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房而惑

2013-12-20魏老

中国新时代 2013年11期
关键词:工薪阶层四环户口

|文·魏老

如何能让居者有其屋、人民安居乐业,政府责无旁贷。官员们一定要为人民办好这个差,不能只顾卖地赚钱,把自己的办公大楼盖成地标建筑,却把老百姓弄得难有家归

工业社会以来,土地、劳动和资本被称作三大基本生产要素。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要素基本归私人所有,可以自由流动,在市场上花钱就能买到。经济学家认为,要素市场化能够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中国则不同,新中国成立后,生产要素都归了公有,个人和家庭只能拥有消费资料,不能拥有生产资料。城市的土地归了国家,农村的土地归了集体。城市居民的住房实行福利分配制度,一般是根据官位、职称、工龄、家庭人口等综合情况进行分配。所以,那时候的人把官位和职称看得很重。

改革开放以后一切都变了,什么都市场化了,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房子当然也不能例外。特别是1998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之后,住房分配全面实行货币化,钱成了人们能够拥有什么样房子的唯一标准,有了钱就能住好房子、大房子,没钱就只好加入房奴、蚁族、鼠族群体。所以,现在的人把钱看得很重要,当官、评职称都成了赚钱的手段。

不过,中国现如今的土改和房改有点让人想不明白。我们的宪法规定,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也理当成为土地的主人即地主,政府官员只是地主(人民)的管家。但是,现在地主买房时,管家却把土地也卖给了地主。这是咋回事呢?管家怎么把我的地卖给我了呢?如果你提这样的问题,那只是你一厢情愿,因为管家并没把地卖给你,你买的只是70年的使用权而已,本质上还是租房,你还被要求一次性支付租金。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有人说亏了,有人说占便宜了。认为吃亏的人说,买房后70年又啥都没有了;认为占便宜的人说,土地有限,房价总会上涨,钱存在银行是负利率,买房可以保值增值。然而,在当今中国,不管你认为吃亏,还是占便宜,也不管你是居住性购房,还是投资性购房,反正不买房不行。你想想,中国现在有个户口制度,户口登记时你要填上户籍所在地,具体到你家的门牌号码,没房子你怎么填呢?所以,必须买房才能落户。户口和很多福利有关系,特别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买房、买车、孩子上学、就业等都跟户口有关,不买房落户行吗?据说,下一步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户籍,人可以自由流动,但那只是小城镇的事,大城市还是不敢放开。

很多经济学家和我们的管家认为,中国的房子越来越贵是“刚需”所致。为了买房,祖孙三代凑钱,这叫有效刚需?为了享受到城市的特殊福利而买房,这都是刚需?房子是用来居住的,为居住而购房是刚需。为了获得其他利益而购房,这也是刚需?

经济学家和管家们可能搞混了需要和需求。人都有消费衣食住行的需要,但要构成现实的需求,必须要买得起,这叫有效需求。现在,在北京四环以内买房的人,都应该是比较有钱的人。工薪阶层也想到四环以内买房,上班近,看病方便,孩子也能上个好学校,但没钱买不起呀!四环以内的房子,对于工薪阶层,甚至中产阶层而言,有需要,但不是有效需求,因为他们买不起,刚不刚需就更是瞎扯淡。最近,媒体纷纷报道称,北京五环附近的房价已经涨到每平米3万元左右,100平米的房子要300万元。即使这么贵,任志强还说房价没到最贵的时候。房价就这样涨下去,工薪阶层怎么办呢?以后富人住商品房,工薪阶层住保障房?这可能是以钱论英雄时代的必然结局。

毫无疑问,买不起房已经成了工薪阶层最为困惑的一件事。如何能让居者有其屋、人民安居乐业,政府责无旁贷。官员们一定要为人民办好这个差,不能只顾卖地赚钱,把自己的办公大楼盖成地标建筑,却把老百姓弄得难有家归。

猜你喜欢

工薪阶层四环户口
英议员只有7%来自工薪阶层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创新“四双四环”模式 打造课程思政样板
给失管无名道路上“户口”
户口
工薪阶层三口之家综合理财规划
八类无户籍人员可登记户口
四环医药迎来春天
四环二氟甲醚桥键液晶化合物性能研究
北京户口的适龄儿童也可在京享受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