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2013-12-19栾敬东

宿州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劳动力城镇化人口

朱 奎,栾敬东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1 现阶段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影响

查阅相关统计年鉴知,1997年,我国城镇化率为31.91%,至2011年底,城镇化率已达51.27%。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主体的多层次发展模式。城镇化进程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促进了城乡经济协调联动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等。GDP由2002年的120 332.7亿元增加至2011的472 881.6亿元,增速平均维持在10.5%左右,人均GDP由2002年的9 398元增长至2011年的35 181元[1]。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大量农民失地,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恶化等[2]。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和处理好城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2.1 人口流动变迁

(1)解放初期,百废待兴,资本稀缺,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将全国的重要资源统筹安排,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当时人口、产品的流动受到严格的限制,一切听从政府部门的安排。

(2)20世纪80年代前期,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就业政策的影响,导致农村劳动力主要在当地从事非农工作,跨地区和跨省际流动的比率非常低[3]。

(3)改革开放后,国内企业面临竞争的压力,各行各业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挤出效应”,出现大量下岗职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资本增长的速度逐渐加快,吸纳劳动力的速度相对减慢,农业剩余劳动力区域间的移动愿望强烈,形成人口资本流动的内生推力和外生拉力[4]。

(4)随着就业形势的加剧,人口流动政策有所松动。1984年逐步放宽对人口流动的限制,1988年允许农民自己带口粮进入城市经商打工。90年代首次放宽了对户籍的管理,比如子女可随父母进城登记,异地分居的夫妻可调动工作,户口可以转移,老人可以随子女获得城市户口等相关制度安排[5]。

2.2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1)从流动方向上看: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如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农村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城市转移,形成一定的规模,出现了“民工潮”现象。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农村转移至城镇的人口约占农村总人数的2.22%,转移的劳动力多数进入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初始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农业内部和当地就业为主,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逐渐向跨地区、跨部门方向发展。近几年,由于“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人力资本的上升,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出现了用工荒,加上地方政府对回乡农民工创业的大力支持,农村劳动力在省内就业的比例逐渐上升,省外转移的数量明显下降。

(2)从转移数量上看:近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幅度较大,1991年我国农村流动人口达到1亿多人,2007年我国农村人口71 496万人,到2011年农村总人口达65 656万人,年平均减少1 460万人,其中多数为流动人口迁移。从行业就业人数来看,第一产业数量明显下降,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明显增加,1978年与2002年相比,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从4 890万增加到2.11亿,新增人数超过1亿,占到非农产业全部新增人口的65%。

(3)从就业行业上看: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水平依然很低,从事的行业以建筑业、服务业、工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从事农业的比率较低。2008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为3 314.95万人,2011年建筑业从业人数达到3 852.47万人,年均增加180万人,其中剩余农村劳动力占多数。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收入低,工作环境恶劣,加上社会保障、医疗救助、失业救助等体制的缺陷,过着没有保障的生活。

(4)从流动方式和机制上看:劳动力转移由之前的行业内部转移向第二、第三行业外部消化转移,从相关统计数据得出,2003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80%,到2011年只占到10.04%,二、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和就业人数逐年增长。外部转移主要是利用行业的特点来充分吸收剩余劳动力,利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技术设备,加速经济发展方式向精细化转变,使生产的各个环节具备现代化水准。目前,在农村还有大量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就业形式严峻。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必将进一步减少,农业已经不能完全充当“蓄水池”的作用,必然促使劳动力向其他行业转移。由于劳动力转移机制尚不健全,城乡劳动力市场呈二元格局,信息不对称,法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农民工获取就业相关信息主要来自亲朋好友。

(5)从新生代农民工角度看:文化素质明显提升(表1),思想开放,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不愿回农村从事农业,不像第一代农民工奔波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农忙时回家务农,农闲时进城打工,基本上不会举家外迁。现今夫妻一起外出打工较为普遍,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懂得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

表1 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 单位:%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

(6)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布上看:中西部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东部沿海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大,剩余劳动力所占比例低,整体上呈现出分布的不均衡性。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 261万人,同比增长3.9%,其中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3.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

在分析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新经济迁移以及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就我国目前的人口转移趋势,认为人口的空间转移主要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1)自然客观因素:迁入地和迁出地的距离、居住环境差异、农民人均耕地等。

(2)劳动力自身因素:主要有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数量、城镇化率、教育文化素质。

(3)社会心理因素:迁移存量的影响、迁入地就业和失业情况、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预期工资率、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因素[6]。

(4)经济因素:城乡收入差距(人均消费水平)、迁入地经济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状况等[7]。

2.3.2 模型建立

由于相关变量因素数据采集的难度,文章只对主要因素作简要的计量分析。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和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通过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回归计量模型,定量地分析各因素对人口省际流动方向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模型如下:

F=A+α×X+β×Y+θ×Z+g×U+§[8]

各个变量代表的含义:F为应变量(被解释变量),是随机变量的观察值,即人口省际迁移的数量;A为常数项;X代表农村人均收入水平;Y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Z为资产投资总额;U代表流入地人均耕地面积;α、β、θ、g为偏回归系数,§为残差项,服从正态分布。具体数据见表2。

将上述数据输入SPSS 19.0中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回归模型结果

其中,回归方程DW=2.210,回归平方和S回=3.454E12,自由度为4,残差平方和S残=2.274E12,自由度为26,检验值F=9.873,高于设定的临界值,各个变量t检验值都在显著水平下,决定系数R2=0.777,说明各个解释变量对F是显著的,且模型整体上也是显著的。

由表3可以得出模型为:F=-1446279.78-138.09×X+136.55×Y+12.76×Z+1080.18×U。上述的偏回归系数对人口流动都有较显著的影响,其中农村人均收入为负值,每提高1元,人口流入减少138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元,人口流入增加136人,资产投资额每增加1亿元,人口流入增加12人,人均耕地面积每增加1元,流入人口增加1 080人,因为农业作为第一产业,能够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就业岗位,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是相符的。

3 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农民市民化是城镇化的终极目标。城镇化给农民带来最大的影响就是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人口流动提供给了可能。农民进城务工,一方面提高了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城镇化进程,一方面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一方面也带来许多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3.1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分析

3.1.1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比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更明显。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资源进一步得到整合,加上人口流动政策的放松,改变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机制。虽然人民的收入普遍得到提高,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明显拉大。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 859.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 366.4元,城乡收入比达2.90,到2011年城镇居民收入为21 809.8元,农村家庭居民人均收入为6 977.3元,城乡收入比达3.13(表4),其中东部地区可支配收入为26 406.04元,中部地区可支配收入为18 323.16元,西部地区为18 159.40元。正是这种收入差距的拉大,导致人口不断涌向城镇就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流转。

表4 2007~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对比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

3.1.2 固定资产投入的增加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以获取工资等非农业收入为主,其必然要与生产材料和生产工具相结合,如果固定资产投入数量增加,必然会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特别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行业。2011年,全国总投资311 485.1亿元,比2010年增长23.8%。

3.1.3 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

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依旧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首要位置,要求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好“四步同化”的战略部署,免除农业税,以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农村政策扶持力度,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巩固农业农村大好形势。同时,在促进城镇化建设中,相关部门发布了完善社会保障等相关法律法规,解决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后顾之忧,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

3.2 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分析

3.2.1 制度设计的不合理

3.2.1.1 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原本是登记人口的一项行政手段,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住址等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如今却成为阻碍城镇化发展的桎梏。随着城镇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民失地产生了大量进城务工人员,要提高城镇化率,让他们真正转化为市民,就必须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农村劳动力在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却不能共享其成果,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

目前,我国大多城市这种户籍限制都还没有彻底改革,或者说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现阶段获得城市户口不仅是身份的证明,最重要的是户籍制度背后的“隐形福利”,包括社保、教育、医疗、就业、住房保障、失业保障等,有了这种制度的保障,能够使进城农民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然而当前多数地方都在有形或无形中设置了这道屏障。

3.2.1.2 土地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依旧实行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但这一制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渐表现出种种弊端,直接影响到城镇化进程,间接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土地产权不明确;(2)农业创新积极性低,先进技术推广较难;(3)难以形成规模效益;(4)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征收补偿机制有失公平,农民利益得不到保证。

一方面,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生活没保障,加上自身素质低,技能缺乏,进城生活压力大,他们更愿意留在农村;另一方面,土地征收补偿机制的缺陷,无形中剥夺了农民的利益。根据国家统计局对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 670个被征地农户的调查,约有46%的农户被征地后收入下降[2]。有调查显示,在土地(包括宅基地)收益分配过程中,农村集体、农户、政府部门的收益分配比为22.1%、26.7%、51.2%[6]。集体把土地经营权高价出让给开发商,这间接地影响到建在土地上的房屋价格,对农村劳动力顺利定居城市产生了一道巨大的屏障,阻碍了城镇化进程。

如图1所示,横轴代表住房数量,纵轴代表保留价格(指某人原意接受的、购买有关商品的最高价格)。假设在短期内住房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大会增加住房数量,住房供给曲线会固定在一个预先决定的水平上。随着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大,供给曲线向右移,导致均衡价格由原先的P降低到P*,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重新达到平衡,从理论上说,加速土地的征收,提升住房数量,可以降低当前的房价,这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是起积极作用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房价居高不下,稳中有增。由于我国土地交易制度尚未建立,主要是政府或集体出让土地,尽管出让给开发商的价格很高,但是农民个人所得占有比率很低,大部分收入都流入政府或集体的口袋。如果出让土地获得的资金能够在城市买房或者付首付,将大大降低进城农民的压力[9]。完善土地与房价机制对保障进城农民基本生活,加速市民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1 住房供需曲线

3.2.1.3 社保制度

主要包括医疗保障、失业保障、教育保障、培训及工伤保障等。目前,多数地区社保覆盖面基本上是有户口的本地居民。有的地方硬性规定户口与住房挂钩,这对于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动力来说是一道难以越过的鸿沟。当地政府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整体上看不利于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3.2.2 劳动力自身因素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特别是进城农民工,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和对劳动力的再培训是亟需解决的难题。由于素质不高,导致技能有限,进城农民工从事的行业收入低,工作不稳定,没有一些基本的保险,加上市场机制的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易产生“道德风险”,导致他们承受相当大的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3.2.3 产业政策和结构的调整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家从宏观角度考虑,加快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用工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提高,导致结构性失业。基于这一现状,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社会最底层的工作,收入低,最终导致农民不能市民化,城乡二元结构难以破除。此外,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较工业化水平较低,严重阻碍了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影响到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顺利转型。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当前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打破传统模式。

4 几点建议

综合上述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相关问题的分析,为更好地使城镇化建设带动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出以下观点和建议:

第一,现阶段,我国要根据各省市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只有打破这种不合理制度,才能促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型。在改革的同时要合理地估计城市的吸纳能力,在城市最大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培训和相关咨询服务,建立平台,提供相关的法律援助等,使务工人员真正地享受居民待遇。

不少地区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少有利的措施,如银川市试行九条户籍改革政策,进一步放开城镇居民落户条件,并且对土地、教育、医疗、养老、失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规定农户可以不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不退出宅基地的情况下,申请城镇常住人口,进城落户后在职业培训、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与银川市民享受同等的待遇。江西省区别化对待进城落户的农民,县城和城市的标准依据当地情况而定。昆明市废弃暂住证制度,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当然,不是说发给每人一个户口本就算是市民化了,改革户籍制度必须同时改革户籍制度后面隐含的各项政策,在改革的过程中,也要考量城市的承载能力。

第二,针对目前土地制度上存在的缺陷,政府应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措施、方法,解决好人地资源矛盾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鼓励创新多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如互换、租赁经营、土地入股、反租倒包、无偿转包、抵偿转让等方式;(2)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3)加强平台建设,流转程序化;(4)完善相关配套服务;(5)加强对农民的知识和技能培训;(6)确保农民对土地经营权的排他性,做到产权明晰。根据科斯定理,在对产权充分界定和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外部性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理想的结果就是对土地的使用达到帕累托最优;(7)加大宣传力度,土地流转机制是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在新形势下的表现。

第三,加强农村教育,关注留守儿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乡镇企业。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力度,扩大社保范围和力度。

第四,保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具有紧密的联系,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阻碍了农村人口的顺利转移,必须加快城镇化步伐,统筹城乡的一体化,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当地实情,制定发展计划,明确发展方向,如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金融行业以及物流和信息行业,给予优惠政策,保障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坚持走一条产业城镇融合发展之路。

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社会的老龄化,我国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就必须改革不合理的制度结构,实现农村人口的市民化[10]。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统筹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缩小城乡收入水平差距,对于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内需,加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段敏芳.城市化发展与人口迁移[J].统计与决策,2005,21(4):53-55

[2]Au C C,J V Henderson.How Migration Restrictions Limit Agglomer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R].United States:Brown University,2006

[3]张建,汪应宏,毛璐,等.人口迁移、农地非农化与我国农地制度变迁[J].农村经济,2008(1):21-25

[4]李冬梅,钟永圣.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J].财政研究,2010,17(5):60-63

[5]蔡日方,王德文.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3,3(5):15-23

[6]杨蔚,胡博,杨锦秀,等.省际人口迁移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探讨[J].农业技术经济,2008,10(6):63-72

[7]王凤.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决定因素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家,2005,10(5):66-71

[8]刘鹏凌,栾敬东.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乡镇济,2005,4(10):16-18

[9]Microeconomics,Varian,H R.微观经济学[M].8版.费方域,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1-10

[10]晏传英.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保障问题[J].天中学刊,2007,5(3):13-16

猜你喜欢

劳动力城镇化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家乡的城镇化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