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信息化推进人大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13-12-18文/毕

上海人大月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信息中心人大常委会机关

文/毕 刚

以信息化推进人大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文/毕 刚

近几年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信息中心在市人大常委会和办公厅领导下,紧紧围绕常委会中心工作,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坚持寓建寓管,注重手段创新,不断挖掘潜力,积极尝试探索,使人大信息化建设在服务代表履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三网并举,努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1、办好上海人大公众网,服务人大工作大局。“人大网议日”由人大代表担任主要嘉宾,与市民围绕常委会重点工作和市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网聊交流。从2005年3月25日开通至今,网议日已经进行了157期,450多人次代表参加这一活动。2011年2月,上海人大公众网英文版上线。

2、完善代表网,服务好代表履职。代表网为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与代表、代表与代表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捷通道,为代表提出书面意见等提供信息化手段,为代表履职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同时也为代表提供发表意见建议、展示个人风貌和履职动态的窗口。信息中心对代表网进行了多次功能扩展,如增加了“代表议案”和“书面意见”窗口等。

3、做强机关网,服务常委会机关。作为机关内部使用的信息服务系统,一方面成为机关各部门业务应用、信息发布、工作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策划、采集外部信息,加强数据库建设,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机关工作人员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此外,信息中心与上海图书馆合作建立了上海人大数字图书馆,专门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提供决策咨询、智力支持服务等。

二、围绕选举会务拓展功能,保障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提升民主化水平

1、开发换届选举信息管理系统。2011年全市区县、乡镇人大换届选举中,信息中心聚集精干力量,及时建成选民登记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使用上海市实有人口数据库,实现登记信息自动实时比对,并能自动查找未登记人员。此外,系统还能自动核对新登记与已登入信息,消除重登问题;开通了选民资格网上转移功能,提高了资格转移的效率。

2、完善会议信息服务系统,更好地保障代表权利的行使。会议信息服务系统开发后,代表通过会场入口处时,胸前佩戴的代表证(IC磁卡),通过天线将卡上的信息输入感应系统,门口一侧的电子屏上立即显示该代表的彩色照片及主要信息,完成“签到”手续,由于电子报到装置与会场主席台两侧的大型电子屏幕、代表席位前的电子表决器相联,表决器也随即打开。表决器的使用,还避免了举手投反对票时的尴尬;对一次性举手集中表决通过的事项,可以分别逐项表决表示自己的意愿,更充分地行使代表权利。

三、认识统一、建立长效机制,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

1、加强组织领导。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经常到信息中心调研,就加强人大信息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协调解决困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等领导还多次参加“人大网议日”活动。在体制机制上,常委会明确由一位副秘书长具体负责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立了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协调小组。

2、突出队伍建设。信息中心注重专业队伍和基础队伍“两支队伍”建设。在常委会支持和各区县人大常委会的配合下,明确机关每个部门的处室领导和区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为信息责任人。通过常年举办业务培训、业务交流等形式加强队伍建设。

3、注重制度完善。目前,信息化工作制度已汇编成册,并定期修订整理。

在今后工作中,信息中心将继续努力,加大探索,更充分地发挥信息化建设在推进人大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会信息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信息中心人大常委会机关
高邑县人大常委会 组织召开常委会主任与“三长”联席会议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201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大期刊电子版联合订阅:
201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大期刊电子版联合订阅: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打开机关锁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
2016年6月集贸市场仔猪价格
机关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