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哪些新信号
2013-12-18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哪些新信号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为2013年经济发展定调,确定新一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哪些新信号?它们将如何影响2013年乃至更长时间四川经济发展?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将因此怎样改变?在此,我们为您带来权威解读。
信号1·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把握工作基调实现追赶跨越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3年全省经济工作基调: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既着眼长远之策,又明确当前之要;既体现时代要求,又突出四川特色;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进程中实现科学发展;充分体现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与会代表形成共识。
长远之策与当前之要
在广安市委书记王建军看来,长远之策就是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主题主线,尊重发展规律,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四川迈向全国经济强省的必由之路。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对四川而言,加快发展更是当前之要。“四川不能‘被小康’。”省委政研室主任冯键道出四川“加快发展”的急切。
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四川不仅必须,而且应该,更有现实可能。
发展质量与经济效益
四川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着力优化结构,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体现在财政收入、企业利润的增加上,体现在劳动报酬、居民收入的增长上。
在发展的目标和预期上,则是突出没有水分、就业增加、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效益提高资源环境可支撑——与会代表从工作基调中读出了新意与深刻内涵。
而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都汇集成清晰的指向——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信号2·多点多极支撑首位一马当先 梯次竞相跨越
2012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分组讨论中,有一种“跃动”激荡会场。点燃这种“跃动”的,是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为今后一个时期四川经济发展确定的着力重点——构建多点多极支撑。
构建多点多极支撑
增添发展新动能
正处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阶段的四川,自然需要将经济强省作为参照——四川与广东、江苏这些经济发达省份相比,一个很大的差别在于缺乏强有力的多点多极支撑。
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到底能提供怎样的新动能?
科学发展的新动能——
省政协副秘书长何顺洪认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看,盆周山区和丘陵地区是同步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构建多点多极支撑能推动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弥补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
加快发展的新动能——
有与会代表算账后认为,除了提升成都这个首位城市之外,还必须推动有基础有条件的市州加快发展,才能够开创全省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
描绘追赶跨越新画面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
成都如何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进一步提质升位?进一步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迈进。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认为,“提升”还体现在对其它城市辐射影响力的提升上。
占比较大的“次级”将在哪里寻找突破点?“加速跑。”资阳市委书记李佳与不少“次级”的负责人有共识,“跑”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
“底部”如何夯实?县域经济构成全省经济最宽泛的底部基础。而对于县域,竞相发展的乡镇又是多极;通过层层推进、夯实基础,最终实现的是全面、持续、协调发展——认识正在深化。
信号3·产业兴省产业兴省”着力点在哪里
进一步强化“产业兴省”的理念,突出发展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不断做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强烈的信号。
咬定优势
打造产业“顶梁柱”
打造产业“顶梁柱”要突出什么?突出发展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此外,不能脱离当地的资源优势,瞄准产业发展前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同时,明确每个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实施差别化的产业支撑政策,突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顶梁柱”也不要关起门来搞,应更加注重引进重大项目和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余先河认为,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出现向二级城市扩张的趋势,应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工业园区
打造产业发展的“超级托盘”
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成立三年,目前已聚集三一重工、昊昇三农、吉峰聚力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装备制造企业。依托这个园区,全省又一个装备制造基地在长江边上拔地而起。同在川南的泸州也有同样感受。正在打造的江南新区和临港工业园区,已吸引了一大批外地企业入园发展。
工业园区无疑是产业发展的“超级托盘”。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狠抓园区这个产业发展平台,通过5年努力,力争形成一批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和1000亿的园区。
两个创新
打通产业上升通道
有些地区的产业为何“强”不起来?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抛出一个数字,或多或少给出了答案:目前,我省拥有研发机构的规上企业数量占整个规上企业总量的比例还不足10%。
要做大做强产业,离不开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发展,这当中,既要注重创新驱动,也要注重制度创新。
信号4·新型城镇化城镇化释放扩内需最大潜力
在外需疲弱的经济形势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成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着力点是什么?
释放潜力 启动引擎
与会者纷纷表示,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也是投资大幅增加、产业快速发展、人口聚集的过程,这些都将加速释放内需潜能和增长动能。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省住建厅厅长何健说。自贡市委书记雷洪金认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共享,产业分工协作,城市功能互补,将实现1+1>2的效果。
城市“宜居”是首位
何健认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体系十分关键。“当前,要重点加快城市群发展、培育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步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将“宜居”放在首位——不少人从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这一表述,读出了城镇化发展的新意。“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始终。”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说,新型城镇化道路应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城带乡 城乡一体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城带乡、城乡一体。
如何得以实现?关键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安排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信号5·民营经济打破民营经济发展“三重门”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重视发展民营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其意何在?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省工商局局长万鹏龙说,四川民间投资活力正在明显增强,非公经济已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重要的贡献者。
与会代表在讨论中谈到,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三重门”阻碍:“玻璃门”,看得见,但无法进入;“弹簧门”,千辛万苦才进入某领域,稍不小心就被弹出来了;“有色门”,“个体户”“商贩”等传统标签依然贴在身上,伴随而来的是参与市场竞争时的不公平待遇。“必须强化政策支持,下决心解决政策传递减弱化、截留梗阻的问题。”与会代表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