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质健康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习惯

2013-12-19李红艳

宿州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体质

李红艳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现代人健康的基本理念,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又是左右一个人生活质量、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的意识、技能与相关习惯。”可见,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1]。从2010年全国大学生体质监测来看,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学校和体育老师高度关注。各高校每年都在认真地进行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工作,注意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测,然而,大多数高校没有对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部分学生也抱着“及格就行”的态度,高校和学生都忽视了检测指标对人体健康的监测和指导作用。这说明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育忽略了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学生缺乏自我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更没有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2]。为此,笔者基于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对大学生体育生活习惯、体育锻炼态度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途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1 854名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对2012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五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发放《大学生体育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态度》调查问卷900份。回收问卷时,剔除无效问卷35份,有效问卷865份,其中男生409人,女生456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体质健康测试指标为依据,设计《学生锻炼习惯调查表》,调查表包括体育运动态度、健康认知、行为习惯、主观行动四个维度。

1.3 数据处理

运用Excel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大学生体育生活分析

2.1 大学生身体外观形态分析

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共五项,其中一项是身高体重指标,这项指标可以评定学生身体外观的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能直观地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身体的发育水平,反映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将身体形态评价分为营养不良、较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五个等级[3]。从表1看,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大学生男生的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比例偏高,身高体重指标正常的学生不足20%;女生的指标相对好于男生,但由于受现代审美观点的影响,部分女生为了“减肥”而节食或进行体育锻炼,以至有40%的女生体重低于健康标准。

2.2 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分析

2.2.1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进行体育运动要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学习并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因此,大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进身体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为将来健康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余有足够的闲暇时间进行体育运动。

表1 大学生身体形态状况(身高体重指数)n=1854

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是“每周运动3次,每次进行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30分钟”。表2显示,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每周参加运动3次以上的男生仅占15.89%,女生占13.15%,每周几乎不参加运动的男女大学生分别占31.05%和25.22%[4]。经历了艰苦的高考,到了大学以后,很多学生抱有“歇一歇”、“先闲一年”的态度,以至睡懒觉、上网,这种大学生活状态和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表2 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调查n=865

2.2.2 大学生体育运动意识与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对他们养成良好体育运动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体育对人和社会的价值较大的男女学生比例分别是67.97%和64.47%,男女生比例和总体的情况是一致的,总体达到了66.13%,多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表3)。

表3 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意识调查表n=865

但在对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上,女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表现出无所谓、不喜欢的人数超过了一半(表4),整体的状态是积极的。一方面学生在体育对人和社会的价值、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有积极倾向,而另一方面在实际的体育运动参与上表现得低频度和运动时间的不足,或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种现状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需要学校和体育教育工作者在积极引导的同时,要制定与时俱进的、适合现代大学生具体情况的体育运动计划和要求[1]。

表4 大学生体育态度调查n=865

3 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

3.1 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培养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

(1)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关乎着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找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进而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自觉形成稳定的体育锻炼行为,并在运动中享受到运动乐趣[5];同时,为大学生传导必要的健康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体育与自身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2)让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把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加以确立,并让学生学会欣赏体育,乐在其中。让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大学体育教学要达成的目标。云南地处边境,很多学生在中小学时,由于学校没有足够的体育设施,很少或根本就没有参加过体育运动,没有获得良好的体育与健康理念,学生体育能力参差不齐,到了大学后,参与体育活动无从下手。因此,云南省高校应开设体育基础课、体育选修课、体质健康讲座,满足不同体育素质的学生需要。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应根据专业特点,设计多类型、多层次的体育课,并根据不同职业的身体活动特征以及学生毕业后的走向,设置发展职业体能和预防职业病的体育项目。高校公共体育课在传授学生运动技能之外,还应注重课外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延伸作用,重视培养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观念和意识。依托学生会、俱乐部、各种运动项目协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举办各种活动,满足学生健身、健美、休闲、娱乐、竞技的不同需要[6]。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和培养自身的体育个性,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体育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

(3)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考核评价标准。体育考核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其基本功能是反馈教学信息,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让所有的学生都取得进步。要改变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价值取向,强调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学生个体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进步度评价,把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分为四部分:体质测试成绩占20%,专项成绩占30%,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占30%,平时成绩占20%(体育课考勤、参与相关体育协会活动、体育理论等),把体质健康测试作为体育学习评价的一部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来执行量化标准,特别是对待体质特殊的群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降低标准,这样,既可以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又可以很好地调动这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因此,他们会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他们的这种改变会带来良好的情绪影响,也给其他同学带来极大的鼓舞[7]。

3.2 发挥体质健康测试的监测功能,培养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

(1)加大体质健康测试的宣传力度。在学生进校后,组织相关健康、体质和社会的专题讲座,让大学生明白自身的健康和体质的状态与社会的关系,明白“终身体育”的目标和意义。表3显示,目前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健身的重要性和意识有一些认识,但较为淡薄,为此,学校一定要在新生入学时,强力开展健康知识专题讲座,让大学生尽早确立健康理念。

(2)对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进行网络和量化管理,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大学生入学后,通过体育健康测试,发现他们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相关指标低于国家标准,为此,高校应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有计划地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进而提高健康水平。学校应在学生入学时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一个体质健康测试档案,并进行网络化管理,方便学生通过网络查询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让每一个大学生对自身健康状态进行监测,培养他们关注健康、热爱运动的习惯。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网站。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职业所要求的体能素质特征,有针对性地建立专栏,如健康知识讲座、体育欣赏、体育赛事、职业体能、运动方案等,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运动知识,科学地锻炼。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其运动能力,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根据体能测试指标,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参加体育运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个人的潜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这样,把枯燥的体能健康测试数据变成指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有益工具,充分地发挥体质健康测试的功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质健康测试”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养成关注自身健康的习惯,学会应用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地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让学校体育的开展深入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受益。

3.3 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

(1)学校要高度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大力培养体育骨干,让体育成为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和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课余活动丰富多样,组织形式灵活,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不仅能体验和巩固体育课堂教学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充分满足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爱好,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运动项目,会远远超出体育教材给出的内容,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和运动兴趣来选择体育项目,可以充分自主地参与体育锻炼[8]。学校组织开展“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等形式的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形成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生社团是学校最活跃的组织,充分利用好学生社团组织,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宣传、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自觉地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从而在校园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体育、珍视健康的良好风气和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让学生管理自己、教育自己,通过不断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学生之间不但可以相互切磋技术,也可以增加相互交流和合作的机会[9]。当然,要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来,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全体体育老师的悉心指导。

(2)改革传统运动会的形式,在保留原有竞技比赛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娱乐性、参与性、健身性的运动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参与,让运动会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一个运动与健康的盛会。为运动会设立主题,例如“在阳光中运动、在运动中快乐、在快乐中健康、在健康中领悟”、“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五十年”等,为运动会营造一个和谐的运动氛围,使运动会成为推动学校体育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样,运动会就会成为大学生运动习惯的“加油站”、“催化剂”。

当然,大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要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的功能,进而建立科学的、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为未来幸福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晓红.大学生体育方式的培养[J].成人体育教育学刊,2012,8(4):83-85

[2]张玉秀.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的界定及其研究状况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13-16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现方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71-93

[4]王焕波.试论大学生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9):126-127

[5]王钟音,杨洁.体育课程设置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288-290

[6]曲宗湖.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55-241

[7]宋珊,大鹏.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3):48-50

[8]白翠瑾,杨光,梁思雨,等.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育锻炼态度的关系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0):34-36

[9]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0-167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