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廉政文化建设的新形势与新维度——“党的纯洁性视域下的廉政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3-12-19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3年1期
关键词:纯洁性制度建设

● 宋 霁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校教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前不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主题专场“党的纯洁性视域下的廉政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大召开。来自中共上海市纪委、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等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和学术团体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一、反腐倡廉建设中的文化与制度

中共上海市委第一巡视组副组长赵增辉巡视员从“对文化的理解”和“文化对制度建设的影响”两个方面探讨了廉政建设中文化与制度的命题。他指出,十四大以来腐败案发率的起伏与反复表明当前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已进入胶着阶段,而隐藏在这种胶着状态背后的则是一场文化力量的交锋。对这种文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文化表现形态的浅层面,而要深刻理解和认识文化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既有建设性也有破坏性。在一定程度上,腐败已经成为一种破坏性的文化,建设性的廉洁文化如何与之角力显得尤为重要。就文化对制度的影响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浮躁的文化心态导致形式主义抬头,形式主义的制度致使制度执行力受到局限;二是中国文化中的“变通”思想致使制度执行变形、走形,影响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三是“突破”制度与“破坏”制度二者间的界限因受文化价值判断的影响而使制度在执行中缺乏严谨性,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徐建刚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反腐倡廉建设是个大命题,不能仅仅依赖制度建设,还要聚焦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内化功能,从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积淀中挖掘资源,通过对党员干部教育的强调,让廉洁文化内化到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共同推进廉政建设的发展。

复旦大学教授浦兴祖认为任何政党的纯洁性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腐败现象是当前党的纯洁性面临的主要挑战。他指出,多年廉政建设实践的启示可以概括为“制度+文化”。他认为,就概念的界定与辨析而言,文化与制度之间是存在交叉的。为了探讨二者关系,可作一简明的划分:文化是内在于人的软性的、柔性的精神因素,制度是外在于人的硬性的、刚性的各类规范。“制度+文化”的关键不仅在于双管齐下、软硬兼施、内外相济,而是要认识到外化的制度与内化的文化在实践中是能够相互转化的,要用文化去导引制度,让文化为制度开路。这就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培育“关于制度的文化”,即一种尊重制度、敬畏传统的基本理念和规则意识。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原空军上海基地司令员王春瑞少将指出,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要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智慧,这是每一位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应该持有的基本立场。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张云教授认为,在探讨文化与制度问题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在廉政文化基本概念的界定、标准的制定和内容的涵盖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更深入地探讨党的纯洁性建设背景下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

复旦大学副教授李冉认为,应把廉政文化当作一个文化系统来建设,要想方设法让它有效运转起来。作为一个开放的文化系统的廉政文化应当包含制度、道德、价值、楷模和评估等子系统,在其运行中要引入文化安全评估和风险控制,要弥补传统廉政文化建设中“内向性”与“外延性”之间的落差,使我们党的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趋于一致,这样的文化系统不仅要成为我们党的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更要成为公民文化的子系统,唯有此,才能使其从抽象的价值判断落脚到具体的事实判断和方法判断。

二、党的纯洁性、党的宗旨意识和纪律观念与廉政文化建设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朱华教授指出,宗旨意识是党性的根本体现,大公无私则是宗旨意识的必然要求。当前的种种腐败行为,从根本上说就是宗旨意识淡化、宗旨意识丧失的表现。因此,廉政文化的建设必须要以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作为核心价值尺度,在科学认识腐败问题和反腐败斗争的立场上,对一切以权谋私的行为“零容忍”。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陈挥教授指出,廉政文化建设要继承“两大传统”(其一是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中汲取智慧;其二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党的优良传统中收获启示)、坚持“两个面向”(其一是面向领导干部,使其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表率者和实践者;其二是面向社会,塑造和改善社会的整体环境和风气)。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编处处长袁志平认为,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也是一种生产力和推动力,它具有两面性,即正向的生产力和反向的生产力。因此,在廉政文化建设中,首先要解决二者间的角力问题。他以“胜利之师睡马路”等历史事例为基础,分析并指出加强纪律观念是提升文化正向生产力的基础途径,进而强调廉政文化建设离不开纪律的约束,需要通过加强纪律、确立牢固的纪律观念来推进,尽管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辛的实践历程。

三、党的纯洁性视域下廉政文化建设实践的反思

中共上海市纪委常委王永伟在书面发言中,从“注重理念创新,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注重方式创新,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制度创新,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等三个方面,对近年来上海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从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廉政文化品牌创建”、“廉政文艺精品创作”、“廉政传媒建设”、“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六大工程切入,对上海廉政文化建设的纵深发展进行展望。他指出,实践的经验启示我们,廉政文化的建设首先要以历史的传承为基础,其次要与所处时空的实际情境相适应、相融合。

原海军舟山基地政委刘苏闽少将认为,廉政文化建设不仅是繁荣和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更是贯彻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队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和构建军队惩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任务。实践中,海军以科学理论为引领,以“五进十廉”为抓手,通过确立“反腐倡廉大文化”的理念、构造各具特色的军营廉政文化品牌、优化廉政文化建设的支撑环境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廉政文化的表现力,来培育和弘扬崇廉尚廉的风气。

华东师范大学唐莲英教授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已不仅仅是一个党的建设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文化建设的问题,需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她指出,就现有廉政文化建设相关的理论研究而言,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对概念、内涵价值、研究对象等基础性问题缺少权威性的论断;二是研究的出发点局限在规范党员领导干部方面,较少关注社会整体廉政氛围的构建;三是研究的结论以“应然”的价值判断为主,较少关注“实然”问题的应对,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导致全社会在廉政文化问题的认知方面尚不能形成共识。对承担高等人才培养、社会知识文化生产与引领重任的高校而言,在全社会的廉政文化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十分深远。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邬思源教授对网络监督文化进行了探讨,认为“网络监督文化”是在网络监督实践中形成的、以规范指导网络监督实践的一系列价值观、理念和态度。它包含了四个方面的特征,即主体的广泛性、载体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技术与传播方式的开放性、以及文化形态的多元性,承载着对政治体系的支持、对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促进、对公民意识与公权力机构管理能力的提升等三大基本功能。他进一步指出,健康的网络监督文化应该具备民主的精神、法治的理念、诚信的意识和自律的观念。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纪检监察室主任朱志龙结合房屋保障与管理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实践,对如何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二是要逐步实现廉政干部队伍的专业化;三要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复杂性,做好长期斗争的充分准备。

猜你喜欢

纯洁性制度建设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某些单位的制度
保持党的纯洁性文化建设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