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重视舆论监督的历史溯源
2013-12-19刘爱国
● 刘爱国 陈 梦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92年的历程。细细审视其发展轨迹,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始终重视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
一、民主革命时期舆论监督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舆论监督的概念,但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了重视舆论监督的思想;尤其在一些文件中,强调要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强大武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监督积极性,发挥报纸的舆论效应,促使党员干部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倡导群众路线,践行并保持三大优良作风,就是重视舆论监督最鲜明的诠释。
中国共产党第一张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从1921年的创刊起,就无情地揭露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反动本质,帮助人民认清正确的道路。1931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的发刊词中指出:“这不但要引导工农群众对于自己的政权,尽了批评、监督、拥护的责任,还要能热烈的参加苏维埃政权的工作”,“需要以自我批评的精神,检阅工作的成功与缺点,找出正确的方法”。[1]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由博古起草的改版社论《致读者》,明确提出,“报纸亦应该是我们党手中的有力的自我批评的武器,对于自己队伍中的错误和弱点,党报应该以实事求是的同志的态度加以批评和指摘。”[2]1942年9月9日,西北中央局在《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解放日报工作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西北局规定,下属各分区各县委宣传部长,必须担任<解放日报>的通讯员,负责组织其管辖区内的通讯工作,组织同级党政干部及党外人士为报纸写稿,发展通讯员、搜集材料,反映党报在群众中影响的意见”,“各地的党组织,或党员个人,如受到解放日报上的批评时,均应于最短时间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这个报上作负责的答复,如果批评属实,则应说明所指缺点与错误发生的原因,及应如何改正的办法,否则,应被批评的组织或个人,将要受到党纪的制裁。”[3]其间,《中宣部为改进党报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党报要有适当的正确的自我批评,表扬工作中的优点,批评工作中的错误,经过报纸来指导各方面的工作。
随着抗日战争胜利的临近,中国共产党更加努力思考如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1945年,毛泽东在回答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问题时明确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会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国家才不会人亡政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广开言路,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和各民主党派的批评和监督,舆论监督氛围轻松活跃,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舆论监督的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在百废待兴时期,为了克服党内消极自满情绪,最有效的手段是让人民监督党、监督政府,最经济、最广泛、最便捷的方式是舆论监督。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借鉴前苏联的舆论监督经验,另一方面也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监督方式的探索。其舆论监督的重点放在执政党治国理政过程中确保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听取来自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包括民主党派、无党派以及普通老百姓的各种不同意见和建议,突出方面就是强调利用媒体对国家政治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利用报刊对党的组织建设进行有效监督。
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中共中央领导全党开展了1950年的整风运动和1951年夏到1954年春的整党运动。其间,都比较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中指出:“如果我们对于我们党的人民政府的及所有经济机关和群众团体的缺点和错误,不能公开地及时地在全党和广大人民中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就要被严重的官僚主义所毒害,不能完成新中国的建设任务;中共中央特决定:在一切公开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4]1954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中再次强调:报纸是党用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最尖锐的武器。
为了促进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为推动文化科学事业方面的舆论监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了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开辟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舆论监督之路,毛泽东在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据统计,从1949年至1956年,《人民日报》发表的批评报道和批评稿件超过4万篇。报刊集中揭发和批评了一批重大的典型事件,如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件、山西省交通局干部多起重大贪污案件,以及“三反”“五反”运动时干部队伍中贪污、受贿等一系列不良行为,同时还对整党整风中发现的严重官僚主义和违反党纪的党员干部进行了公开揭露,给刚刚解放的群众树立了信心,使党的威信和地位得到了巩固和提高。[5]1957年6月15日,《人民日报》正式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强调,对于人民内部矛盾,“不是用强迫的方法,而是要用民主的方法”,即用讨论、批评和说服教育的方法,强调了舆论监督作用。但随着“左”倾错误抬头和反右扩大化以及“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等运动式、异化的舆论监督方法盛行,严重影响了舆论监督的正常发展。
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状态达到了顶点,舆论监督在十年“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在这个阶段中,不仅大众传播媒体成为政治运动和大批判的工具,就连群众监督中公民基本的话语权也被运动中所谓的“揭发”和“炮打”所代替,党章中关于党员的基本权利完全取消。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舆论监督一直处于被压制、被打击状态。当然,其间也有一些重视舆论监督的声音,如1975年7月、9月期间,毛泽东、邓小平对文艺界“百花齐放不提了、没有了、别人不能提意见”就提出了批评。
三、新时期舆论监督的发展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号角至今,中国共产党的舆论监督观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
随着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舆论监督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领域里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如何利用监督的力量保证社会良性、健康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当然也要有监督,有制约……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中就强调:“所谓监督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党的监督。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党的监督是最直接的……第二,是群众的监督。第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有了这几方面的监督,我们就会谨慎一些,我们的消息就会灵通一些,我们的脑子就不会僵死起来,看问题就会少一些片面性。”[6]
这一时期党的舆论监督思想一方面以加强自身建设、巩固执政地位为出发点,另一方面又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角度思考舆论监督发展,并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探索如何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舆论监督途径和机制,舆论监督思想体系逐步形成。198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讨论稿发至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参加讨论有4000人之众,规模空前,讨论热烈,民主氛围浓厚,讨论期间共发快报88期,简报938期,舆论监督作用明显。从1987 年开始,“舆论监督”连续6 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并明确表示,“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舆论监督的概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的思想理念有了质的飞跃。1989年11月25日,李瑞环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关于《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长篇讲话中指出: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的监督,不应仅仅看成是新闻工作者个人或是新闻单位的监督。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报告再次强调:强化法律监督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能,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
这个时期,党强调把舆论监督同群众监督、党内监督、法制监督与政党监督有机结合,从而形成集约化效应。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把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其通过的政治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法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继续强调: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增强舆论监督的合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细细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舆论监督的阶段性特征非常明显。其一,电视确立在舆论监督中的强势地位。中央电视台创办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作用日益凸显,揭露了诸如重大矿难、“基金黑幕”、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以及足球“黑哨”风波等一系列事件。其二,舆论监督全面推进。负责意识形态的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主张大幅增加舆论监督报道的数量; 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也明确指示,宣传工作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讲究舆论宣传的艺术,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和效果”[7],大学生孙志刚死亡案和全世界关注的SARS事件就是当时舆论监督的重点。其三,时评开始崛起。以市场取向为主的报纸和部分电视台充分利用时评开展舆论监督,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其四,新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日益凸显。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国社会已经出现新的舆论监督方式,社会公众更愿意使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了解社会的真实状况以及通过诸如微博等新媒体对公共权力的使用及效能做出及时评价。为了应对变化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注重舆论监督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及时更新舆论监督的手段与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快捷的监督功能和扩音功能。同时,针对新型舆论监督便捷性、广泛性、低廉性、难管理性等现实,“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8],避免网络暴力、网络造假、网络造谣蔓延,以防“秦火火事件”、“立二拆四事件”等再次发生,以促进网络舆论监督的健康发展。
从以上梳理中我们不难得出如下启示:中国共产党一直比较重视舆论监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发展过程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加强舆论监督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加强舆论监督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法有序进行;促进舆论监督必须尊重舆论发展规律;重视舆论监督必须注重引导,防止舆论暴力和舆论造谣;舆论监督必须与其他监督方式充分结合,才能实现舆论监督效应最大化;加强舆论监督任重道远,依然大有可为。
[1]发刊词[N].红色中华.1931-12-11.
[2]致读者[N] .解放日报.1942-4-1.
[3]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解放日报工作问题的决定[N].解放日报.1942-9-9.
[4]中国新闻事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301.
[5]刘淑霞,王平川. 历史问题对策[J]. 新闻知识,2009(5).
[6]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1.
[7]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1-11.
[8]范敬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