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实验室在语言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2013-12-19栗华益
栗华益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整体而言,当前国内大学语言学专业各个学历层次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时有明显的倾向性:重实用而轻理论研究,而在选择实用性专业时更是倾向于选择投入时间少而就业方面“收效”快的专业。表现在多选择对外汉语等专业,而不愿学习文字学、方言学、词汇学、语言理论等专业;而在对外汉语专业中则多愿选择对外汉语教学而不愿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如何改变这些倾向,则是今天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者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
当前,国内各高校依托各自条件兴建了一批语音实验室,并根据各自需求定位语音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语音实验室在推动语言学的研究,尤其是语音学研究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语音实验室在语言学教学中有着进一步开发的空间,可以激发本科生学习语言学的兴趣、培养研究生语言研究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语音实验室要在语言学教学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前提是语音实验室具有较为齐全的设施和功能,能同时满足科研与教学的需要。如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国家重点学科依托国家“211三期”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了硬件设备达到较高水平的语音实验室。该语音实验室由录音室、控制室、研究室、管理室四部分组成,面积计140平方米。作为语音实验室的核心组成部分,录音室对声学指标的要求达到了国内一流语音实验室的水平,配置了技术参数很高、性能很好的录音仪器,可以录制满足实验语音学高精度需求的声音材料;控制室配备了高性能电脑、多种语音分析软件及相关语音实验仪器,可以进行实验语音学研究;作为拓展语音实验室功能的组成部分,研究室提供了四个研究座位,每个研究座位配置了高性能电脑和相关分析软件;同时,研究室有相关专业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可以给师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讨论语音实验室在语言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1 激发本科生学习语言学的兴趣
当前,语言学专业的学生整体上对语言学的兴趣不高,尤其是对语言学概论这样的理论性课程。语言学概论作为语言学专业中基础理论课程,其重要性不需赘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反映语言学理论“枯燥无味”,上课时昏昏欲睡。据潘之欣调查,大学生对语言学概论这一类课程的反映很不理想,66.7%的学生对它感觉一般,13.3%的学生表示不太喜欢,6.7%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仅13.3%的学生表示比较喜欢。至于不喜欢的原因,36.7%的学生觉得内容枯燥,36.7%的学生表示理论性太强,43.3%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方法差,16.7%的学生表示与将来的工作无关[1]。针对这一现象,不少学者都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学者的共识则是“语言学教学应增强趣味性和实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根据实际教学,笔者认为,可以结合有趣的语言现象,用直接动手操作的语音实验吸引学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图1 普通话“水”、“水果”的语图
本科生在刚接触语言学时,其实对于许多语言现象充满了好奇,这一阶段是激发他们学习语言学兴趣的关键时期。而且,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很强。因此,如果能以可见的语图、可听的语音材料为基础,抽象的语言学现象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他们对语言学的兴趣。比如,在讲授“语流音变”这一概念时,对于普通话“上上连读,前字变阳平”这一声调异化现象,如水果[sui214-35kuo214],可以请学生做发音人,通过实际录音、即时语图显示(图1),让学生直接看到这一声调异化现象的真实情况,可以很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相关的仪器设备和分析软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动手做科研的能力。
图2 江淮官话桐城大关方言“磨名词”的语图
语音实验在展示细微的方音变化方面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方言学课程上讲解安徽省境内方言“可”字句的地理分布类型时涉及到演变类型较为特殊的濉溪方言时,可以用语图来展示其“可”字句中“可”的细微音变,以区别不同语法意义的声调、语调变化。濉溪方言阴平字“可[kh213]”在对“可VP”问句作应答时,根据不同的应答内容变调;如表示肯定的回答、且口气较重,变读为[kh212];表示一般的肯定,变读为上声的[kh44];表示不耐烦情绪的肯定,变读为[kh53];表示郑重的否定,变读为[kh51];对引发句“可VP”作应答时,表示肯定时变读为[kh214],表示否定时则变读为调值类型在汉语方言中较为少见的[kh2142],等等。如此细微但语言学意义非同一般的语法变调,如果用语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尤其是来自皖北方言区的学生直观、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身边的方言中有这么有趣而平时没有感知到的语言现象,能有效地达到认知理论、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效果。
2 培养研究生语言研究能力
与本科生不同,研究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才能达到其应有的培养目标。但实际情况是,随着国内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逐年扩招,现在研究生的实际研究能力有很大程度地下降。对于方言学、二语习得等专业的研究生,其专业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较强的收集材料、整理材料、从材料中发现有价值的语言现象并能对其作有效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因此,在相关语言学课程教学中应该着重进行研究型教学。李福华指出,研究型教学有多种内涵:一是教师把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教师的教是创新性的;二是教师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打破传统教学法中按照知识的逻辑和教师的逻辑代替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认知逻辑组织课堂与教学内容的秩序,使之具有适切性、针对性;三是让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养成独立思考的气质和批判精神;等等[4]。语音实验室在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进而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条件和优势。
安徽大学处在江淮官话区,来自江淮官话区的学生很多,而安徽江淮官话比较突出的元音高化擦化现象、古次浊声母今读鼻冠音声母现象,具有一定的深入研究价值。比较遗憾的是,作为母语的使用者对此没有什么感性的认识,甚至认为其不存在。对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关注这些特殊的方言现象,带领学生动用语音实验室的可携带录音设备,深入田野调查,获取最新的方音录音材料,然后使用相关的语音分析仪器和多功能语音分析软件对特殊的方音现象作分析。如上图2是江淮官话安徽桐城大关方言“磨名词[mpo44]”的语图,语图显示该音节的声母是由鼻音的浊音杠和表示爆发音的冲直条组成。而江淮官话中鼻冠音声母的音值有什么特点、类型有多少种、类型产生原因、其鼻冠音声母在汉语方言声母的演变过程中起着何种作用等,这些问题都有待采用一定的手段深入探讨和解决。
在探讨过程中,用田野调查与生动实验等方式锻炼学生实际的动手研究能力,推动研究生对感兴趣的语言现象进行研究,切实逐步地提高其研究能力。这也是探讨研究生培养途径的方式之一。没有研究的教学是传递性的教学,把思想、思维引向过去、书本的教学;脱离教学的研究,不仅价值有限,而且导致对教学及其质量的巨大冲击,最终影响高等教育的存在基础[4]。
3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语言学课程难学,更难教。纵观近年来的关于语言学概论等课程教学研究方面的文章,多感慨其难于教学,这导致了教授这些课程的教师积极性备受打击。此外,一般高校的语言学课程教学力量薄弱,薄弱的原因在于师资,在于从事这些课程的教师本人[5]。因此,这里就有一个如何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问题。从现有文章的分析来看,尽管众多从事语言学概论等课程教学的教师、学者都呼吁改善教学方法,但目前仍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6]。此外,相关的激励机制促使许多大学及大学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导致教学水平下降,甚至出现科研水平越高,教学水平越差的怪象[4]。
激发学生对语言学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及教学水平有很大关系。具有一定研究水平的大学教师,尤其是从事语言学研究的教师,更应该有把研究成果、研究能力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的意识。教师要充分发挥语音实验室仪器设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就必须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如做方言语音的实验,事先必须设计好调查方案、调查表,准备好调查设备,对学生进行相关仪器操作的培训。这本身对教师也是一种提高。此外,教师要想提高语音实验室的效能,在指导研究生运用语音分析仪器时,必须指导其发现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样,就达到了以教学推动研究,进而以研究推动教学的目的。
高校的科研机构及设施具有一定的教学功能[7]。在当今国内、国外许多高校出现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仍是当前需要探索的问题[8-9]。笔者认为,大学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是无法把握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迅速更替,也无法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与此同时,大学教师应正确对待教学任务,有着充分利用已有科研设施为教学服务的意识。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看,这样做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47-55
[2]林秋茗.“鱼”“渔”兼授:谈高校语言学课程教学原则[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2):36-40
[3]郭辉.皖北濉溪方言“可”字应答句的声调和语调[C]//安徽省语言学会第16届年会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省语言学会,2012
[4]李福华.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4(6):66-69
[5]聂志平.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问题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7-81
[6]张丽.“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111-113
[7]姜梅芳.试论高校中科学研究的教学功能[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92-95
[8]韩骅.关于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4(5):22-26
[9]周慧琴.对高校教学与科研中一些问题的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