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构主义理论构建大学英语多媒体大班教学模式
2013-12-12姜桂芬
姜桂芬
以建构主义理论构建大学英语多媒体大班教学模式
姜桂芬
大班教学已成为当今高校英语教学的主流趋势,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大班学生知识的习得与语言的运用。大学英语改革和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观的契合,给英语大班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为实现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了更好地提高大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本文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观,探讨如何实现多媒体辅助下的英语大班教学,从而形成并构建独特的大学英语多媒体大班课堂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大班教学 多媒体
一、引言
自全国各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学生升学率开始逐年攀升。但是经过多年不断扩充的师资力量,却始终滞后于庞大的学生群体。根据教育部的统计,高等院校公共英语课师生的比例是1∶130。[1]为了解决英语教师少、学生多的矛盾,大多数院校不得不将小班重组合并,由此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大班教学。这无疑给英语教学带来了现实挑战:英语教师如何在逐渐增大的班级里,确保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机会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呢?大学英语改革迫在眉睫。《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为大学英语的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大纲明确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教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2]纵观其内容,大纲所倡导的英语教学改革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观不谋而合。此外,多媒体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本文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撑,探讨如何实现多媒体辅助下的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从而形成并构建独特的大学英语多媒体大班课堂教学模式。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一个分支。它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提出的,是在吸收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尤其是维果茨基(Vygotsky)理论等诸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关系模式,对于 “知识”、“教”、“学”等概念作出了新的诠释。[3]
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特性,即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和个体性。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通过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包括教师和同学),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的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同时,建构主义心理学要求我们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他们的经验背景和认知方式只存在差异,并无优劣之分。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非常强调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情景”、“合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三、构建大学英语多媒体大班教学模式
在目前英语大班授课已普及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时,大学英语课程的大班教学,对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课堂组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英语教学改革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观的指导下,英语教师首先应当转变观念,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做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其次,老师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交互式教学来处理这种差异性,鼓励学习者通过协作学习来同化和顺应差异,使理解更为丰富与全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的特性,借助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手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协助构建多媒体大班课堂教学模式。
(一)转变思维模式
构建大学英语多媒体大班教学模式,英语教师首先应当转变观念,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除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课堂上,教师应牢牢把握自己的导引角色,通过“热身运动”创设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互动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实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
(二)创设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景”对于意义建构的作用,强调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 “情景”联系在一起的。[4]借助多媒体技术,我们能将文字、声音、动画和影像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为大班教学提供多层次、多形态的学习资源和大量自然、真实、鲜活的语言材料,创造一个生动形象、身临其境般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能适应有着不同学习风格和认知水平的学生,促使学习者更加主动地学习英语,同时也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大班里,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选择教材至关重要。以 《全新版大学英语视听阅读》为例,这是一本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学习教材,其编写理念很好地契合了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建构主义学习观。教材选用高质量的语言素材和原汁原味的语境,将视听说和阅读完美有效地结合;课本选取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主题涉及中外文化、天文地理、自然生态、历史名胜、科技探索、风土人情等。比如有介绍在美国国际机场安检人员用训练有素的比格犬协助对乘客的行李进行安检;有中国的儒家文化;日本的传统艺伎;还有跟着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镜头走进马达加斯加,探索那里的神秘物种和奇特地貌等。录制的视频都是从普通人的视角拍摄的,语言简练,贴近生活,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不同的生活。借助多媒体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班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很快就调动起来,学习也变得轻松有趣。这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即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同化学到的知识,以构建新知识、新的意义。
(三)改变学习方式
教师改变了教学模式,创设了教学情境,那么学生如何在人数众多的班级里实现人人皆想学、人人皆能学呢?这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研究的重心。学生既然在一个庞大的群体里学习,我们不妨将其视作良性的开始,这么多个个体,每个都是不一样的,差异性是必然的。只要我们能充分利用差异性,那么每个个体都是可以彼此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
刚开始时学习者很可能会因相同的兴趣、类似的个性而互相吸引,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习者在彼此熟悉后,组成英语兴趣组。这样不仅能让刚刚入学的新生在陌生的环境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也能让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思想背景的同学能够很快地转变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事实证明,准确的定位,能让大部分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接下来要灌输给兴趣组的是,英语是交流的,不是静止的。所以,学习英语必须注重“协作”和“交互”。具体的操作可以这样:第一,教师在第一次课后,一定要将该学期的教学计划发给学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第二,做好课前准备:学生依据教学计划做好课前预习,从生词辨析到课文的背景知识等等,都利用课前的自习时间与兴趣组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第三,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了充分的课前预习,课堂活动组织起来就相对得心应手了。每次课可以选择一些兴趣组在课堂上分享他们查阅的资料,然后大家展开讨论。对于视频和音频活动,则可以让学生自己预设问题,让他们在听完后验证自己的预设。听完后可以通过模拟对话等形式,帮助学生熟悉掌握活动中的语言表达方式。第四,自主选择课外活动,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分成的兴趣组结合每周的课堂内容,选择以演讲、多媒体展示、问卷调查、评估报告等形式对单元知识进行整合,最终实现个人的“意义建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大班教学已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主流趋势,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知识的习得与语言的运用。大学英语改革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契合给大班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实现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我们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给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的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兴趣,为大班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在吸收了建构主义这一全新的教学理论后,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协作”和“交互”式学习中,更好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终在师生、生生的互助式教学中实现多媒体大班英语模式的构建。
[1]于春梅.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大班课堂教学[J].商业经济,2013(2):123-12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俞碧芳.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多媒体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9(6): 79-85.
[4]晨梅梅,等.探索与变革:转型期的英语教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5):27-29.
[6]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28-32.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外语学院)