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遗传性分析

2013-12-17汤晓燕张金文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配合力杂种优势穗位

陈 婧,高 翔,汤晓燕,张金文

(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张掖市金友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张掖 734000;3.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4.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种子管理局,甘肃 张掖 734000)

随着玉米单交种的普及,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越来越窄。利用外来种质拓宽现有玉米遗传基础已成为玉米育种者的共识[1~4]。利用外来种质可以丰富玉米种质资源、扩大遗传基础,改进玉米的农艺性状,增强抗逆性和适应性[5]。我们从美国引进多个优良玉米杂交种,并从中选育出多11个农艺学形状优良的自交系。通过对11个玉米自交系和国内骨干自交系之间的配合力研究,以确定这些自交系的利用价值,为选配强优势组合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从美国杂交种中选出的11个优良自交系为T232(来源于美国Taxas),AR250、AR234、A679(来源于美国Arkansas),N192、W64A1(来源于美国 Indiand), 2160-1-1-1、 美 国 02-1-1、 33K81(来源于美国pioneer),X7909-1、托38(来源于美国Gargill)。国内骨干自交系为郑58、Mo17、昌7-2、丹340、137均来自甘肃省张掖市金友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1.2 试验方法

2010年冬季在海南三亚崖城,以从美国杂交种中选出的11个优良自交系为母本(P1组),以国内骨干自交系郑58、Mo17、昌7-2、丹340、137玉米自交系为父本(P2组),按11×5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成55个组合。2011年夏季在张掖金象科技示范园进行杂交组合田间鉴定,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单行区种植,行长5m,行距60 cm,株距27 cm,种植密度为61 728株/hm2。抽雄后测量株高、穗位高;成熟后每行区连续收获中间的10株果穗,测定其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籽粒风干至恒重称取千粒重,并计算单株产量。

根据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结果,对穗位高、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单穗重、单株产量9个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当差异检验为显著时再进行配合力分析。配合力分析在DPS软件下进行[6~8]。采用对照优势结合配合力效应对测交组合作杂种优势分析[9~10]。对照优势H(%)=100×(F1-X)/X,其中F1为测交组合单株产量,X为最高对照单交种的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状的方差分析

经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供试组合间的方差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即各性状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表1)。这说明不完全双列杂交的55个组合在所研究的9个性状上存在着真实的遗传差异,经F1测验后发现,P1组(选自美国杂交种的11个自交系)亲本和P2组(国内5个自交系)亲本在9个性状上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表2),可对其配合力效应进行分析[11~12]。

表1 各性状配合力的方差分析(F值)①

2.2 一般配合力分析

P1组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列于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A679、AR234、美02-1-1、托38穗长的一般配合力为正效应,组配的杂交组合果穗长;A679、2160-1-1-1、33K81穗粗的一般配合力为正效应,组配的杂交组合果穗相对粗;A679、AR250、美国02-1-1、33K81、X7909-1、托38单穗重的一般配合力的为正效应,组配的杂交组合单穗较重;N192、W64A1、2160-1-1-1、美国02-1-1、33K81、X7909-1组配的杂交组合穗位低,A679、33K81组配的杂交组合穗行数多;A679、33K81、X7909-1组配的杂交组合单株产量高;2160-1-1-1、美国02-1-1、X7909-1、托38组配的杂交组合千粒重高。综合各种性状来评定,A679、2160-1-1-1、33K81、X7909-1有组配出强优势的杂交种的机率;T232只有穗位1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是正效应,穗长、穗粗、单穗重、秃顶长、穗行数、行粒数、单株生产力、千粒重等8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为负效应,组配高产杂交组合的机率低,应淘汰。

从表3可以看出,在P2组亲本中,Mo17、郑58组配的杂交种穗位低,137组配的杂交种果穗长,丹340、昌7-2组配的杂交种果穗粗,昌7-2、137组配的杂交种没有秃顶,以137、丹340、昌7-2其组配的组合单株产量高,丹340、组配的杂交组合的秃顶长。总之,在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的自交系有137、丹340、昌7-2。

2.3 自交系与测验种杂种优势分析

55个杂交组合单株产量列于表4。对照品种中金象3号单株产量最高(177.8 g),其次是农大108(172.6 g),以金象3号的单株产量为基础,计算供试组合的对照优势(表4)。结果在55个杂交组合中,对照的优势变化范围为-64.1%~14.2%,其中以郑58为测验种的组合对照优势普遍较低,以昌7-2为对照优势较高。对照优势大于0的组合有X7909-1× 昌 7-2, A679× 昌 7-2, A679×137,33K81×丹340,其值分别为14.2%、14%、11.3%。、9.9%;对照优势最低的组合包括T232×郑58,T232×137,T232×Mo17,W64A1×郑58,其值分别为-64.1%、-55.2%、-51.3%、-46.1%。

2.4 群体遗传参数分析

从表5可知,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从大到小依次为秃尖长、穗位、穗粗、穗行数、单株产量、单穗重、行粒数、穗长、千粒重,其中秃顶长、穗位、穗粗、穗行数、单株产量、单穗重的一般配合力方差都超过了69%,说明这几个性状的杂种优势以加性方差为主,要重视一般配合力的选择。千粒重的特殊配合力方差为69.05%,而一般配合力方差为30.95%,说明千粒重以非加性基因效应作用为主。穗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穗重和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大于50%,亲代传递给子代的能力较强;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很高,狭义遗传力很低,易受环境的影响,亲代传给子代的能力相对较弱。

表2 P1组亲体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

表3 P2组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

表4 55个杂交组合单株产量(g)及对照优势(%)①

表5 各性状遗传参数

3 小结与讨论

1)供试自交系的配合力有较大的差异,A679、美02-1-1、33K81、X7909-1等4个自交系的产量的一般配合力高,组合X7909-1×昌7-2、A679×昌7-2、A679×137、33K81×丹340,特殊配合力较高,杂种优势较强;美02-1-1虽产量的一般配合力高,但所配的杂交组合的优势不强。

2)穗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穗重和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大于50%,亲代传递给子代的能力较强,穗位、穗粗、秃尖长的广义和狭义遗传接近,说明二者的显性效应较低,主要是加性效应起作用。

3)外来种质与我国温带种质之间遗传差异大,两类种质之间优良基因位点差异大,基因多态性和互补性较强。两类种质杂交后,优良等位基因频率增高,基因累加及互作效应加强,导致配合力效应增大,杂种优势水平提高[13~15],本试验中有4个强优势组合的单株产量超过了最高对照品种金象3号 (177.8 g),表明自交系 A679,33K81、X7909-1与我国玉米骨干系之间存在强杂种优势关系,可以用于我国玉米种质改良及杂交选育。

4)通常不同类群种质之间杂交会产生植株过于繁茂,倒伏严重等一系列负效应,导致杂种优势水平较低。对有强优势组合模式的指导下可以直接从群体中选系,然后与对应测验种或其改良衍生系组配,寻求优良组合,或以自交系作为测验种与群体内的有利基因进行半同胞轮回选择,进一步定向积累群体内的有利基因,提高群体与测验种之间的配合力,然后再进行选系,组配高配合力的杂交种,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水平[16~17]。

[1] 袁力行,张世煌.玉米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群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2(增刊):9-14.

[2] 李新海,徐尚忠,李建生.10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配合力效应研究[J].玉米科学,2001(1):1-5.

[3] 刘纪麟.玉米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60-171.

[4] 梁 红.植物遗传与育种[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1-44.

[5] 荣廷昭,潘光堂.数量遗传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 彭云承,马学明.几个常用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杂粮作物,2001(4):1-4.

[7] 薛 雁.13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J].杂粮作物,2005(6):345-348.

[8] 沈强云,许志斌,王永宏,等.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玉米科学,2005(2):22-25.

[9] 左淑珍,许崇香,王红霞,等.8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J].玉米科学,2005(2):39-41;44.

[10] 陈华文.十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J].广西农学报,2003(3):1-5.

[11] 何 川,李 钟,毛金雄,等.15份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J].玉米科学,2000(4):33-36.

[12] 何代元,吴广成,龙德祥,等.十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杂粮作物,2003(5):252-254.

[13] 白艳凤.十份玉米自交系应用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04(5):4-6.

[14] 吴渝生,朱永平.15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3):173-177.

[15] 王治斌,欧俊梅,杨伯祥.几个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12-15.

[16] 陈国基,郭国亮,刘满芳,等.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测验[J]. 山西农业科学,1991(2):9-12.

[17] 杨引福,郭 强,钱劲华.8个玉米自交系主要穗部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分析[J].玉米科学,2008(3):30-33.

猜你喜欢

配合力杂种优势穗位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小麦不同穗位籽粒品质和形态性状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院系统总结蔬菜杂种优势的分子基础及育种策略
利用大刍草渗入系群体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
多年秸秆还田后减追氮肥对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和衰老生理的影响
湘沙猪配套系杂交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配合力测定
几个骨干谷子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观赏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
我所茶树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