾的是这些基本要求人类没有做到,同时很多设计师也一样,他们可以做到与人为善但是做不到与大自然为善。

2.2.3 与生物为友,彼此留下生存空间

很难想象,如果地球上只有人类,没有其他生物人类是否还能够生存?从纯生物学的角度,人也只是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之一,因此人类生存的唯一选择是与生物为友。

在过去的设计中,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居民区的规划鲜有设计中把除人的需求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需求也放到设计要素之中。这样下去人总有一天,会因为设计规划的失误而失去许许多多的朋友。

作为现代的设计师尽管不能把人之外的其他生物放在与人同等的地位上来考虑,但仍需给这些生物一些自由生活的空间。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保留一些栖息地、鱼类的重要巡游通道、产卵地、候鸟的季节性停留地、动物的食物来源地、植物种群自我繁衍的最小种群保有面积等,都是基于上述考虑而应有的设计内容。

2.3 美的设计要素

2.3.1 符合大众审美需求

所谓千人千面、个有人爱,因为审美情趣的标准不一样,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但是产生的美感机制却都是一致的。

产生美感愉悦的主要来源是因为审美评价而产生的认同、共鸣、兴奋、忘我、激动等一系列使人愉悦的心理感受。因此作为设计者应对设计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的关系有充分的了解。了解审美主体的审美情趣和趣向,了解设计对象的真和善的元素。从而在两者之间搭建一座认知与感受的桥梁。

湿地公园的使用者是公众,因此设计者应该了解大众的审美需求,使其设计的项目符合一般的审美原则和当代的审美情趣。

2.3.2 符合审美规律

只有符合人体感知、认知的事物才有可能进入审美感知的过程。但是审美过程非常复杂,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均有人爱,一般而言符合熟悉事物的尺寸大小比例的一般被认为是美的,而且还有如同黄金比例一样特殊审美比例关系。颜色则是能被人眼识别而不产生刺激性的则被认为是美的。而质地能使人在触觉上感到舒服的(如玉质)则被认为是美的。

对于湿地公园而言,其中的公共设施除了审美需求外还应体现湿地的特色。

2.3.3 协调与和谐

这里的协调、和谐是相对于单体大小、色彩的协调、和谐之外的个体之间的连接、联系的协调。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协调,除去有大小、色彩的和谐之外,还有风格、文化的协调。比如在一条古街上出现了现代时尚的公共设施就是一种不和谐的元素。

对于湿地公园设计者而言,首要任务是设计对象应与湿地公园主题相协调,突出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主题元素。然后也要使公园与相连的环境(功能区)相协调。例如公园入口应面向城市和外来人群的方向,其中道路以主要、次要、大小分开,组成协调的交通系统。在项目设置上应与功能一致,例如宣教区应以生态教育为主,在利用区以生态休闲项目为重等。

2.3.4 把人的要素引入视觉环境设计

在风景区和公园设计中,把人看人放到设计中是近现代设计者必须考虑的元素。其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是把情趣一致的人导向相近的去处或者项目中,使之产生群体归属感;二是在游路和景点的人群分布设计中,要设计在尊重个人隐私和安全空间的前提下,能够产生群体存在意识和群体安全感;三是有意识的让游客进入景点之中,互相成为观赏对象,从而产生满足感和自豪感;四是方便让人进入景框,设计者应该把大自然中最漂亮的一角方便成为人的背景,而定格在游客的影像中。

2.4 爱的设计要素

2.4.1 对自然的关怀设计

对大自然、对生物、对人的爱是设计者主要关注的三个方面。倾注爱意的设计主要在于项目的布局,材料的使用和服务点上。

过去的设计中遵守的一条准则叫尊重场地。建筑师说的风水,实际上是让水自由流淌,让风畅通,让阳光直泻,让万物自由生长。这就是顺时应势,就是在设计中对自然之爱的体现。

2.4.2 对生物的关怀设计

正如前述善待生物就是对生物爱的体现。在设计中重中之重是让每一种生物都有自由的生长空间,能够完成生命的过程。对于生物群体而言保持完整的生物链就是一种对生物的爱。

例如在洋湖湿地公园的规划中,设计了对地处闹市中的公园倡导城市中的黑暗,让生物有完整的昼夜节律,这就是一种对生物之爱的设计理念的体现。

2.4.3 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设计

对于弱势群体的特殊设计无疑是一种爱的设计,让这些人群也能够享受到正常人一样的审美感受和大自然的恩赐是现代设计师的职责和爱的体现。

2.4.4 材料的亲和性

材料能够给人产生美感,也能给人以安全感和亲近感。加工之后的材料和器具能满足大多数人的使用需求,是爱的设计的表现形式。

2.4.5 游憩休闲项目的大众化

尽管说对每一个具有设计要求的个人做服务设计是设计者的职责所在。但是湿地公园作为一个公共环境,其服务对象应该是大多数人或者说应该尽量为大众服务,因此设计者应尽可能地设计为大众所需的服务项目,尤其是对低收入人群的服务项目。目前大多数管理与设计者都将公共绿地、综合公园、博物馆等设计为免费开放,实际上就是爱的表现。在湿地公园中设计者应考虑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的需求,而不是少数精英或是高收入人群的偏好。

2.4.6 公共服务的细致性

有报道显示每到游客高峰季节,往往会出现公共厕所拥堵的现象,撇开科学设计的考虑,这就是设计师爱的设计意识不够的体现。针对人体生理需求的公共设施是考验设计师爱心的重点,如垃圾桶、卫生间、公共母婴喂养场所、残疾人通道等等。

2.4.7 安全避险设计

安全避险不只是针对人而言,对动物也是一样。在1998年大冰灾时,许多候鸟无法找到栖息地,自此之后在国家湿地保护项目中就有了动物避难所的项目。

安全避难设计理所当然是设计师爱的表达元素。

3 结论与讨论

把真善美引入到设计元素中,并以爱的形式表达是本文提出的一种新的设计理念。虽然没有在文章中提及更多的设计细节,但只要设计者心中有真善美,心中有爱,就具有了一个现代设计师的基本素质。任何设计只要考虑了在形式上体现真,在内容上体现善,在意识上体现爱,那么这件设计作品就具有了成为优秀作品的无限可能性。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爱是人类永恒的需求,所以这些应该成为设计中最根本的设计元素和动机。

[1] 但新球.森林文化与森林景审美[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2] 但新球,吴后建.湿地公园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3] 但新球,但维宇.森林生态文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True,GoodandBeautiful:theNewDesignConceptaboutWetlandPark

DAN Xinqiu1,DAN Weiyu2,ZHOU Wei3,GUO Wei3

(1.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410014,Hunan,China;2.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hunan,China;3.Academy of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714,China)

Analysis of how to embody th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in the design, puts forward new design concept: design all about th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TGB design).Form TGB design is love design, combined with the wetland park design practice were put forward design elements and design methods of true, good and beautiful.

TGB design;love design;wetland park;new concept

2013-07-01

但新球(1963-),男,湖南沅江人,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森林和湿地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及生态文化研究。

X37;TU986.5

A

1003-6075(2013)04-0029-05

猜你喜欢

真善美设计者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真善美伴我同行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2020德国iF设计奖
在公园里玩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佟丽娅,“真善美”化身的古典美人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深水区医改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