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菌肥对土壤性状及辣椒品质的影响

2013-12-17唐伟杰张文斌李文德朱秀红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菌肥菌剂可溶性

唐伟杰,张文斌,李文德,杨 勇,朱秀红

(1.甘肃省张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甘肃 张掖 734000;2.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稽查管理站,甘肃张掖 734000;3.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生物菌肥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其在发挥土壤潜在肥力,改良土壤质量,刺激和调控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病、抗逆能力,改善农作物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蔬菜加工业的发展,张掖市辣椒种植面积逐年上升,但由于受耕地面积、种植习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辣椒重茬连作现象日益严重,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辣椒病虫害严重发生、品质降低。为了探明生物菌肥对土壤性状及连作辣椒生长的促进作用,克服连作障碍,我们选用国内的4种生物菌肥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阿姆斯复合微生物菌剂,由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生命绿洲复合生物菌肥,由兰州绿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沃卜十三金,由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抗土传病高效生物菌剂,由江苏新天地生物肥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生产。指示辣椒品系为C-19。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张掖绿洲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区,试验地地势平坦,四周没有高大建筑物,土壤为灌漠土,土质砂壤,0~20 cm耕层土壤含有机质24.395 g/kg、碱解氮150.06 mg/kg、速效磷24.22 mg/kg、速效钾250.42mg/kg,土壤含水量732.3 g/kg。

试验共设5个处理。处理T1施入阿姆斯复合微生物菌剂1.03 g/穴,处理T2施入生命绿洲复合生物菌肥1.29g/穴,处理T3施入沃卜十三金1.29 g/穴,处理T4施入抗土传病高效生物菌剂3.9 g/穴,处理T5不施生物菌肥(CK)。随机区组设计,每处理为1小区(1垄),3次重复,小区面积24m2。3月15日在塑料大棚内育苗,5月25日每垄双行双苗定植,保苗33 525穴/hm2。定植前整地起垄,垄高15 cm、宽120 cm。结合整地基施优质农家肥90 000 kg/hm2、尿素15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6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定植时按试验设计用量将生物菌肥施入栽植穴底部。门椒坐果后结合灌水追施N 90 kg/hm2、P2O548 kg/hm2,第1次采收后结合灌水追肥2次,每次追施N 70 kg/hm2。每次采收时分小区记录辣椒产量,采收结束后统计各小区辣椒总产量。其余栽培管理措施同大田。

1.3 测定方法

1.3.1 土壤微生物测定 于6月5日采用5点取样法取0~20 cm土层土样,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细菌、高氏1号培养基培养放线菌、胡红培养基培养霉菌,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定量分析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2]。

1.3.2 辣椒品质测定 辣椒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3]。将辣椒晾干至含水量120 g/kg,选优质样研磨后称取辣椒粉0.500 g,用甲醇溶解(固液比1∶10 g/mL),在60℃下用超声波清洗器处理30 min,冷却,用甲醇定容至25mL,用0.45μg滤膜过滤;色谱柱为岛津ODS柱(150mm×4.6mm,5 μm),UV测验器波长280 nm,柱温30℃。维生素C含量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比色法测定[4]。

1.4 数据处理

用DPS7.05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不同处理的显著性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施用不同生物菌肥均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处理T1对土壤细菌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处理T3对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均有明显促进作用。

表1 不同处理土壤的微生物数量 cfu/mL

2.2 对辣椒品质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施生物菌肥各处理的辣椒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辣椒素含量以处理T2最高,为0.729 mg/g,较对照提高0.058mg/g;其次是处理T3和处理T4,分别较对照提高0.054mg/g和0.042mg/g。经差异显著性分析,处理T2与处理T3、处理T4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和处理T1的差异显著,处理T3、处理T4、处理T1、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维生素C含量以处理T3最高,为36.252mg/100 g,较对照提高5.819mg/100 g;其次是处理T2和处理T4,分别较对照提高5.016 mg/100 g和3.376 mg/100 g。经差异显著性分析,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可溶性糖含量以处理T1最高,为26.415mg/g,较对照提高1.836mg/g;其次是处理T3和处理T4,分别较对照提高1.412mg/g和1.306 mg/g。经差异显著性分析,处理T1与处理T3、处理T4、处理T2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处理T3最高,为19.108 mg/g,较对照提高0.837 mg/g;其次是处理T2和处理T4,分别较对照提高0.428mg/g和0.380mg/g。经差异显著性分析,处理T3与处理T2、处理T4、处理T1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

表2 不同处理辣椒的品质

2.3 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施用不同生物菌肥均对辣椒产量产生影响。其中以处理T2的辣椒折合产量最高,为73 500 kg/hm2,较对照增产11.0%;其次是处理T4,较对照增产7.8%;处理T1、处理T3分别较对照增产5.6%、3.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T2与处理T4、处理T1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处理T3和对照间差异显著;处理T4与处理T1、处理T3及对照间差异均不显著。

表3 不同处理辣椒的产量

3 小结

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增施阿姆斯复合微生物菌剂有利于土壤细菌数量的明显增加,增施沃卜十三金有利于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明显增加。生命绿洲复合生物菌肥对辣椒素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较不施生物菌肥提高0.058mg/g;沃卜十三金对辣椒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促进作用较明显,分别较不施生物菌肥提高5.819 mg/100 g和0.837mg/g;阿姆斯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可溶性糖促进作用明显,较不施生物菌肥提高1.836mg/g。增施生命绿洲复合生物菌肥后,辣椒产量明显提高,折合产量达73 500 kg/hm2,较不施生物菌肥增产11.0%。

[1] 卢秉林,李 娟,郭天文.甘肃微生物肥料研发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7(8):36-38.

[2] 孙 群,胡景江.植物生理学研究技术[M].杨 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 赵世杰,史国安,董新纯,等.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 宋金凤,张松岩,唐丹舟,等.辣椒及其制品中红色素测定——分光光度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1,22(3):57-60.

猜你喜欢

菌肥菌剂可溶性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和应用策略探究
生物菌肥种类及用量对猕猴桃果实的品质影响
年产50万吨生物有机菌肥项目在孝义开工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外生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及保存研究
菌肥施用注意四问题
新型液体菌剂研制成功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白茶可溶性糖总量快速测定研究
鲜地龙可溶性蛋白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微生物菌剂对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