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青海湖周边地区气候的影响
2013-12-16张慧慧赵景波
张慧慧,赵景波,2
(1.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710062;2.中国科学院 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710075)
ENSO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冷暖交替异常变化,是大范围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强信号之一。
我国已有许多学者研究ENSO事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1-5],研究以ENSO 事件与我国各区域气温、降水及旱涝灾害变化的关系为主,同时关注其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和台风等的影响,但具体到ENSO事件对青海湖流域气候影响的相关研究仍较少。青海湖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理坐标为36°15′—38°20′N,97°50′—101°20′E,流域面积29 661km2。其四周为青海南山、日月山和大通山所环绕,是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区和西南高寒区的交汇地带,地方性气候显著,且为青海省重要的渔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基地,研究ENSO事件对其气候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本文降水量和气温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由于青海湖流域内气象站点稀少,仅有刚察和天峻2个气象站,因此又选取了距离青海湖较近,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共和站和海晏站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天峻站缺少2009,2010年气象数据,海晏站缺少1961—1975年气象数据。
研究青海湖周边气候变化与ENSO事件关系时,利用2×2列联表,进行X2检验,以确定ENSO事件与该区气候变化的相关性程度和置信水平[6]。
2 1961年来ENSO事件的发生与变化
2.1 1961年来ENSO事件的统计
为了研究ENSO事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需要明确ENSO事件的定义。由于不同学者选取的Niño检测区及所用资料指标的不同,加之,ENSO事件自身发生发展的复杂性,因此目前国内外对ENSO事件的划分无统一标准[7-12]。本文根据中国ENSO监测小组[13]确定的标准,采用赤道东太平洋(10°N—10°S,180°W—90°E)月平均SSTA(平均海面温度异常)≥0.5℃(≤-0.4℃),持续时间6个月,中断时间不超过1个月,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事件)。1961—2009年,有16a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共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4次,有13a发生拉尼娜事件,共发生拉尼娜事件11次,其余20a为正常年份(表1—2)。
表1 1961年来的厄尔尼诺事件[13]
表2 1961年来的拉尼娜事件[13]
2.2 1961年来ENSO事件的特征
2.2.1 时间特征 ENSO事件起止时间不同,14次厄尔尼诺事件中,各季节发生的次数及所占比例为:春季6次,占42.9%;夏季5次,占35.7%;秋季3次,占21.4%。11次拉尼娜事件各季节发生的次数及所占比例为:春季4次,占36.4%;夏季3次,占27.3%;秋季3次,占27.3%;冬季仅发生1次,占9.0%。由此可见,ENSO事件发生时间以春季为主,夏秋季次之。ENSO事件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有的仅几个月,如1962年的拉尼娜事件、1963年和1976年的厄尔尼诺事件等。有的跨2个自然年,有的甚至跨3个自然年。以10a为一个限度,由表1,2可知,9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次数均达到4次,与60—80年代的2次相比明显增多,可见,90年代以来为厄尔尼诺事件多发期。
2.2.2 强度特征 根据海温距平对ENSO事件强度进行等级量化(表1—2):强厄尔尼诺(3)、中等厄尔尼诺(2)、弱厄尔尼诺(1);弱拉尼娜(-1)、中等拉尼娜(-2)、强拉尼娜(-3);正常年(0)。可以看出,60年代以来ENSO事件的发生具有波动性,波动周期为2~7a。强厄尔尼诺事件有5次,分别是1972,1982—1983,1987,1997,2009年;强拉尼娜事件有5次,分别是1974,1975,1988,1999—2000,2007年。总体而言,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大于拉尼娜事件的强度。
3 青海湖周边地区1961年来降水量变化与ENSO事件关系
3.1 青海湖周边地区1961年来降水量变化
青海湖北部(刚察)1961年来的年均降水量为381.77mm,南部(共和)、西部(天峻)、东部(海晏)的分别为318.90,344.83,397.86mm。研究区年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图1)。其中北部(5.02mm/10a)、南部(2.00mm/10a)增幅不明显,西部增幅最显著,年均降水量以8.73mm/10a的速率增加。根据多项式拟合趋势线及数据分析可知,研究区域70年代降水量相对偏少,80年代出现明显增加,并达到最高,90年代较80年代略有减少,2000年后降水又继续回升。与70年代相比,80年代年均降水量东部增幅最显著,增加了52.23mm,增幅最小的南部地区也增加了31.20mm。
图1 青海湖周边地区50a来年平均降水量变化
3.2 青海湖周边地区1961年以来降水量的小波分析
利用MHF小波变换对降水变化做多时间尺度的分析,结果如图2a所示,图2a中虚线为负等值线,代表降水偏少,实线为正等值线,代表降水偏多。由图2a可知,不同时间尺度相应的降水结构不同。降水量在10a以下尺度上,周期震荡剧烈,无明显的规律。在25a以上尺度周期震荡趋于平缓,规律比较清晰,经历了少—多—少—多4个循环交替,并且到2010年降水增多等值线仍未闭合,表明降水增多的趋势有可能还将继续。从图2b中可以得出,3个小波方差峰值在3.1,7.1和16.7a尺度上。青海湖周边地区降水变化以3a的周期为最强,是第1主周期。
图2 青海湖周边地区降水量的小波变换系数(a)和小波方差(b)
3.3 青海湖周边地区1961年来降水量变化与ENSO事件关系
利用X2检验[6]对表3中年降水距平数据处理得:北部X2EP=0.3585,X2LP=0.6875;南部X2EP=0.0011,X2LP=1.2202;西部X2EP=0.0432,X2LP=5.1754;东部X2EP=0.0275,X2LP=3.0310(式中:E——厄尔尼诺事件;L——拉尼娜事件;P——降水量)。与理论值[6](X2(0.05,1)=3.841,X2(0.01,1)=6.635)相比可知,除拉尼娜事件与西部降水量变化超过显著水平外,青海湖周边其他地区降水量变化与ENSO事件的关系均达不到相关水平。
通过对青海湖西部降水量变化与ENSO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得知,西部厄尔尼诺年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350.29mm)比 正 常 年 的 (348.53mm)高1.76mm,而拉尼娜年的多年平均降水量(332.83mm)比正常年的低15.70mm。可见,拉尼娜年西部年降水距平以负距平为主,降水量显著减少,拉尼娜事件与西部降水量变化超过显著水平。
表3 降水量及气温距平变化与ENSO事件年数的关系
4 青海湖周边地区1961年来气温变化与ENSO事件关系
4.1 青海湖周边地区1961年来气温变化
青海湖周边地区1961年来的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图3),根据线性拟合,青海湖北部、南部、西部和东部的年平均气温分别以0.032,0.053,0.035,0.049℃/a的速率增加。与全国平均气温增长率0.03℃/a相比[14],该区域增幅接近或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这可能与青藏高原对全球变化的敏感性有关[15]。由多项式拟合结果可知,20世纪60—80年代中期趋势线在平均值以下,年平均气温多为负距平,为相对冷期,80年代后期气温开始转暖。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16-17],认为1987年是西北地区西中部气候转向暖湿型的突变年。以1987年为界,青海湖北部、南部、西部和东部1988—2010年多年平均气温比1961—1987年多年平均气温分别高0.82,1.37,0.86,0.8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5℃)。
图3 青海湖周边地区近50a来年平均气温变化
4.2 青海湖周边地区1961年来气温的小波分析
图4为1961年来年平均气温距平的Morlet小波变换图和小波方差图,图4a中虚线为负等值线,代表气温偏低,实线为正等值线,代表气温偏高。由图4可知,气温在5a以下尺度上,周期震荡剧烈,表现为无明显的规律。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加,周期震荡趋于平缓,规律比较清晰。在靠近7a的尺度上,经历了低—高10个循环交替。在29a尺度上,经历了低—高交替,且到2010年气温增高等值线仍未闭合,表明气温增高的趋势有可能还将继续。从图4b中可以得出,3个小波方差峰值3.0,7.4和29.1年尺度上。说明青海湖周边地区的气温变化以29a的周期为最强,是第1主周期,第2,3主周期分别为3a和7a。
图4 青海湖周边地区气温变化的小波变换系数(a)和小波方差(b)图
4.3 青海湖周边地区1961年来气温变化与ENSO事件关系
由表3可知,青海湖周边地区厄尔尼诺年年均温距平以正距平为主,拉尼娜年以负距平为主。利用X2检验[6]对表3年均温距平数据处理得:北部X2ET=0.115 0,X2LT=3.932 4;南部X2ET=2.160 0,X2LT=1.759 2;西部X2ET=0.102 5,X2LT=3.800 6;东部X2ET=0.009 2,X2LT=0.028 4 (式中:T——气温)。与理论值相比可知,拉尼娜事件与北部气温变化达到显著水平,与西部气温变化接近显著水平。其他区域气温变化与ENSO事件的关系均达不到相关水平。
通过对青海湖北部及西部气温变化与ENSO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得知,北部厄尔尼诺年的多年平均气温(-0.14℃)比正常年的(-0.25℃)高0.11℃,而拉尼娜年的多年平均气温(-0.46℃)比正常年的低0.21℃。西部厄尔尼诺年的多年平均气温(-1.01℃)比正常年的(-1.06℃)高0.05℃,拉尼娜年的多年平均气温(-1.22℃)比正常年的低0.16℃。可见,拉尼娜事件与北部、西部气温变化达到或接近显著水平,且均呈负相关。
5 青海湖周边地区1961年来旱涝灾害与ENSO事件的关系
根据张存杰等[18]的研究可知,Z指数更能够客观反映西北地区旱涝灾害情况。依据他们修订后的Z指数旱涝等级标准[18],统计得出青海湖周边地区1961年来旱涝灾害与ENSO的关系表(表4)。青海湖周边地区旱涝灾害发生的总概率为47.1%~63.3%,ENSO事件年发生旱涝灾害的总概率为30.6%~36.7%。由表4可知,周边地区厄尔尼诺事件年发生涝灾多于旱灾,拉尼娜事件年发生旱灾偏多。
表4 旱涝灾害与ENSO事件关系
6 青海湖水位变化与降水量的关系
依据资料分析,1961—2009年,青海湖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19],平均每年下降0.071m。2005年来,青海湖水位出现回升,以0.184m/a的速率上升,2009年水位达3 193.69m,恢复到了1992年的水平。49a间个别年份青海湖水位会随着气候变化,补给与蒸发的相互消长,出现回升,连续回升不超过3a。水位增幅最大的为1968,1989,2006年,分别为0.32,0.33,0.36m。水位下降幅度最大的为1979,1980,2002年,分别为0.33,0.34,0.45m。
国内学者研究认为[20],人类活动耗水量对湖水位影响不大,青海湖水位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加,进而引起水位下降。而青海湖水位变化量,及布哈河和沙柳河径流量主要受降水影响。将青海湖流域内刚察站和天峻站年降水量数据求平均,得到青海湖流域的降水量变化图(图5)。该图显示,1967,1988,2005年降水出现峰值,这3a过后,湖水位升高。除1979年降水量在连续4a下降之后出现短暂回升外,1978,2001年,即水位显著降低年的上一年,流域降水量均明显降低。可见,水位变化较降水量变化有一定滞后性,水位增长与降低与上一年流域降水量增加与下降有关。
图5 1961年来青海湖流域年降水量的变化
7 结 论
(1)50a来青海湖周边地区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西部增幅最显著,年平均降水量以8.73mm/10a的速率增加。研究区域80年代降水量出现明显增加,并达到最高,90年代略有减少,2000年后降水又继续回升。研究区域年平均气温也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增长率接近或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0年代后期青海湖周边区域气候有向着暖湿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2)青海湖不同区域降水量、气温变化与ENSO事件的关系不同。拉尼娜事件与西部降水量变化超过显著水平,拉尼娜年降水量显著减少。青海湖周边其他地区降水量变化与ENSO事件的关系达不到相关水平。拉尼娜事件与北部气温变化达到了显著水平,与西部气温变化接近显著水平,均呈负相关。其他区域气温变化与ENSO事件的关系均达不到相关水平。
(3)近50a来,研究区年降水量变化以3.1a左右为第1主周期,年气温变化以29.1a左右为第1主周期。该区湖水主要来自降水,降水对该区湖水位的影响大但存在滞后性。
(4)ENSO事件年发生旱涝灾害的总概率为30.6%~36.7%。青海湖周边地区厄尔尼诺事件年发生涝灾多于旱灾,拉尼娜事件年发生旱灾偏多。
[1] 谢丽红,杜挺,陈科屹.海气相互作用下厄尔尼诺与我国降水相关性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6):55-58.
[2] 姚辉,李栋梁.厄尔尼诺事件与中国降水及历史旱涝[J].应用气象学报,1992,3(2):228-234.
[3] 唐晓春,袁中友.近60年来厄尔尼诺事件对广东省旱灾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0,29(11):1932-1939.
[4] 布亚林,郏建义.两类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河南夏季降水的影响[J].河南气象,2004(2):11-12.
[5] 赵振国.厄尔尼诺现象与我国温度[J].气象,1989,15(7):26-30.
[6] 徐小玲,延军平.近30年毛乌素沙区的气候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相关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3,20(2):117-122.
[7] 李晓燕,翟盘茂,任福民.气候标准值改变对ENSO事件划分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05,21(1):72-78.
[8] Frederick S R,Clyde W F,Guillermo A B,ENSO classification indices and summer crop yields in the Southeastern USA[J].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2011,151(7):817-826.
[9] Sátori G,Williams E,Lemperger I.Variability of global lightning activity on the ENSO time scale[J].Atmospheric Research,2009,91(2/4):500-507.
[10] 涂方旭,李耀先,李桂峰.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诊断[J].广西气象,2001,22(1):44-46.
[11] 王绍武.近500年的厄尔尼诺事件[J].气象,1989,15(4):15-20.
[12] 阮均石.气象灾害十讲[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66-67.
[13] ENSO监测小组.厄尔尼诺的划分标准和指数[J].气象,1998,15(3):37-38.
[14] 尹云鹤,吴绍洪,陈刚.1961—2006年我国气候变化趋势与突变的区域差异[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2):2147-2156.
[15] 姚檀栋,刘晓东,王宁练.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问题[J].科学通报,2000,45(1):98-105.
[16] 施雅风,沈永平,李栋梁,等.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J].第四纪研究,2003,23(2):152-164.
[17] 许何也,李小雁,孙永亮.近47a来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分析[J].干旱气象,2007,25(2):50-54.
[18] 张存杰,王宝灵,刘德祥,等.西北地区旱涝指标的研究[J].高原气象,1998,17(4):381-389.
[19] 伊万娟,李小雁,崔步礼,等.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湖水位的影响[J].干旱气候,2010,28(4):375-383.
[20] 孙永亮,李小雁,汤佳,等.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及其水文效应[J].资源科学,2008,30(3):35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