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的价值认同:特点、规律及其引导
2013-12-20王英杰
王英杰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部,石家庄050061)
网络空间的价值认同:特点、规律及其引导
王英杰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部,石家庄050061)
网络空间的价值认同,具有拟实性、公共性、志趣性、交互性等特点。网络空间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性补足;网络社会认同以自赋意义的原初认同为基点、以现实社会的公共利益实现为目标、以完美主义的价值理想为动力,表现为从兴趣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价值认同的三个递进阶段;目前,互联网精神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表层紧张的现实关系。在网络空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坚持尊重包容、平等交流、积极引导、凝聚共识的指导原则,构建科学有效的引导机制,唱响网上主旋律。
网络空间;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引导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唱响网上主旋律。在网络空间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唱响网上主旋律的重要内容和迫切任务,同时也为网络社会管理提供了在技术过滤、法律规制之外价值引导的“软途径”。推进网络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深入研究网络空间价值认同的特点和规律,确立网络领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场域特性,探求适应网络社会价值认同规律、适合网民心理接受特点的科学引导机制。
一、网络空间价值认同的特点
网络行为的背后是价值意义的诉求。网络空间是一个数字化的虚拟世界,身处虚拟空间的网络行为者其意义追寻和价值认同,表现出不同于现实社会认同的诸多特点。
1.拟实性。网络领域具有虚拟性的一面,网络空间、网络行为、网络行为者身份皆是虚拟的。然而,恰是因为网络空间的开放式架构和隐匿式表达,使网上的声音更广泛、更真切地表露了当前人们的情感、心绪、态度和愿望,虚拟的网络行为与真实的心理感受结合在一起。据笔者调查,在网络空间中,“真诚”是网民最赞同的价值观,有43.33%的网民渴望在虚拟空间中真诚交流,起码是“希望别人能以诚待我”,有36.0%的网民表示在网络空间中发表意见是“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见,网络领域的虚拟性并不意味着它是虚假的。在网络公共空间中,网络参与者的活动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都具有真实性,网络舆论和网络民意是现实世界中大众对公共事务意见和观点在网络世界的反映,又会对现实世界中的公共事务产生重要影响。
2.公共性。网络社会认同更多地指向公共性的价值目标,虚拟自我总愿意围绕着社会公共利益诉求而聚集、发声乃至行动。网络领域比现实社会更天生地指向“公共性”,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更关心自己的私人利益,网络空间中的虚拟自我是符号化、理想型的,其表达的话语只有突破个人呢喃,带有某些“公共性”特征,才能为他者所关注,而且越是“公共性”色彩浓烈,就越能代表众人说话,就越能赢得别人的认同乃至崇拜。当然,这并不是说在网络世界中人们不再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是表明在虚拟空间中网民只有把个人利益的价值诉求投射到对公共性事件的话语表达中才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网络公共性事件之所以受到众多网民的“围观”、“发声”,恰是因为此事件直接关涉着现实社会中无数个人的利害得失。但网络空间中网民表达话语的价值取向是公共性的,网民们把自己的意愿汇聚到公共表达的洪流之中,希望能借助网络的公共力量改变个人的现实生活。
3.志趣性。由兴趣相合、到情感相依、再到志向相投,强烈的情感趣味始终是网络互动的“黏合剂”。兴趣是网络社区形成发展的动力源。网络社区的形成,依据的是网民们共同的爱好和兴趣,通过一个虚拟平台结交同好者,借此讨论共同的话题,或者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采取集体行动。“同声相应、同气相投,是网络社区的一种基本氛围”。[1]150同样,社区的主题是由共同的兴趣爱好演变成网络主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随着这种交流的日常化,一个社区的结构和风格就会逐渐固定下来。可见,网络社区和现实社区存在的基础是不一样的,现实社区的形成往往与地缘、业缘等实在的物质生活和目的联系在一起,而网络社区的产生更强调趣缘、志缘等情感精神的交流。当然,网络空间中这种志趣相投的愉悦感也会萌生出从符号的虚拟空间转移到现实世界的冲动,发展为现实生活的实际交往。
4.交互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报告统计,目前网民中社交网站使用比例为48.8%,“社交化”作为一种功能元素正在全面融合到各类互联网应用中。网络交流的开放性、平等性、自主性,为“网络人”的价值认同创造了更为广阔、自由、多样的人际互动平台。美国学者克莱·舍基预言,一个“人人时代”即将到来,网络可以使人与人超越传统的种种限制,基于爱、正义、共同的喜好和经历,一起分享、合作乃至展开集体行动。[2]8强大的交互功能,意味着参与活动中网民平等性、自主性的增强,网络提供了海量、多元的信息供参与者进行自主选择,也提供了开放、通畅的平等互动交流平台。然而,过度沉溺于网络社交又会加剧某些方面的社会疏离,“出现对更多规则约束下的现实社交的不适应、不习惯,他们反过来又到网络中去寻求逃避,形成恶性循环”。[3]网络社交的“身体缺席”,催生了人际交往的新变革,也为人们逃避现实社会提供了新空间。
二、网络空间价值认同的规律
网络空间的技术架构、互联网的精神特质以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内在关系,使网络行为者的虚拟行动具有某些规律性特征,从而形成网络空间特殊的价值认同机理。
1.网络空间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性补足。网民利用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实现对现实生活不完美的弥补,既有着对个人压抑本能的释放性认可,又有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想象性认同,合“减压阀”与“理想国”于一身。充斥着现实生活的往往是各种实用的、功利的目的,而网络社区则表征着社区成员的精神世界。在这个精神性的虚拟世界中,网民可以“释压”,暂时回避或反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笔者调查结果表明,半数以上(53.0%)的网民在网络空间发表意见,是“为了发泄一下现实生活中积压的不满”。同时,在这个精神性的虚拟世界中,网民也可以“圆梦”,表达自己对理想境界的永恒追求。人们一旦觉得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干的事情缺乏一种理想化的意义,就会为了摆脱失落和苦闷而到一些非现实的领域中去寻找这些东西,网络虚拟空间正是这样的“理想之域”,在虚拟空间中网络行为者的意愿会达到最大程度的体现,然而这只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性补足。
2.网络社会认同以自赋意义的原初认同为基点,以现实社会的公共利益实现为目标,以完美主义的价值理想为动力。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指出,网络社会的意义“是围绕着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而自我维系的原初认同建构起来的”,[4]6这明显地表征在网民的网名上。网民给自己取一个网名,是自赋意义的行为,或是为了引人注目,或是为了表现理想,网民对自己网名的认同以及对网名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承认就是网络主体的自我认同。有了一个网名之后,通过这个虚拟符号,主体的网络参与真正开始了。参与意味着交流互动,原初的自赋认同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他者,最有普遍性、最具包容性、最引人驻足的议题,当然是以现实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性话题。广大网民围绕公共议题“围观”、“发声”、“形成公共舆论”,其目标是指向现实社会的公共利益实现,在此过程中使得网络的虚拟性补足变成可以触摸的现实性满足。而推动这一过程的不竭动力,是网民们心中的价值理想,且这一理想在网络社会中是以完美主义而现身的;只要现实社会还存有缺陷,网络社会就显得美好,网民就会把价值理想投射到虚拟空间中,从而虚拟完美的价值理想以促使现实社会作出改变的步伐将永不停歇。
3.网络社会认同表现为从兴趣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价值认同的三个递进阶段。笔者调查发现,有11.0%的网民在网络空间中发表意见,是因为“对该话题感兴趣”,即便是“凑凑热闹”,也要驻足看看,顺便说说。网络社会认同表现为对社区话题感兴趣——与社区成员交流情感——主动参与价值创造的过程。是否进入某个网络社区,取决于人们的兴趣爱好。网络认同的第一个阶段是以社区主题发展出来的兴趣为中心,感兴趣的话题是网民聚合的“集结号”。第二个阶段是以网络社区成员的情感交流为中心,通过“交谈”获得情感体验。“在网络交谈中,越是靠近情感类的信息在网络中越受欢迎,越是理性思辨的信息网民们越是不愿意关注,既权威、重要,又交互、趣味的信息在网络中最炙手可热。”[1]35网络社区认同从兴趣相合发展到情感相依,第三个阶段是网络主体主动参与价值创造、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价值认同阶段。它是以对特定事物的价值意义所形成的共识为基础,以对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的认可、共享、追随、创造为目标,实现自身在网络社区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4.网络意见表达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能性逃逸”。互联网精神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表层紧张的现实关系。笔者调查结果显示,网民群体偏好“真诚”(43.33%)、“自由”(39.44%)、“平等”(27.78%)的价值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精神实质上的一致性。同时,网络文化特点与核心价值观建设之间又有着一定的表面张力,这种张力最明显地表现在“立同”与“求异”的关系上,核心价值观建设力求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而网络虚拟空间更注重个性化的意见表达,因而在网民群体中就存在着“本能性逃逸”现象——还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初步性认知,就本能地表现出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屑、反感、排斥甚至抗拒。在回答调查问卷“在网络领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这一问题时,有44.0%的网民认为“没啥必要,网民对核心价值观不感兴趣”。因此,在当前中国语境下的网络领域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然伴随着抗拒性认同,其间难免会有网民们的习惯性批评和吐槽式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作出合理规划,善待网络民意,引领网络思潮,既要开放包容、又要积极引导,掌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三、网络空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使得网络领域日益成为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长的时间“生活”在网上;并且,“线上”的情绪、态度、价值观念会影响甚至引发实际的社会行动。因此,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正视网民群体、借力网络平台、引导网上舆论,大力加强网络空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1.网络社会的崛起,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崭新空间和现代平台,同时也带来了复杂问题和严峻挑战。随着网络社群和虚拟社区的勃兴,及其他们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讨论关注,使网络领域的社会影响力空前放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巨大的网民群体利用新闻跟帖、QQ群、博客、微博客等网络平台对社会公共价值诉求自主发声,他们在网络虚拟空间搜索信息、交流情感、表达意见、传递思想。网络的多媒体传播方式和即时互动特点,为学习、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领域和媒介;同时,由于网络架构的去中心化和虚拟交往的匿名性,当前我国网络空间存在着混乱、无序、情绪化、非理性等问题,呈现出个人情绪化表达、群体极化现象突出、社会责任感下降、无政府主义抬头等复杂状况,网络谣言、倾泄私愤、暴力色情、网际欺诈等现象有使网络空间沦为“垃圾场”的危险。因此,“众声喧哗”的网络领域亟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引导,在遵循网络空间价值认同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更加自主、更为亲和、更富成效地推进网络核心价值观建设,凝聚网民群体共识、引领网络社会思潮、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使虚拟的网络空间真正成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体系建设的坚强阵地。
2.坚持尊重包容、平等交流、积极引导、凝聚共识的指导原则,唱响网上主旋律。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念多样、多元、多变,这在网络空间表现得尤为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共识,当然也反映了亿万网民的意愿和心声,凝聚了网民的共识和追求,理应成为网络社会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然而,这是一个异中求同、多中立一的价值认同过程,是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网络社会意识思潮的主导。国家意识形态相对于网络舆论场具有高势能的优势,传统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往往采取高头讲章式的说教,对这种压服式的强控灌输广大网民从心理上是反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塑造当代中国精神灵魂的旗帜,必须探求科学、有效、合理的实现方式,把通达社情民意与营造文明理性表达环境统一起来,在同网民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引领功能,积极引导网上思想舆论,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交流中谋共识,在变化中定方向,坚持尊重包容、平等交流、积极引导、凝聚共识的指导原则,有力推动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网民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化网络个性色彩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生动局面,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唱响网上主旋律。
3.构建科学有效的引导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必须遵循网络空间价值认同的特点和规律,构建科学有效的价值引导机制。一是拟实互通机制。虚拟社会并不是虚假的社会,要善于体察网言网语中真实的民情民意、情绪化表达中的合理成分,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的“反映”功能,通过网络“还原”社会真实的意愿想往,探寻析取社会公众的价值诉求,促进现实社会中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实现,在网络公共舆论和现实社会治理之间搭建网络沟通的新桥梁。二是重点带动机制。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引领带动作用,培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意见领袖,互联网的思想舆论建设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网络红人”中不断挖掘、塑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宣传扩大先进网民的模范效应;大力开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名牌网站、特色专栏和网络产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三是情趣引入机制。网络互动的情趣原则,启发我们在网络空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善于以情感人、以趣引人、以志励人,通过情趣盎然、积极向上的鲜活事例来感染、鼓舞、激发、引领广大网民的精神志向,探索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情理交融的网络文化表现形式,运用富有趣味性、感染力强、新颖别致的网络表述话语,艺术性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美]克莱·舍基.人人时代[M].胡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谢新洲.“身体缺席”催生人际交往新变革[N].光明日报,2010-07-09.
[4][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D63-3
A
1002-7408(2013)011-0029-03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虚拟社会的价值认同及其引导机制研究”(H B2012WT180)阶段性成果。
王英杰(1971-),男,河北河间人,历史学博士,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部教授,主要从事社会管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