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性救援彰显国家能量
2013-12-18毛晓刚
毛晓刚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再次让中国成为世界的焦点。可以说,相较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此次芦山抗震救灾是中国国家能力的又一次集中检验和展示。
制度性救援有序有力有效
大灾面前,应急救援力量需要以最快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在灾区实现集结投放、突破机动和覆盖行动。在中国,这往往是一个党政军民全面动员的过程,是一个从最高领导人到普通公民全面参与的过程,是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维度、立体化的过程。
与汶川、玉树地震时相比,中国在芦山救灾的表现更为从容成熟,救援速度和效率更进一步,凸显了制度性救援的强大能量。这得益于这些年抗灾救灾的实践经验,得益于国家加大综合性投入和体系机制的完善,还得益于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执政新风。在一切行动皆有制度可循的前提下,灾害一旦发生,从中央到地方,从各大部委到各行各业,便可以迅速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实现救灾工作全面、高效展开。在制度保障下,救援更具时效性、针对性、可靠性,应急动员机制、指挥协调机制、互动反馈机制也更为有序有力有效。
从领导力、执行力到社会合力,此次救援更显制度化、综合性、立体式。比如,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震后迅即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迅速下达指示,总理兼程奔赴灾区,从最高层面实现统一指挥。再比如,灾后群众迅速自救互救,媒体转入突发报道模式,公益慈善组织、各类企业、大量市民都自我动员起来。当灾害发生,不论上下,第一时间的行动目的性更强,组织性更严密,物质和心理准备更充分,这是近年来制度完善和实践演练的结果。
中国这个自古以来的“抗灾共同体”,今天已经超越了行政资源、军事资源包办一切的模式,演进为一种更为彰显现代国家能力的制度性模式。这种现代国家能力有着现代化的理论指导、领导决策、组织执行、资源整合和公民意识,是整个国家全系统、主动式的将自己的意志、目标有效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从抗震救灾的实践来看,中国在这方面又有大幅进步,反映出中国综合国力和制度实力在进一步提升。
“以人为本”走向科学细化
与汶川、玉树地震相比,芦山地震伤亡人数大减,但国家还是集中全力应对,凸显出“以人为本”不是看人的数量,而是珍惜每一条生命。更为突出的是,在救灾集中指挥和具体行动中,“以人为本”理念进一步走向科学和细化。
在指挥决策上,从灾区实际和群众需求出发,更详细具体地关照到各类人群,并且成为执行要求。比如,习总书记在给救灾部队的指示中,不仅要求全力抢救群众,同时强调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护。这种要求,远比“不惜一切代价”的命令,来得更为温暖和振奋。
在救援行动中,很多人文举措同时也是救灾响应的一部分,是制度性救援的基层行动构成。比如,救灾命令下达后,通往灾区的高速公路迅速取消收费。再比如,应急电源首先保障医院救护和指挥系统使用,通信公司对灾区免费通话,石油部门对救灾车辆免费加油,免费报平安、寻人、饮食、手机充电等便民服务也迅速出现,等等。
大量事实说明,“以人为本”不再是空泛的口号,也不再只是暂时性的关怀,而是与抗震救灾体系进一步融合。
社会救援还需组织性和专业化
此次芦山救灾,社会救援力量的表现引人关注。如果说汶川地震唤醒了社会救援、民间救援的社会意识,那么芦山地震就是检验这几年发展状况的试金石。实事求是地说,社会救援力量的实战演练取得不少成果,但这种成果还很有限,而且并不均衡。在大灾面前,行政资源、军事资源更为高效组织运行起来。而在我们的救灾体系和国家能力之中,社会力量相对还是短板。
说其为短板,一是组织性不够,二是专业性不强。比如,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民间救援力量无序进入灾区,形成严重交通拥堵。再比如,在网络、微博等新媒体上的谣言和“口水仗”消耗着本应对救灾的集中关注。“帮忙,而不添乱”,成为外界对社会救援力量的主要建议,而它们本身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实际上,这几年社会救援力量和志愿者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有组织、专业化的队伍不断涌现。但从总体上看,这样的队伍还是少,震后的应急动员能力还相对较弱,个体救援者的作为更是十分有限。社会救援力量在内部建设、日常培训、应急储备、专业能力上,在外部协调、有序参与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这方面,需要它们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也需要行政体系给予有力引导和扶持,实现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专长社会救援力量的有效整合。
芦山地震的伤痛还未远去。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我们必须有赖于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有赖于国家能力的整体发挥,有赖于全国上下形成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一次又一次战胜自然灾害的根本法宝,也是我们和平发展、走向复兴的强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