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德毛泽东红军主力下井冈山及其历史影响

2013-12-19

党政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红四军赣南下山

孙 伟

朱德毛泽东红军主力下井冈山及其历史影响

孙 伟

由于经济原因、军事原因和战略原因,朱毛红军主力必须要下井冈山去赣南,留下部分兵力守山,各方达成一致意见,共解井冈山之围。下山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线路基本上都是按照原定计划,后形势所迫不再回井冈山,派彭德怀的红五军重返井冈山。毛泽东对下山的态度是逐渐发生变化的,下山对井冈山命运和中国革命道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毛泽东;朱德;井冈山红军;红四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从1929年10月带领秋收起义军余部上井冈山,一共在山上呆了一年零三个月。从毛泽东的上山思想,一直到他在井冈山的具体革命实践,党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1929年初朱德毛泽东红军主力撤离井冈山开赴赣南后,就没有再上山,后来开拓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而井冈山本身也发生了许多非常复杂的事情。限于史料的缘故,以及其他的原因,对这个问题,直到现在学界一直讳莫如深,争论较多。这既不利于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地位的全面把握,也不利于对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乃至中共党史的全面了解。本文中,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求证于方家。

一、朱德毛泽东红军主力下井冈山去赣南的原因

(一)必须要下山的原因

1.经济原因——根本原因

井冈山“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随着红军人数的激增,加上国民党军队的多次“进剿”和“会剿”,以及严密的经济封锁,井冈山军民生活极端困难,有时连最低限度的食品也供应不足。早在1928年4月底朱毛两部会师井冈山后,部队改编为三个师九个团,加上随同上山的群众,共计有一万余人,吃饭就迅速成为了大问题。严峻的形势,使毛泽东也感到心忧,他在1928年5月2日给中央的报告中指出:“一万人的群众拖泥带水纪律太糟”,“吃饭大难”。〔1〕于是,红四军军委研究决定,湘南农军除留少数能在28团、31团服务的和29团作为主力留下来外,其他五个团一律返回原籍,随红军上山的群众也遣返原籍。

1928年12月,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与朱毛领导的红四军胜利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武装力量,但使得原本严峻的经济形势更加凸显。在敌人第三次会剿前,粮食储存不多,给养发生困难,弹药缺乏,药品奇缺,经费即将告罄。陈毅在次年给中央的报告中这样说道:“在9月至1月,4月中红军经过空前的艰难,在浓冬之际,边界丛山中积雪不消,红军衣履饮食非常困难。又因敌人封锁,红军未能到远地游击以致经济没有出路。”〔2〕

总之,井冈山的容纳能力有限,经济困难几乎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这是红军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即使没有敌人的会剿,为了部队的生存,为了避免全体将士饿死在井冈山,红四军主力也必然下山,以解经济之困。1929年3月20日,红四军前委在致福建省委并转中央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自1月14日离开井冈山,主因是经济无出路。”〔3〕

2.军事原因——主要原因

由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不仅震惊了江西、湖南两省国民党当局,也使蒋介石非常恼火。1928年11月7日,他任命何键为两省会剿代理总指挥,金汉鼎为副总指挥,由湘赣两省集中了六个旅约三万兵力,经过两个月的准备,在1929年1月1日兵分五路向井冈山发动第三次会剿。“国民党方面集中这样巨大的兵力向井冈山进攻,在以前还从来不曾有过。”〔4〕

由于敌我兵力悬殊,兵力全部固守井冈山是不现实的,无异于以卵击石。此次是逼下井冈山的,可谓必然下山。不过,也不是放弃井冈山,而是主力下山,部分兵力守山,山上、山下相互支持,以解军事之围。

3.战略原因——长远原因

井冈山位于湘江和赣江之间的狭长地区,这两条大江无法徒涉,南北又难以展开,在军事上缺乏足够的回旋余地。这个弱点,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初期并不明显,随着红军力量的不断增强而逐渐暴露出来。粟裕曾评论道:“这个地区作为一个后方是可以的,从战略发展观点来看,作为大发展的基地不够理想。”〔5〕

可见,井冈山在空间上受到限制,难以负担众多的兵力。所以,每当井冈山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同样的发展瓶颈。因此,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了重新开拓更大的根据地,为部队赢得新的、更有利的生存和开展空间,从红军和革命的长远考虑,就算敌人不来进攻,主力部队迟早要下山,以解发展之限。

(二)选择去赣南的原因

面对严峻的局势,1929年1月4日至7日,中共红四军前委在宁冈县柏路村召开有红四军军委、红五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各地方党组织以及红四军、红五军代表共60多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会议由前委书记毛泽东主持。会议主要研究了如何粉碎国民党军队这次会剿的部署,与会人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主要分歧意见有:有的主张凭险死守,有的主张到湘鄂赣去,有的主张到湘南去,有的主张到赣南去。〔6〕

会议最终赞同毛泽东提出的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相结合的策略方针,实行“围魏救赵”。决定由刚上山的彭德怀、滕代远的红五军部队,及王佐领导的红四军32团的部队防守井冈山;红四军大部出击赣南,吸引敌人,返身从敌后打来,共同“破围”。

那么,为什么红四军主力不选择争论的另两处地方作为出击的行动方向呢?考虑到湘鄂赣边界距大城市较近,位于武汉、长沙、南昌中间,东有赣江和南浔铁路,西有湘江和粤汉铁路,北有长江天险,南有株萍铁路,敌人运动方便,地区狭小,红军不宜前去。湘南敌人兵力强,易于聚集,群众斗争基础尚未恢复,因此也不宜前去。〔7〕

离开井冈山而选择去赣南,是因为那里有许多有利条件。第一,同为山区,路途比较近。第二,地区广阔,境内山峦起伏,并同闽西、粤北山区相连接,红军能有比较大的活动和回旋余地。第三,物产丰富,可以提供部队足够的给养。第四,距大城市较远,加上交通不便,调动和集结都相当困难。第五,大革命时期对这个地区有过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朱德、陈毅曾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路过此地进行了著名的“赣南三整”,党和群众基础都比较好。〔8〕第六,赣敌战斗力较弱,外省军队地形人情都不熟。第七,赣东北有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吉安东固一带有江西红军二、四独立团,可以相互配合和策应。第八,中央1928年6月4日给前委的来信中,亦有向赣南发展的指示。“中央前次依江西省委的提议主张你们向赣南发展占领赣南夺取吉安为屏障,这一计划如果在事实上有胜利的把握,那当然这政治上有更大影响,而且可以与广东的北江联系。”〔9〕

可见,赣南的这些有利条件对于红军在这个地区活动和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会议是在认真讨论分析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最终认为去赣南最为适宜。

(三)各方最后能统一意见的原因

针对出现的“以守为攻说”、“死守主义说”、“抛弃边界说”,“前委以为死守主义、硬拼主义、自了主义,都是不对的”,〔10〕最后会议讨论同意了毛泽东的“围魏救赵说”。那么,为什么包括走与留的人最后都能统一意见,比较顺利地执行会议决议呢?原因有两个方面。

首先,无论对于红四军还是广大边界群众而言,基本上都对这次会剿形势抱有乐观的估计。因为井冈山地势险要,有五大哨口的牢固工事,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已经比较成熟了,群众基础也很好,此前有过敌军四次进剿和两次会剿井冈山的经历,但都被一一化解。还在1928年的“八月失败”后,出现了在群众的支持下,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败敌人四个团的壮举——黄洋界保卫战。

另外,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与国民党的战斗很多,由于红军兵力有限,所以经常会遇到强敌入侵,往往要面对数倍、十几倍的敌人进攻。毛泽东与朱德一起总结出“十六字诀”的游击战术原则,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为了打退敌人的进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朱毛经常会运用这个原则,到外线调动或打击敌人是屡见不鲜的。通过计策将敌人引开或调开,以达到消灭敌人化解井冈山之围也是有先例的,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边界军民共同守山是有经验的,之前也有下山调敌或歼敌,以打破进剿和会剿的成功先例。这次留下来彭德怀的红五军和红四军32团,这么多的兵力让各方都比较放心。当时,下山解围是必然的,但不等于放弃井冈山,而且是在大家对能保住井冈山的统一思想下主动撤离的。

其次,对于刚上山不久的红五军而言,对于柏路会议所作出的组织决议,开始并未取得一致意见。据彭德怀回忆:“讨论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们是来取联络的,任务已完成,应立即回湘鄂赣边区,传达‘六大’决议。如果我们长期留在井冈山,就会影响湘鄂赣边区的发展。一种意见是接受前委指示,保卫井冈山后方,使红四军主力安全脱离敌军包围,向白区发展。如果红五军不承担这项任务,红四军离开后,湘赣边区政权也可能受到损失,甚至搞垮。故我们应当承担起来。第一种意见是大多数,第二种意见是我和代远。我们说服了不同意见的同志,准备牺牲局部,使主力向外发展。”〔11〕可见,彭德怀和滕代远顾全大局,共同力排众议,做通了红五军广大官兵的工作,使得这支外来的部队能安心和当地群众一起共守井冈山。

二、朱德毛泽东红军主力下井冈山的准备工作与行军路线

(一)朱毛红军主力下山前的准备工作

1.守山的准备工作

军事方面:为了加强统一领导,决定将红五军与红四军合编,彭德怀和滕代远分任红四军副军长和副党代表,原红五军第四、五纵队编为红四军30团,和熟悉井冈山地形的红四军32团,配以边界各县地方武装,由彭德怀、滕代远、何长工等统一指挥,坚守和保卫井冈山。还将永新、宁冈、莲花、茶陵、四县的地方赤卫大队、暴动队组成边界赤卫总队,由鄢辉任总队长,刘作述任党代表,统一调配,坚守九陇山军事根据地,与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互为犄角。

干部方面:为适应战事需要,进行了一些必要的人事调整。根据杨开明长期患病不能工作的实际情况,改组了边界特委,以邓乾元为书记,邓乾元、滕代远、陈正人、宛希先、朱昌偕五人为常委,统筹边界群众反会剿的战事准备和动员组织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守山部队的力量,1月13日,毛泽东又在下庄召开了前委会议,根据红五军和32团的请求,从红四军中抽调一批在边界军民中有一定威信的军事、政治干部去充实守山部队领导,如任命张子清为红五军参谋长,陈伯钧、陈毅安为红五军参谋,李克如、游雪臣、徐彦刚等都留下担任相应职务,何长工担任中共宁冈县委书记兼32团党代表。〔12〕

思想方面:前委和毛泽东向红五军官兵通报了敌情,统一了思想,作好迎战准备。在群众中也广泛动员,向群众宣传保卫井冈山的有利条件。

物资方面:边界各县组织党组织,领导群众会同部队再次加固了工事和挑粮上山,为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了充分物资准备。

可见,从军事、干部、思想和物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可谓有备而战。

2.下山的准备工作

首先,将随军行动的边界前委,改为红四军前委,作为红四军的最高领导机关。原特委书记谭震林调任前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专做军队职工运动工作。鉴于湘赣边界土、客籍矛盾尖锐,为有利于坚守和保卫井冈山的斗争,决定将原32团团长袁文才调任红四军参谋长,原中共宁冈县委宣传部长刘辉霄调任前委秘书长,一同随红四军主力出发赣南。〔13〕

1月10日起,红四军主力部队开始在茨坪、小行洲集结,毛泽东、朱德对他们进行了政治动员,组织军事训练,布置出击路线、序列等事宜,另外部队还带了十几天的伙食费和粮食。

毛泽东亲自起草了《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这一著名的四言体布告指出红军的宗旨是:民权革命、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统一中华。布告还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各项政策主张,号召全国工农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努力奋斗。另外,还准备了《共产党宣言》和其他革命标语。这些传单在下山途中进行了散发,就意在“暴露”自己的行踪,尽最大可能调动和牵制敌人,发动和争取山下群众参加革命、对敌斗争,以减轻井冈山的压力。

红四军主力下山的同时,还调了大批干部,集结部队、短暂练兵,确定下山路线,准备散发的布告等,都是为了加强下山队伍的领导,利于守山的工作,下山调敌,也是为了在赣南发动当地群众之用。

(二)朱毛红军主力下山后的行军路线

1.基本上都是按照原定计划及围绕解井冈山之围在做文章

1929年1月14日,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在毛泽东、朱德率领下,兵分两路向赣南出击。部队经过遂川大汾、左安,在大汾歼灭前来堵截的一营敌人,跳出了敌人的包围。1929年1月下旬进入了赣南地区的上犹、崇义。

1月16日,“湘、赣‘会剿’军代总指挥何键发觉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南下,急电蒋介石,报告对红四军主力两路‘追剿’和对井冈山三路‘进剿’的部署”〔14〕。

红四军下山伊始比较顺利,于1月22日轻松占领了大庾县城。24日,敌李文彬旅围攻大庾县城,与红四军展开激战,红军付出很大的伤亡才突出重围。离开大庾后,折向“三南”地区(全南、龙南、定南),游击安远、寻乌等地。在寻乌项山一战,与刘士毅部交手,损失又很大。诚如毛泽东于3月20日给中央报告中所言:“是为我军最困难的时候。”〔15〕

2月3日,毛泽东在罗福嶂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作出决定:全军向吉安东固前进,设法与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联系,先在那里找个安身之地,再寻机西渡赣江打回井冈山。为扭转局面,毛泽东、朱德率部折入瑞金。2月10日,取得了大柏地的胜利,歼敌1500余人,生俘800余人。这极大地振奋了军心,赢得了主动,扭转了战局,是红四军转战赣南以来的首次大捷。敌人也不敢再贸然追击,红四军从此在赣南站稳了脚跟。

随后,红四军为解井冈山之围,挥师宁都,接着又举旗东向,进入吉安东固地区。2月20日,红四军与活跃在东固地区的由李文林、曾炳春、段起凤等领导的江西红二、四团在东固螺坑胜利会师。

以上的下山路线,说明了下山部队一直都在按照原定计划,希望尽力通过努力,引开进攻井冈山之敌人。

2.行军途中一路都不顺利的原因及其影响

可以说,红四军主力此次下山,除了敌人开始未发现行踪外,一路上都不顺利。在大庾县城,为了突出重围,红28团党代表何挺颖身负重伤,几天后夜行军时又遭敌袭,何挺颖为国捐躯,独立营营长张威亦不幸牺牲。在寻乌项山一仗也是险象环生。因28团与军部在前,31团尚未跟上,军部几位领导被敌围困,陈毅被抓住,幸未被敌认出。他击倒了两个敌人后,才得以生还。在项山战斗中,红四军妇运科科长、朱德妻子吴若兰为掩护军部转移,腿部受伤,不幸落入敌人魔掌。她受尽折磨后,坚贞不屈,2月12日被敌人杀害于赣州卫府,年仅23岁。

部队可谓连连失利,损失很大。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红四军由于长途跋涉,兵马劳顿,总是仓促应战。二是毛泽东、朱德也对伤亡感到十分困惑、痛苦。由于总想摆脱敌军围追,部队不可能扎下根来开展群众工作,赣南群众一时未能发动起来,红军如浅水之鱼,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这些挫折,一方面使得原定的“围魏救赵”、回救井冈山的计划部分落空了,使得自己也陷入被动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使得红四军广大将士进一步认识到稳定根据地的好处,想到了井冈山老百姓的好处。大家都很关心井冈山的守山情况,关心自己什么时候能打回井冈山,打破敌人的会剿。

三、朱德毛泽东红军主力不重返井冈山的原因

(一)朱毛红军主力不再回井冈山的原因

按照原定计划,红四军在东固修整补充后就准备打回井冈山去。可是这期间毛泽东、朱德等通过赣西特委的情报,得知井冈山已经失守,毛泽东、朱德及红军将士甚感沉痛。此时,赣敌李文彬部正向东固逼近,金汉鼎部也对东固取进攻之势。红四军前委认为,东固地形民情条件虽好,但红四军战斗力尚未完全恢复,红二、四团也未与大股敌军交过火,缺乏战斗经验,红军不宜与敌人大战。据此,毛泽东果断决定放弃红四军回师井冈山的计划,像东固红二、四团那样“打圈子”,向闽、赣边敌人力量薄弱地区游击,相机寻找新的落脚点。

红四军离开东固后,东进首次进入闽西。3月20日,毛泽东在辛耕别墅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经过热烈讨论,“前敌委员会决定四军五军及江西红军第二第四两团之行动,在国民党有战的初期,以赣南闽西二十余县为范围从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由此割据区域,以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16〕。可见,这次会议作出了关于以赣南闽西二十余县为范围建立新的割据区域的决定,这是一个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当然,这也决定了红四军主力不会再回井冈山,而是将正式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二)派彭德怀的红五军重返井冈山的原因

红五军自1月30日从井冈山突围后,一路征战,于3月下旬,在得知红四军动向的确切情况后,一举击溃瑞金守敌,占领全城。4月1日,“红五军与从长汀开至瑞金的红四军第二次会合”〔17〕。4月8日,红四军、红五军开至于都。11日,在于都又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会上,彭德怀提出红五军打回井冈山去,恢复湘赣边区政权。毛泽东和前委同意了彭德怀的这一意见。会后,红五军返回井冈山,红四军在赣南分兵。

这时决定派彭德怀率红五军重返井冈山,收复根据地,原因有很多。从客观上说,蒋桂军阀战争已经爆发,加上天气原因,事实上,敌军在对井冈山烧杀多日后,大部分兵力已经基本上撤走了。所以,收复并不困难。

对于毛泽东而言,此时井冈山的战略地位逐渐发生了变化,没有当年那么重要了。因为赣南、闽西具有更为优越的区域优势,回旋余地大,可以解决更多部队的生存问题。但是,毛泽东对井冈山仍怀有深厚的感情,它仍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可与赣南闽西成犄角关系,相互巩固。因此,他对彭德怀打算收复井冈山的想法非常支持。

对于彭德怀而言,在他向毛泽东和朱德汇报井冈山保卫战和红五军从井冈山突围游击赣南的情况时,虽然毛泽东说了“这次很危险,不应该决定你们留守井冈山”〔18〕这样的话,但他还是对朱毛苦心经营的井冈山的失守感到非常愧疚。还有,就是也为他率军重返湘鄂赣作准备。后来,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红五军和湘赣边界各县地方革命武装,不仅恢复发展了湘赣革命根据地,而且还创建了湘鄂赣边革命根据地,红五军也因此发展成为红三军团。

四、历史影响

(一)毛泽东的态度

柏路会议时,毛泽东认为井冈山不可死守,也不可放弃,而应主力下山,留下少部分兵力凭险据守,内外结合,共同破敌。除此之外,他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有几位当时的亲历者留下了记载。据李寿轩回忆:“必须更高地举起革命红旗,一方面要保卫和扩大井冈山红色革命根据地;同时还要采取积极行动,调动和分散敌人,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同志就这样正确地解决了新老根据地关系问题。”在下山临别的时候,开了一个大会,毛泽东在会上说:“如果我们出去明年一、二月不倒回来,我们就有希望,若是倒回来,那我们就没有意思。”〔19〕

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他知道出去更有利于红军的发展壮大,下山的态度是坚决的。另外,他的思想中还有开拓新的根据地的成分,即使这种想法最初还不是很成熟。至于下山后主力部队是否还回山,他虽不排斥,但清晰地认识到井冈山现有条件的局限,所以判断假如到赣南游击不再退回来的话,会更有利于红四军的发展。总之,这时候他的思想很复杂:井冈山是要守的,并做好了积极防御,但不代表主力一定要回来;既不想回来,但又不太坚决。

下山途中由于受到敌人的追剿,加上当地群众没有发动起来,连连失利,感觉到还是井冈山好,有稳定的根据地好。从行动路线上看,又有点想打回来。

在东固得知井冈山失守后,才最后断绝回井冈山的念头。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井冈山已经不再是革命的中心了。不过,毛泽东还是希望能保住这块老根据地,以与赣南闽西成犄角之势。

(二)对井冈山命运的影响

由于形势的变化,围魏救赵的计划没有实现。因为敌军并没有放弃对井冈山的会剿,而且在得知朱毛红军主力下山后,更是疯狂地发起进攻,占领井冈山后进行了残暴的烧杀,根据地遭受巨大的损失,第三次反围剿失败了。

在当时情况下,主力部队进行转移从战略上讲是正确的。死守井冈山不可取,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派一部分正规军和地方武装守山符合当时的实际。但战术上有一定的失误,因为毛泽东历来反对分兵,“集中红军相机应付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红军以集中为原则”。〔20〕

后来虽然彭德怀率领红五军收复了井冈山,但由于土客籍矛盾加剧,“左”倾错误横行,导致1930年2月在江西永新,井冈山客籍首领袁文才和王佐被错杀,间接导致后来井冈山的再次失守。因为袁、王被错杀导致部分下属反水,为国民党当局所利用,导致井冈山沦为白区。经多次争夺,未果,直到1949年9月才被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某部解放,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井冈山的最后沦陷,既是土客籍矛盾激化的恶果,也是朱毛红军主力下山的产物。毛泽东在山上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多次通过组织手段和个人努力进行解决,基本得到控制。然而下山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土客籍矛盾加剧了,并达到难以控制的地步,最后酿成惨剧。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时候,会见了袁文才的遗孀谢梅香、王佐的遗孀蓝喜莲,并指出袁、王是被错杀的。

(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影响

井冈山素以“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井冈山斗争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重要起点;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源头;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的,井冈山斗争虽然只持续了两年零四个月,他却在此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当时,中共中央对于井冈山的斗争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和指导,充分肯定了朱毛红军的经验,高度评价了井冈山的斗争,并通过党内文件指示和党的刊物向全国各地介绍和推广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经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巍然崛起,不仅在毗邻的东固、赣南、闽西、湘鄂赣等革命根据地引起反响,而且对全国一些边远根据地和游击区,如鄂豫皖、湘鄂西、左右江、东江等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邓力群曾说:“上井冈山伟大,下井冈山也伟大。”随着朱毛红军主力的下山,井冈山道路也走向了全国,这对其他革命根据地影响颇大,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井冈山精神也永载史册。

〔1〕江西省档案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Z〕.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30.

〔2〕〔3〕〔9〕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册) 〔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361,290,117.

〔4〕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1949)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97.

〔5〕粟裕战争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79.

〔6〕何长工.难忘的岁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1.

〔7〕〔12〕余伯流,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357-358,359.

〔8〕 金冲及.朱德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84.

〔10〕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 〔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781.

〔11〕彭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16.

〔13〕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62.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63.

〔15〕〔16〕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册)〔Z〕.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68,67.

〔17〕王焰.彭德怀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7.

〔18〕彭德怀自传〔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129.

〔19〕罗荣桓,谭震林,等.亲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183,542.

〔20〕毛泽东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67.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科研项目“朱毛红军主力下山研究”(11DSYB08)

孙伟,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博士后,江西 井冈山 343600。

D231

A

1008-9187-(2013)03-0041-06

【责任编辑刘彦武】

猜你喜欢

红四军赣南下山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历史上的三支“红四军”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胖虎下山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双下山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小猴下山
下山的路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