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震后重建,从心出发

2013-12-16洪玮王思予

南都周刊 2013年24期
多功能教室外的“街巷”空间,有些孩子甚至说,他们在这里遇到了“新”同学。
阶梯教室墙面上“挖了”窗洞,形成凹入的“儿童家具”,“收纳”的是孩子们看书、游戏、迷藏等活动。

当学校变城市

如果从高空看,这个学校深藏其中——它的空间肌理和周边几乎融为一体,只有操场透露出线索。建筑师华黎和他的团队在5·12地震后接手四川孝泉镇民族小学的重建。建筑师觉得以往重建粗暴地将原来的城市肌理抹去,对人的记忆和心理有时无异于一场灾难,所以,重建时,他们在空间上延续了孝泉古镇的特点——两三层的建筑、五六米宽的小街道、建筑错落,让街道和以前一样富有转折和变化,而非人工规划的横平竖直。

街道?我们不是在说学校吗?是的,建筑师把学校理解成一个属于老师和学生的微型城市,而不是纪念碑式的宏大叙事。传统的学校是从管理者出发设计的空间,有点类似于集体式、监狱式的建筑,而华黎的团队觉得,小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体,他们更多从儿童个性视角出发,空间分散多样。

多功能教室的形态采用高低错落的方式,有类似街巷、台阶、檐廊、庭院等丰富的空间类型,这些多样化的场所释放孩子的好奇心,有些孩子甚至说,他们在这里遇到了“新”同学。

教学楼和办公楼高度为三层,这个尺度对儿童来说比较亲切,且有利于疏散。

贯通教室和办公楼两侧的连廊名为“脊柱”,用连续的混凝土立柱创造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层次,同时遮挡西晒;他们甚至在柱廊和楼梯之间设置水池,在里面养鱼,孩子们课间可以过来观鱼;通往操场的街巷空间一侧的阶梯教室墙面上“挖了”窗洞,形成凹入的“儿童家具”,收纳的是孩子们看书、游戏、迷藏等活动。

项目:四川孝泉镇民族小学
建筑师: 华黎
TAO 迹·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主持建筑师。TAO的设计作品获得了世界建筑、建筑学报、Architectural Review、Architectural Record等国内外建筑媒体的报道并赢得多个奖项。
“魔方建筑”只提供混凝土框架与基础,由农户自行完成围合以及可能的结构加建部分,图中就是农民按照需求自建的生产性用房。
每个魔方方块都可以有自己的功能,村民排列组合,形成自己的户型,一个“方块”的造价控制在7000元左右,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建多少个方块大小的住宅。

方案把传统民居的庭院——那些生产性用房和院子,调到房子后头,让住宅面对街道,呈现出开放的姿态。

让邻里关系取代亲属群落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内满足500多户人的不同需要?

北京大学“震后造家行动”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组织的民乐村重建工作集合优秀独立建筑师提出方案,让村民自主建设,当然,也更考虑村民的需求。最后村民对建筑师们提出的方案进行投票,多数人选择了车飞领导的超城建筑设计的“魔方建筑”。

建筑师引用“魔方”的概念,把功能各具的小方块旋转拼贴,在平面和空间上得到弹性。他们从用地出发,以 3.3米乘3.3米为一个基本的空间单元建立起网格系统。所有住宅的用地在面向街道的方向都统一为3个“方块”,在纵向街道的方向,则是7个“方块”,整个住宅用地其实就是由21个“方块”单元组成。一个“方块”的造价控制在7000元左右,农户可以根据收到的资助、自己的财力和相关宅基地的规定选择建多少个方块大小的住宅。至于内部户型,农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安排这些方块的功能。

在灾后重建中,除了物理重建,社区关系的重建也非常重要。原有亲属自然形成的群落,现在被打散了,搁在街道上,邻里关系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所以,如何让空间甚至是形成空间的过程都来刺激这种关系的形成就显得有意义。

“魔方建筑”只是建筑师提供的模式,社区关系在方案的讨论、选择邻里、自主建设等执行过程中就开始了生长,而不是在建筑完成后才“启动”。临街小花园,十字路口、村口等公共空间规划则是车飞的方案里为邻里社区关系之后的生长而考虑的内容。

不过,项目实施一周年的评估报告显示,七个重建小组中,只有两组基本按照原规划图完成,其他组则只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和“魔方建筑”的户型模式。车飞说,村民固有的建筑观念对于实际建设结果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村民习惯使用琉璃瓦和瓷砖作为装饰墙面,宁可在房屋抗震程度上打折扣,也不肯放弃这些装饰。但是,作为空间模型和建筑理念,“魔方建筑”依然是震后造家可以借鉴的案例。

项目:四川德阳土门镇民乐村民居
建筑师: 车飞
超城建筑设计事务所(CU office)创始人和主持建筑师。德国包豪斯魏玛大学城市空间研究博士候选人,现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灾后重建专家委员会委员。
深长的挑檐、坡屋顶、小灰瓦、竹结构屋体、竹外墙板都是地方元素的体现。
新月形的单层曲面结构,不只是好看而已,它能够有效地利用不同时段与季节的太阳和气流,使得多余的冷暖和照明能耗变得没有必要。

全村人的客厅

社区中心对于磁峰镇是一个新鲜概念,在传统的乡村文化里如果非要找一个对应,或许是祠堂。

建成至今三年,孩童常在放学后和周末到中心运动、玩耍和阅读;周围的村民们每晚来中心跳舞;早晨六点半左右,乡民们会准时到中心来做晨练和打太极,他们甚至自己创造了使用空间的方式:比如中心主任就会在这里请孩子们打边炉,吃麻辣锅,归乡的年轻人甚至把这里当作旅馆。这座世界上首座大跨度竹结构共用建筑,如今成了全村人的客厅。

这正是建筑师郝琳和他的团队在设计之初希望的:让这里成为乡民共同的家。汶川地震后的2008年底,郝琳受到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毕马威KPMG的委托,为四川省彭州市磁峰镇设计了这座社区中心。它包括自行筹建的图书馆和运动室、儿基会中国首个安全应急体验教室和乡民娱乐场所在内的多种功能。

他们选择了竹子。四川地区素有竹建造的传统,融于自然,并且有生态的美。竹材料经过可靠处理、合理使用,精度、防火防腐、隔热保温功能也一样优秀,而竹梁柱结构采用卯榫形式,又提升了建筑的抗震性能。3年生的四川竹材经过工业加工,用于搭建现代竹结构,主要结构材料的加工就在四川的乡镇企业完成。除了竹材外,乡村秸秆纤维的再加工和应用也是主要素材,来自乡土,用于乡土。

整个建筑主体其实是“踩高跷”的,除了促进通风避免潮湿,其实也在减少建筑对基地的影响。深长的挑檐、坡屋顶、小灰瓦、竹结构屋体、竹外墙板都是地方元素的体现,在多山多云雾的四川乡村,这座建筑就像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100万的项目资金,450㎡的建筑空间,郝琳设计出有弹性的空间,做出光线充足、空气流通的房间、规划中心广场、屋前走廊、通透的客厅这样一系列的公共空间;同时,将儿童和成人的活动区域通过中间开放式的中庭加以划分,让村民和管理者日后发挥;此外,他们让建筑结构体系暴露出来,除了具有表现力外,也为明晰建筑质量与安全,对抗“豆腐渣”工程的做法,亦同时利于对竹结构的通风防潮和日常维护。

项目:四川彭州市磁峰镇毕马威安康社区中心
建筑师: 郝琳
Oval Partnership 都市建筑事务所和Integer 绿色智能设计事务所董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剑桥大学博士。建筑作品获得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国际建筑奖、WAN年度总冠军奖、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Perspective透视设计大赏总冠军奖等众多国际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