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
2013-12-19盛海波赛燕燕
盛海波 赛燕燕
(1.浙江科技学院 保卫处,浙江 杭州310023;2.浙江科技学院 学生处,浙江 杭州310023)
随着社会的转型,竞争的加剧,各种矛盾突显,当代大学生比以往有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许多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对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产生了种种困惑、怀疑,甚至选择了自杀.据我国卫生部门的统计,每年我国有接近29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而大学生的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且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大学生自杀事件已成为我国家庭、高校乃至社会不稳定的一个诱因,成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最具破坏性的一大安全隐患.
美国心理学专家希尼亚·帕佛认为:防止自杀的最好办法不是关注自杀本身,而是应该研究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自杀行为的发生[1].同时,根据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大多数自杀行为的发生都有一定的预兆,90%以上的自杀者可通过事先的综合干预获救.因此,对大学生自杀事件进行研究,分析自杀形成机制及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杀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浙江省近两年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为例,实证研究,研判诱发大学生自杀事件的表面及深层次原因,并结合浙江省高校生命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有效构建大学生自杀防控工作机制等建议.
1 大学生自杀事件的特点归纳
通过分析浙江省近两年的自杀事件,样本总量为28人,并通过深入的个案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杀事件呈现以下的规律性特点.
1.1 自杀学生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女生自杀人数高于男生.两年里女生自杀死亡人数占比61%,男生自杀死亡人数占比39%,特别是因失恋而自杀者以女生居多.而男生自杀死亡率要高于女生.男生一旦有自杀意念,采取的自杀手段往往比较激烈,态度比较坚决,如选择跳楼自杀的大学生中男生占比60%,选择服毒自杀的大学生中男生占66%,而这两种自杀方式致死率极高.
1.2 自杀学生呈现年级差异
大学生自杀主要集中在一年级和四年级,这两个年级自杀的大学生占全部自杀人数的71%.大一学生自杀大多是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以及无法完成新角色的转变.大四学生自杀主要集中在对将来社会生活的迷茫和不适应,如遇到就业、考研、恋爱、毕业论文等.
1.3 自杀方式相对集中
从近两年浙江省大学生自杀事件统计来看,大学生自杀采取的方式依次是:跳楼占39%,跳河占22%,上吊占17%,服毒占17%,其他方式占比5%.选择跳楼自杀方式的比例有增多的趋势,分析原因,一是跳楼自杀方式比较容易实施,二是近年来有不少明星跳楼自杀事件发生,大学生容易受到暗示去模仿明星的行为.
1.4 自杀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
春季和秋季是大学生自杀的多发季节,大学生自杀大多集中在5~6月和9~10月,这期间自杀人数占全部自杀人数的62.5%.原因分析,这与季节有关,人的生理在春季和秋季容易出现空虚无聊、悲观抑郁的精神状态.5~6月处于大学紧张复习迎考期,9~10月处于暑假刚过,大学学习和生活的适应过渡期,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在假期有较多的时间对一些长期困扰自己的问题进行抉择和思考,一旦对长期困惑自己的精神压力还是不能解脱,又得不到父母和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就可能精神崩溃,选择自杀.
1.5 具有一定的自杀预兆
82%以上的大学生在自杀前的言语、行为、情绪上都曾表现过一定的自杀预兆,如有一位学生在自杀前QQ签名两次更改为“有谁关心我”“没有明天,没有未来”,说明该学生在自杀前一直处于抑郁的情绪状态中.另有一位学生自杀前不吃不喝,自言自语,脸色异常,情绪激动,说明该学生处于异常的精神状态中.自杀者自杀前已经出现了这些异常的行为和情绪表现,如果能被及时发现并干预,就可以避免后续恶性事件的发生.
2 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有极其复杂的原因,有些看似是由于恋爱受挫、就业不顺、考试失败、环境不适、人际交往障碍等某一原因所致,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采用心理学的事后心理剖析方法研究,检查自杀者生前的各种记录以及与知情人事后交谈回顾得到,上述原因不过是导火索而已,最终选择自杀有更深层次的复杂原因,自杀事件是个人因素、家庭情况、社会因素等内外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自杀事件的形成机制归纳成图1所示.
2.1 个人因素
大学生的个人因素是自杀行为发生的关键.这些个人因素包括精神健康因素、身体健康因素、个性特征、对于死亡的错误认识等多个方面.
精神健康疾病,特别是抑郁症,是与自杀关系最为密切的精神疾病.得了抑郁症就会有苦闷、不安、焦躁、绝望等抑郁症状,以致身体状况不佳,精神活动抑制,并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在我们调查研究的浙江省2011-2012年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中,明确是由于抑郁症导致自杀的就有7起.据国家精神卫生相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我国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患者占大学生总人数20%以上.由于抑郁症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复发性,抑郁症在医学上不容易被检出,不少抑郁症容易被当成一般的情绪问题或躯体不适而得不到及时地治疗[2].
自杀的大学生具有趋同的个性特征,都不同程度地表现有脆弱、自卑、孤僻、怀疑、悲观等个性特征.有的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各种因素,如生理因素(个子矮小、过于肥胖)、学习因素、家庭因素等过度自卑,对外在事物反应过度,以致心理失衡、自暴自弃.另一特征是挫折耐受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遇到挫折时,容易垂头丧气,自我否定.研究同时显示自杀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不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对他人容易挑剔和不满.
对于死亡的错误认识也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在自杀者的遗书或QQ、微博记录中,我们发现不少自杀者对于死亡有着既害怕又向往的错误观念:“我死了,就解脱了”;“死了算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我死了,让他内疚一辈子”;等等.
身体健康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之一.例如,某大学的一名博士生,由于身患尿毒症,长期治疗痛苦不堪,最终选择跳江自杀.
2.2 家庭原因
家庭对一个人个性、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贫困、父母离异、家庭关系长期不和、缺少关爱等因素会造成一个人从小自卑、逆反、嫉妒、内向,进而导致抑郁性人格障碍[3].一个温州籍女大学生自杀的案例显示,由于父母一直在外经商,女生从小都是奶奶带大,缺少父母关爱,当奶奶去世,女生精神上因此失去寄托,选择了自杀.
2.3 社会因素
大学生的自杀行为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密不可分.当今社会,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显现,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很容易出现混沌困惑,“读书无用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得好不如生得好”,“社会不公平”等等情绪侵袭年轻的大学生.
社会压力增大.社会各类矛盾充斥着现实和网络世界,使得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们人生观变得混乱、功利、消极,理想信念缺失,社会责任感淡漠,过于强调物质利益,这是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社会思想基础.
网络媒体的不当宣传.网络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过多地报道自杀事件等负面消息.报道时又过细地描述自杀事件,对事件的反思、警示、教育却缺乏重视.
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文凭贬值”,“就业拼爹”使得一些心理脆弱的大学生心理失衡、无助绝望,甚至丧失了生活的信心,选择走向绝路.
贫富差距因素.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大.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城市与农村,心理调适能力差的大学生容易自卑、心理失衡[4].
2.4 生活负性事件
根据我们对样本事件的调查,以上分析的大学生个人因素、家庭情况、社会因素等内外各种因素导致了其具有一定的自杀心理倾向.当心理倾向遇到重大的生活负性事件,比如,恋爱失败、就业受挫、隐私被泄露、学习压力过大、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冲突、遭到歧视、诬陷等时,就容易引发自杀意念,最终发生自杀行为.此时,这些生活负性事件就成为了自杀行为发生的直接导火索.
3 高校生命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自200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浙江省高校逐步得到了确认.至2012年底,85%以上的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机构,大部分高校逐渐构建了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主阵地,以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工作队伍为主力,以大学生自治组织为补充的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格局.但深入调研我们也发现高校生命健康教育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3.1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深度有待提升
浙江省内高校虽然按照教育厅的要求,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仍有不少学校没有达到32-36个学时的标准.包括本科高校在内的大多数高校没有在大学后续学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延伸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师资和教学效果也有待提升.
3.2 人才匮乏,师资不足
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才得到重视,许多高校专职的师资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借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外高校经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与学生的比例是1∶1500~2000,而我们这个比例还不到1∶4000.另外,不少高校此项工作大多由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医务人员兼任,由于专业性方面的欠缺,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3.3 科学交流和研究较少
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对于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较少涉及.我们查询了近5年浙江省高校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方面的科研项目,涉及大学生自杀研究的课题很少,相关的理论专著更是缺乏.很多研究仅是工作层面的事后总结,没有前瞻性的深入研究.
4 加强大学生自杀防控工作的几点对策
大学生自杀防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其中,高校是关键,高校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自杀防控工作机制建设等工作中不断地实践探索,使大学生自杀防控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道路.
4.1 从顶层设计上确立大学生自杀防控工作的重要地位
正如前面我们所研究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涉及社会、家庭、高校、个人等多种因素,因此,大学生自杀防控工作仅靠高校教育的力量是无法有效完成的.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首先要从国家、政府层面建立国家自杀危机干预计划,制定支持自杀预防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高校在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中的职责,要求高校必须建立大学生自杀防控工作机制,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到高校的工作计划和考评中.第三,高校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领导小组,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配备一支能力强、数量充足的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第四,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真正落实到大学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让大学生有效、普遍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4.2 建立高效的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机制
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国际上也通常定义为“自杀三级预防模式”.根据这三个层次应建立相应的三个工作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心理危机救助系统,并且确保三个系统纵横交错,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工作网络[5].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由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二级学院心理辅导教师组成,主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以及大学生心理素质宣传教育等工作.主要工作载体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专家讲座、学生社团活动、网络宣传,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前面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大一和大四处于心理的困难期、自杀事件的多发期.因此,在大一新生中必须开设系统的心理健康教学课程,在大四阶段着重开设“面临就业、即将走上社会如何心理调适”方面的专题辅导.要建立贯穿大学整个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长效教育.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如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大二、大三“大学恋爱认知”,大四“择业心理分析与求职”等.
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系统由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各班心理委员、各班信息员组成,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测评、大学生心理异常信息报送及跟踪等工作.正如前面所研究的“自杀的大学生具有趋同的个性特征”,因此,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对心理异常的学生建立档案库,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并保持长期动态关注.同时,前面的研究也显示“大学生自杀具有一定的预兆”.为此,要借助志愿者、勤工助学等形式,充分发挥大学生自助组织的作用,通过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学生信息员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快速反应,构筑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杀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心理危机救助系统由校园110人员、校医务人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院系辅导员组成,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救助干预工作,及时启动大学生自杀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出现自杀报警信号,及时科学地参与救助,并用支持和干预技术模式做好相关的事后工作.
4.3 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对人员专业素质要求高的工作.前面的调研显示,许多高校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法有效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无法及时开展.因此,高校要充分重视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结合、专业互补、人员稳定、素质高、数量充足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队伍.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与学生的比例不低于1∶3000.
要重视专、兼职队伍的后期培养.学校要将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作为教师编制,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专兼职人员都必须事前经过系统培训,取得国家心理咨询相应的认证资格.同时,高校要组织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学工干部、教师、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公寓管理员及学生干部等开展心理健康方面内容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知识素养以及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和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4.4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合作和科学研究
要充分发挥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工作中的作用,为全省高校提供师资培训、业务支持和业务指导.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要每年组织一次以上高校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术交流活动,为各高校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和手段.同时,要加强高校与地方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干预系统的联动与合作.在科学研究方面,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每年都要扶植一批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研究课题,鼓励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把理论研究和推动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新问题的能力.
4.5 发挥网络优势,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契机.首先,网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便捷上网.学校可以利用网站、QQ群、微博等网络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教育形式新颖(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结合表现)、内容丰富,年轻的大学生群体乐于接受,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
其次,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有利于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网上咨询师生互不见面,学生就有心理的安全感,不用担心暴露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而遭到他人的嘲笑,就可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坦然地陈述自己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这非常有利于咨询教师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困惑和问题的实质,尽快帮助学生消除困惑.
利用网络,向广大学生展示全面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较好地吸引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自我引导[6].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网络提供的各种心理宣泄和心理援助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达到心理与环境、心理与行为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罗之勇.当代大学生生命认知及教育对策探析——基于桂西北大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76-79.
[2]石艳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6):64-65.
[3]田小东.大学生自杀的心理预防与危机干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4]关素珍,刘向阳,刘继文,等.大学生自杀态度与家庭因素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01):46-48.
[5]年亚贤.大学生自杀现象成因及心理预警机制建设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06):86-88.
[6]邓勤勤.当代大学生自杀危机及其干预[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